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20分钟专题突破检测试题22.doc_第1页
高考历史 20分钟专题突破检测试题22.doc_第2页
高考历史 20分钟专题突破检测试题22.doc_第3页
高考历史 20分钟专题突破检测试题2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20分钟专题突破(2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我国现在正在全力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倡科学发展观,古人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建立初期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a b c d2、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c西方国家完全消除了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4、握手礼是当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见面礼。以下一组握手照片中不反映外交礼仪的是 () 毛泽东与田中角荣 b周恩来与尼克松 c邓小平与欧共体主席 d胡锦涛与连战5、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6、浙江某重点中学百年校庆的刊物里有这样的记载:“我校白恢复高考以后,已有3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就达183人。”造成那么多人在美国留学、工作,最直接得益于() a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 b招生制度的改革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7、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是时任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对“九一三”事件的讽刺。 “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与“文革”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混乱状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外交成就捷报频传。下列词语符合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一线连片”b“扫庐请客”、“安贫乐交”、“柳暗花明”c“左右开弓”、“韬光养晦”、“和而不同”d“化敌为友”、“跨洋握手”、“三分天下”8(天津市汉沽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问中国期间,特意去山东曲阜参观,并作了以下题词。这一题词的深刻寓意是: ()a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b日本人民特别崇拜中华文明c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维系中日关系的基础d中日两国人民要继承友好交流传统,促进两国关系的新发展9、(莆田一中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高三历史科试卷)2008年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在北京举行开幕活动。此活动既是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纪念()a中日正式建交30周年 b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c中国重返联合国37周年 d抗日战争胜利结束63周年10、(蚌埠二中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员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a美国支持“台独”b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交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片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两次重大外交活动的场景图一图二图二 材料三 材料三图三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图四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新中国参加的哪两次国际会议? (3)图3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除此之外,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重大成就的还有哪些?(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创造性指导方针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有何意义?参考答案:1-10:c c b d d c d d b d1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3)因美国孤立中国的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4)一国两制;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总结说明:根据课表要求,要掌握以下基本内容:(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