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毕业论文封面题目:两种动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血气分析中的应用比较 姓名学号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姓名学号终审成绩题目提纲意见初稿意见定稿评语与初评成绩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终审结果终审负责人: 年 月 日 两种动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血气分析中的应用比较摘要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操作所需时间和安全性。 方法 将120例需动脉采血的患儿按随机原则分为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组。 结果 两组采血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操作所需时间和并发症方面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经桡动脉采血更快速、安全,可作为新生儿动脉采血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 动脉采血 新生儿 血气分析 应用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监测患儿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并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1。经动脉采血是新生儿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如何做到操作快速、安全、准确,是值得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儿科临床上主要的穿刺部位有桡动脉及股动脉,我院儿科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新生儿室经桡动脉采血和经股动脉采血的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常规股动脉采血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新生儿窒息28例,新生儿肺炎1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观察组:桡动脉采血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新生儿窒息26例,新生儿肺炎1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6例。两组均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清远市清新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年龄均小于20天,胎龄、性别、疾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由在新生儿科工作2年以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股动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在股三角内股动脉表浅,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触及其搏动,与其平行的股静脉在其内侧0.15cm,即为穿刺点。患儿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呈蛙状,暴露并垫高穿刺侧腹股沟区,左手固定压迫采血侧下肢防止活动,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垂直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时停止提针,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止血。观察组: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者将患儿手腕部伸直呈水平,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掌横纹上方12 cm的动脉搏动处。用已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恰在手指的下方,在示指边的动脉搏动处进针;或者将患儿的前臂垂直平均分成4份,在桡侧外1/4处掌横纹上方12 cm处进针,进针方向为逆血流方向并与皮肤呈4560角,进针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刺破对侧动脉壁。针头进入动脉后,血液可以靠动脉压自动流入注射器内;当观察动脉血液在注射针柄内的乳头处波动时,即可拉针栓抽血。取血后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510 min,对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不良的患儿,压迫时间应延长。迅速将针头插入胶塞内防止血液与气体接触。将注射器在两手间搓动45次使肝素与血液混匀。两组均使用规定的一次性采血器,同时由同组护士进行操作。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用2检验。 2 结果股动脉采血组60例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32例,采到静脉血7例,发生溶血15例,发生血肿6例。桡动脉采血组50患儿中,一次穿刺成功54例,无一例采到静脉血,发生溶血3例,发生血肿3例。桡动脉采血与股动脉采血统计学分析比较:溶血发生率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成功率桡动脉采血大于股动脉采血;桡动脉采血发生血肿的概率明显少于股动脉采血,桡动脉组采血时间为3.180.63min,股动脉组采血时间7.321.41min,两组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结果采用2检验,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组穿刺采血效果比较表1 新生儿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效果比较部位例数一次成功例数一次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股动脉60 32 5333 10桡动脉60 54 9000 5120 86结果显示:2=44.2 P0.05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比股动脉高,桡动脉穿刺血肿发生率比股动脉低。 3 讨论 3.1 采血位置比较 新生儿股动脉位置深,滑动度大,与相应的神经血管伴行,如果穿刺过深或穿刺到静脉不仅影响动脉血气分析效果,还易产生静脉瘘;而桡动脉位置浅,较易摸到,不易穿到静脉。 3.2 穿刺成功率比较 常规的股动脉穿刺成功率只占53%,并且由于常规股动脉穿刺成功率低,反复多次穿刺对血管损伤大,易形成血栓,对下肢血流和温度有一定的影响,有时还会产生瘀斑、血肿等并发症;而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0%,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损伤2。 3.3 操作容易比较 经桡动脉采血缩短采血时间,为抢救赢得机会。经桡动脉穿刺只需露出前臂,不需特殊体位,也无需穿脱衣服,极为方便也节省了大量时间。对置于温箱的患儿只要将箱门打开,用被服遮盖患儿即可进行操作,还可以避免因为操作时间过长造成新生儿受凉,不因婴幼儿哭闹扭动身体而滑针,可以顺利进行穿刺,时间短,为疾病诊断赢得时间,操作后容易压迫止血,避免引起血肿发生。而股动脉穿刺需暴露腹股沟,取固定体位,在温箱中不能进行操作,并需穿脱裤子或解开包被,整个准备过程延长。同时桡动脉位置表浅,容易摸到搏动点,股动脉所处位置相对较深,且患儿哭吵、扭动,定位搏动点相对较难,操作时间延长。3.4 易被污染 桡动脉穿刺时,先要把局部皮肤消毒好,保持整个采血过程不被污染3。而在股动脉采血时容易被尿布污染,增加了穿刺部位的感染因素。 3.5 容易观察 股动脉位置较深,穿刺部位较隐蔽,不解开尿布不易观察穿刺局部的情况,穿刺后如按压不好,出现血肿也不易观察到,而桡动脉穿刺在患儿手腕部容易观察。 4 小结 新生儿因为病情变化快,需要经常进行动脉血检查血气分析,以便了解患儿的酸碱平衡、呼吸功能、电解质及血氧饱和度。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儿,常需要检测血气浓度,来协助诊断和治疗。传统的股动脉穿刺取血对患儿损伤大,因患儿下肢活动力量大,穿刺部位距会阴部较近,易感染,特别是单独取血成功率低,易误穿静脉,影响检查结果。近年来,我科采用了桡动脉取血来检查血气,因患儿腕部容易暴露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血肿发生率低,操作所需时间短;且易清洁,污染少,穿刺后又有利于观察,所以在我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但动脉采血技术的实施与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心理素质有关,如何提高动脉采血成功率,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与总结。【参考文献】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5-120.2 黄力毅,于海红.儿科护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作文课件
- 互联网金融(第二版)课件 第3章 虚拟货币与数字货币
- 2025-2030年中国电控阀门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扫描仪用橡胶滚筒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熏衣草种植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凸轮块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乳品杀菌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收发员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偏(均)三甲苯装置操作工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GB/T 18290.3-2000无焊连接第3部分:可接触无焊绝缘位移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导则
- GB/T 13288.4-201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4部分: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触针法
- 高血压疾病证明书
- 新高三暑假弯道超车2021年高二期末主题班会学校活动ppt
- 许晓峰版电机拖动电子教案(全)课件
- 对肝癌肝切除术指证的新近认识课件讲义
- 城市建设各行业编制定员试行标准
- 质量过程报告记录汇总表-scr与ncr表格报检单
- 超声检查报告单模板
- 患者误吸风险评价表完整优秀版
- Q∕SY 1477-2012 定向钻穿越管道外涂层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