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赤字危机案例.doc_第1页
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赤字危机案例.doc_第2页
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赤字危机案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赤字危机案例90年代以来,素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称的日本,陷入了金融风险与危机不断的困境,战后50年苦心经营的财政金融体系在经济萧条、金融危机与社会丑闻的多重打击下,岌岌可危。尤其是银行赤字危机所产生的破坏力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银行业曾经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强大后盾,但到了1996年底,却出现了连连亏损,20家主要银行中的16家银行赤字飘红,而这20家银行的总资产占全国147家银行总资产的74%。其中10家银行的经营收益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樱花银行略有增长外,其余9家均为赤字,平均每家亏损16139亿日元(折合人民币700多亿元);3家长期信用银行如日本兴业、日本长期和日本债券则家家亏损,平均每家亏损5200亿日元;七家信托银行中的3家,如三井信托、安田信托和日本信托也是赤字,亏损金额分别为133亿、151亿和40亿日元。赤字危机导致日本城市银行中历史悠久的阪和银行破产,它与在此之前破产的兵库银行分别成为日本战后第一家倒闭的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开了战后日本大银行破产历史先河,令整个日本金融界震惊。90年代日本的银行赤字危机,可以说是日本社会经济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根源在于:其一、80年代资产价格的恶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异常“繁荣”,为90年代的银行赤字危机埋下了隐患。1986年开始以地价、股价连续暴涨为代表的泡沫经济诱使日本的银行业纷纷涉足房地产和股市。据日本银行统计,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金融界的直接危害仅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的呆帐就高达50万亿日元。其二、日本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旧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其三、超低利率和高干预是促使日本银行危机的政策因素。1986年连续5次下调利率,1987年2月降低到历史上乃至国际上的最低水平(2.5%)成为本世纪末的超低利率,与此同时,政府还9次调低贴现率,从6%降低到90年代的0.5%,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超低利率引起金融的扩张,对金融的高度集权和经济的过度管制在政策上有意无意地导致了这场深刻的银行危机。日本银行赤字危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从国际因素看:它是世界范围市场经济竞争及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式变化的结果;从国内因素看;它是日本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逐步向工业社会过度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失衡,是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过分追求高技术化、高服务化,过度朝着日益脱离物质生产的方向发展所造成的,其形式之复杂、危害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超过历次危机而呈现严重的综合性萧条症状,从而使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摆脱危机困境无策。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在扣除汇率变动的因素后,日本的银行资产余额1991-1992年共减少了4000亿美元,1993年又减少了5000亿美元,呈连续递减的趋势。另据世界著名的穆迪投资服务公司1997年6月发布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体系和检测报告,61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按信誉度和资信的优劣依次为A至E级在多达58家E等劣迹银行中,发达国家18家,而日本的银行竟占了一半,以往以A级占主导的日本银行,1995年仅一家银行进入B级,多数竟沦为D级和E级。日本的赤字危机值得我国经济和金融部门的深思:第一,加快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日本在70年代末就开始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进程,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没有及时进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没有及时建立起“新的规矩”。因此在金融机构营业状况的透明度、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和贷款的审查制度等方面都落后于其它欧美发达国家,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正是这些漏洞为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投机牟利提供了方便,并为最后引发泡沫经济、银行赤字危机埋下了伏笔。第二,正确认识金融政策的时滞效应和宏观调节作用。从日本银行赤字危机的产生来看,日本金融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时滞效应是导致日本金融界危机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日本的投资或减税政策须先获得大藏省的首肯,调整银行利率也需要日本银行与大藏省之间就时间、幅度往返扯皮,历时2-3个月;再如,1986-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后期膨胀是在日本已经提高法定利率之后出现的,这是早期超低利率政策扩张效应对经济活动的延续反映,这种延续即为政策后果与政策执行的时滞效应,政策的时滞往往给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错误的影响。第三,鼓励竞争进取,抑制金融投机,建立和健全金融机构的自律性风险机制。从日本金融危机的因果关系中不难看出,泡沫经济固然是赤字风暴的罪魁祸首和金融危机的主要诱因,而银行超低利率的扩张政策也为泡沫经济的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金融业务自身尤其接受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抑制金融投机的自律性风险机制的欠缺也是一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