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B版.doc_第1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B版.doc_第2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B版.doc_第3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B版.doc_第4页
山东省莱芜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B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物理试题 2013.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注意事项: l.第i卷(选择题)共l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 等是理想化模型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 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2某物体在三个恒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其中某个力突然消失,而其余两个力不变, 则该物体的运动可能变为 a.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惯性也越大 b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时,车速越快,越容易滑出路面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4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拉力作用下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坚直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时间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b. 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c. 0-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d. 0-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5“月亮女神”沿距月球表面l00k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飞行,“嫦娥一号”沿距月球表面200km的轨道做匀速圆周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女神”的线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线速度 b.“月亮女神”的加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加速度 c.“月亮女神”的周期小于“嫦娥一号”的周期 d.“月亮女神”的角速度小于“嫦娥一号”的角速度 6一人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称量体重,发现体重计的示数比电梯静止不动时的示数大,则 a. 人处于超重状态 b. 人的机械能守恒 c人的动能增加 d支持力对人做正功 7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术块b上,则 a. 术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8n b. 突然撤去f,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0n c术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6n d突然掀去f,木块b所受合力人小是8n 8一物体从某一高度白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在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b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c物体的动能不断变小 d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9. 2012年2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倾斜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c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自转的线速度 d卫星离地高度是任意的,轨道也可以是任意的 10第三届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于2011年9月24日-28日在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举行。右图是“仙女下凡”表演中一“仙女”正拖着长长的彩带从天而降。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对降落伞的描述,正确的是 a落地时速度越小 b落地时速度越大 c下落的时间越长 d下落的时间越短 11.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2s内拉力做的功为70j b. 2-6s时间内合外力不做微功 c物体的质量为lkg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 12.如图所示为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是4r,小轮的半径是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 四点中d点的线速度最大 b四点中a点的角速度最大 cb、c、d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4分)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5道题。 2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13(15分)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小题: (l)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打c点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为_m/s; 滑块的加速度a=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在计算过程中不小心将交流电的频率当成60hz,则计算出的加速度值将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_。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 c滑块的质量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14(10分)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与斜面平行的细线系住木板a,木板a的质量为m=0.5kg。质量为m=lkg的木块b在木板a的下面,并沿斜面匀速下滑。若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与b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1)动摩擦因数:(2)细线的拉力大小。 15(12分)滑雪运动是在雪地上进行的体育项目,当滑雪板压在雪地上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假设滑雪者的速度小于v=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当滑雪者的速度超过v=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变为0.125。一滑雪爱好者从倾角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a、b间距离为l4.8m, (,g取10)求: (1)动摩擦因数第一次发生变化时滑雪者运动的距离; (2)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能滑行的最大距离。 16 (12分)足够长光滑斜面bc的倾角,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水平面与斜面之间b点有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静止于a点。现在ab段对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的恒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小物块在ab段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到达b点迅速撤去恒力f。 (已知)。求: (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f (2)小物块从b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b点所用的时间;(3)小物块能否返回到a点?若能,计算小物块通过a点时的速度;若不能,计算小物块停止运动时离b点的距离。 17(15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0.2m的竖直粗糙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相接于b点,c、d两点分别位于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距地面高度为h=0.45m的水平台面上有一较短的轻弹簧,左端固定于墙面上,右端与质量为m=lkg可看作质点的物块不连接,推动物块压缩弹簧至e点,此时弹簧具有=9j的弹性势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