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生物备考 优生百日闯关系列 专题14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解析) 【明确考纲把握考情】: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考纲要求两年高考1.生态系统的结构2013全国大纲、广东、安徽2012浙江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2013全国、安徽2012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海南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013四川2012山东、安徽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13全国、江苏、四川2012山东、海南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013江苏、2012天津、2011江苏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013广东、2012江苏、【名师综述把握规律】本专题涉及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农业、低碳生活、低碳工业等。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生态系统方面,常考点主要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侧重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从近三年高考试题来看,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考查侧重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的特点及其关系,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内涵、运算方法、以及能量流动图解的分析,侧重生态系统的功能,对能力的考查侧重于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结合食物网和食物链,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进行考查,其中能量流动图解分析与计算是重点。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简答题均有出现。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环境保护考点侧重于考查全球型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多样性的保护等知识,体现了考纲的要求;对能力的考查则侧重于知识综合能力及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考查生物多样性锐减、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从考查形式看选择题和简答题均有出现。采用列表比较法从形式、特点、范围、联系等方面比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列表比较法理解几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防治。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态农业实例分析生态原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结合点。运用实例分析法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来说,注意捕食食物链,一定从生产者到终极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一种,两种的通常为竞争和捕食;能量流动功能注重分析同化量的去路,分解者的能量来源,能量流动只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不包括被分解者利用的,流向分解者能量为0,注意能量流动两个意义的区分;物质循环,注重分析出四大成分,找出食物链即可;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关键,功能注重和实例相联系;稳定性与营养结构联系。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及使用价值的区分,只要是对环境影响为间接使用价值,没有开发出来的为潜在使用价值,其他为直接使用价值。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的成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全球性生态问题及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点上。 2从考查角度上看,结合食物链、食物网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进行综合命题考查;结合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进行命题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4年高考仍然趋向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生态农业、全球性环境问题上的应用方面进行命题。 【名题集训决胜高考】1(2014届四川绵阳市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下图为胶州湾的某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带鱼和鳀鱼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食物网中全部生物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c大量捕捞梭子蟹和鳀鱼可以提高带鱼的产量d为了可持续发展,捕捞鱼的网眼应该大一些的关系是竞争,所以大量捕捞梭子蟹和鳀鱼,带鱼数量会增加,c正确;渔业捕捞时,为了可持续发展,应该捕捞成年和老年个体,故网眼应大一些,d正确。2(2014届湖南常德高三上期期末市协作考试生物)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下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三种鸟类组成条食物链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c.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d.同一营养级所有鸟类属于同一种群3(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所以尽管甲和乙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4(2014届湖南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模拟生物)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5(2014届河北邯郸高三上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6(2014届陕西长安五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出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行的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藻类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7(2014届江苏南通高三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生物)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能量单位:kcalm-2a-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太阳鱼属于第三或第四营养级,其与双翅目幼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浮游藻类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少数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如果除去该生态系统中的双翅目幼虫,鲈鱼的产量将增加d浮游藻类与浮游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16%8(2014届河北冀州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菇-菜”立体栽培(下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部分生态农业模式之一。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x”可代表co2,“y”可代表o2b.该生态系统中食用菌属于消费者c.菌渣作为有机肥为蔬菜提供了能量d. 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9(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下图为某池塘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太阳鱼大多时间都在水底觅食,以摇蚊幼虫为主要食物。若在池塘里放养黑鲈鱼(以幼小太阳鱼为食),小太阳鱼大都转移到芦苇丛中捕食浮游动物,但生长迟缓,等生长到安全大小后再回到池底觅食。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随季节变化,太阳鱼的食物来源不会发生改变b浮游动物与摇蚊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和捕食c小太阳鱼转移到芦苇丛中生长迟缓可能与获得能量较少有关d太阳鱼粪便中含有第二、三营养级生物流向分解者的能量10(2014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1(2014届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中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d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物同化到体内的部分,表示植食动物体内积累的部分,表示植物的残枝败叶,未被利用的部分,13(2014届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生物)下图表示某湖泊夏季的净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与水深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中随水深增加,净初级生产量下降,可能原因是光强度下降b若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 点所示的状态,则不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c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a 处的植物长势最好d在自然状态下,一般净初级生产量高则次级生产量也高15(2014届浙江杭州二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生物)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b由图可知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c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5.6%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6(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与绿色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下图表示甲、乙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甲、乙中,甲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比较弱,积累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高c农药施用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不易分解的农药,可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作用,并且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往往积累越多d土壤缺水可导致植物叶片部分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中间产物c3的含量也将会降低17(2014届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某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b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c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d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使人类获得更多能量 18(2014届浙江台州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统练生物)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以螟虫为食)的种群数量如下图所示,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具有两个营养级b长期喷洒ddt,螳螂体内ddt浓度往往高于螟虫c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等内源性因素调节d种群数量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19(2014届山西曲沃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生物)下图为某自然生态系统一年中部分能量流动分析的数学模型,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呼吸散失的能量;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太阳能。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b的量越小,可能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的腐殖质越多c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物群落还未演替到顶级状态d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对无影响20(2014届山东泰安高三上期1月份期末考试生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小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人工湿地能净化污水,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d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21(2014届山东烟台高三期末考试生物)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在种群数量低于f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说明了种群的数量一直增加,故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d正确。22(2014届四川绵阳市高中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生物)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23(2014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期期初考试生物)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b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当曲线趋近于零时,应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该动物种群d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增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当种群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 3种情况,是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的环境破坏度较轻;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是逐渐灭绝,说明栖息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无法生存,a正确;图中阴影是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发生了自然选择作用,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是逐渐灭绝,说明栖息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所以只能进行迁地保护,c错;在能量传递效率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d正确。故本题选c。24(2014届山东省聊城市堂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生物)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 )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a b c d 25(2014届山东省聊城市堂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假期自主学习反馈检测生物)今年我国的沙尘暴天气特别多,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的人民深受其害,你认为造成这种气候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应采取什么对策?( )a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降雨量减少所致。控制co2的排放量,控制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可以延长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可以达到控制沙尘暴天气的形成b在内蒙古草原上,由于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所致。应保护好草原植被,营造草场基本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等措施,可有效在防止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形成c受西伯利亚高压气流的影响,形成大风天气有关。对这种现象目前只能预报不能防止d是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降雨量大大减少导致草场植被退化,草原沙化有关。改善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人工降雨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26(2014届湖南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下期第一次模拟生物)为了摸清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甘愿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中未列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3)乙与丙的关系是_;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得丁突然大量死亡,则戊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4)如果自然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导致戊全部死亡,此时如果丁和庚各增重1kg,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_kg(下一营养级取食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的比例相等)。【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缺一不得分)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缺27(2014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材料“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_。(2)请在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图示成分之间的碳元素流动途径。(3)已知某简单生态系统只有一条具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动物取食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情况,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分析此图中净生产量f,该部分能量也就是用于 。 28(2014届广东深圳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生物)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图甲表示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乙表示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请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乙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 。(2)取水样2l,摇匀后等量分装在黑、白2个瓶中。测得12h内黑瓶氧气下降量为2mg,1d内白瓶氧气增加量为6mg,不计温度影响,则一天内藻类实际产氧量为 mg/l。(3)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 ,其原因是 。(4)912天,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表层藻类的遮光作用使得沉水植物光合作用 阶段产生 减少,光合作用急剧下降,最后大量死亡。(5)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 ,理由是 。29(2014届北京四中高三第二学期开学模拟生物)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 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 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 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利用 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实验结果如下: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 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 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30(2014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生物)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三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名校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西格玛个标准差
- 知识竞赛护理试题及答案
- 院感标本采集规范考试卷(附答案)
- 广东2025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亳州涡阳县企业类就业见习单位公开招募青年就业见习人员(第四批)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沈阳药科大学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2人(第二批)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校园消防安全83211讲课文档
-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心理学基础(第2版) 课件 第7章 学习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
- (高清版)DB34∕T 5154-2025 基于云制造的工业互联网架构要求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支一扶培训
-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
- 心内科出科汇报
- 2025年中国儿童游乐设施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新生儿42天体检要点解析
- 生成式人工智能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