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课件.ppt_第1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课件.ppt_第2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课件.ppt_第3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课件.ppt_第4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九年级历史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课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列宁认为 与各先进国家相比 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 阅读课本请思考 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 一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 客观 经济 20世纪时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农民与地主 工人与资本家 少数民族与沙皇等 政治 社会矛盾尖锐 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 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资本家的革命 你觉得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探究一 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恶劣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处境 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现状 推翻反革命政权 故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 一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 客观 经济 20世纪时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农民与地主 工人与资本家少数民族与沙皇 政治 社会矛盾尖锐 2 主观 广大工农群众革命性较强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二 十月革命的过程 1 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并立 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提出革命过渡任务 2 四月提纲 武装夺取政权 3 七月事件 4 十月革命1917 11 7 巩固政权 a 告工人 士兵和农民书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探究二 你认为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关键 也让我们认识到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俄国 国际 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始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 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加速了苏联的现代化进程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三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3周年图一为群众向列宁墓敬献花圈 图二为一位老人在列宁墓前以自己的方式缅怀列宁 巩固新课 1 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客观 主观 爆发必然性 2 十月革命的经过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关键 3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俄国世界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期间 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担任临时政府首脑的克伦斯基检阅军队 俄国临时政府 是俄国资产阶级一地主政府 成立于俄国二月革命后的1917年3月2日 俄历3月15日 临时政府内阁几次改组 先由立宪民主党人李沃夫任总理 后由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任总理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并企图消灭与之并存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担任临时政府首脑的克伦斯基检阅军队 俄国临时政府 是俄国资产阶级一地主政府 成立于俄国二月革命后的1917年3月2日 俄历3月15日 临时政府内阁几次改组 先由立宪民主党人李沃夫任总理 后由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任总理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并企图消灭与之并存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在十月革命中被推翻 二月革命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 在彼得格尔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 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童年的列宁 1917年7月化妆躲避反动派追捕时的列宁 1917年4月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受到了工人 士兵和水兵的热烈欢迎 在演讲的时候 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 社会主义万岁 阿芙乐尔 号巡洋舰 工人 士兵向冬宫进攻 冬宫 俄国沙皇的宫殿 在圣彼得堡 始建于18世纪中叶 1917年二月革命后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攻打冬宫 1917年11月6日 俄历10月24日 午夜 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 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 士兵发动起义 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 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图为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 1 通过 告工人 士兵和农民书 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 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2 通过 和平法令 建议一切交战国和人民 立即缔结停战协定 实现 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3 土地法令 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4 选举批准了新政府 人民委员会的组成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全俄工人 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改革 解体 1917年11月7日 1991年12月21日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读读听听想想 阅读课本思考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维埃政府面临怎样的形势 外国干涉军和国内武装叛乱的联合进攻 国土被敌人控制 反革命活动猖獗 工厂停工 人民挨饿 形势严峻 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部分私营或外资开发 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 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买卖 按劳分配 普通义务劳动 实物配给 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并将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以比较 内容 农业方面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 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 将之出租给原业主经营 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 森林 油田 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 贸易方面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比较 前者是在苏维埃政权处于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时 为集中一切物力 财力 人才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实施 兼有 战时 和 共产主义 两种特点 即 在非常时期 以全面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和垄断粮食为主要内容 后者是在政权巩固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 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以发展公有制主导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恢复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 读读想想 思考 1921年3月 列宁为首的俄共为何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不是 对巩固政权有利 但违背经济规律 触犯工农利益 在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 引发新的经济 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 为什么 新经济政策 新 在何处 结合内容加以说明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发 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 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因时制宜 适时调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的标志是什么 有何历史意义 俄共 布 十大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指明道路 1919年俄国1普特 16 38千克 粮食的价格 读读想想 阅读下列表格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余粮收集制 保证军粮供应 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战斗中的乔巴耶夫 经过三年多 1918 1921 的战斗 红军终于把白军全部击溃 并把外国军队超出俄国 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 红军反击敌人的进攻 国内战争结束后 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 四 巩固练习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 俄国的国情b 允许私人经济成分存在c 巩固工农联盟d 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无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b 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 农民的实际负担大大减轻d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b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c 工业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d 促进经济的恢复 巩固了工农联盟 b b a 材料一 最严重的事件是 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 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 十月革命中 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l921年初 他们出于对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强烈不满 在基地举事 提出 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 的口号 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材料二 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 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 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 列宁当时告诉党 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 无报酬地缴纳余粮 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 读读想想 阅读下列材料 思考 1921年2月爆发的喀琅施塔得兵变 表明苏维埃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 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农民与政府矛盾尖锐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国歌歌词 伟大俄罗斯 永久缔联盟 独立共和国 自由结合成 各民族的意志所建立的苏联 统一而又强大 万年万万年 自由的祖国 你无比光辉 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 苏维埃红旗 人民的红旗 从胜利引向胜利 自由的阳光 照耀着我们 伟大的列宁 指明路程 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 他鼓励我们 去建立功勋 自由的祖国 你无比光辉 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 苏维埃红旗 人民的红旗 从胜利引向胜利 战争中成长 我们的红军 敌人来侵略 就消灭干净 斗争中决定后一代命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