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楼电梯的设计.doc

四层楼电梯的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128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85.7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11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关 键 词:
毕业设计
资源描述:
四层楼电梯的设计,毕业设计
内容简介:
1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四层楼电梯的设计 学 生 : 专 业 : 年 级 : 指导教师 : nts 2 目录 一 . 毕业设计课题介绍 .5 二 . 四层楼电梯 PLC 控制及程序分析 .7 1. 操作部分控制 .7 2. 逻辑分析 .7 3. 硬件设计 .7 4. 电梯的工作示意图 .8 5. 电梯的 I/O接口图 .9 6. 四层楼电 梯的情况分析 .9 7. PLC程序部分的小结 .18 三 . 电梯主要部件结构及功能介绍 .18 1. 电梯曳引系统 .18 2. 控制柜 .31 3. 门系统 .34 4. 对重 .37 5. 轿厢 .38 6. 机械部分小结 .38 四 . 毕业设计总结 .39 五 . 参考文献 .40 六 . 附录 1. 四层楼电梯控制程序 2. 四层楼电梯梯形图 3. 主要零部件的装配图以及零件图 四层楼电梯设计 摘要 : 此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设计出一个能够控制四层楼电梯运动的程序 ,根据平时所知道的 ,四层楼电梯分为在 1层 ,2层 ,3层 ,4层四个楼层nts 3 停靠时的其他楼层呼叫的种种情况 .这其中也包括了两层同时呼叫以及三层同时呼叫 .另一个主要任务是设计出电梯的几个主要部件的零件图以及装配图 .其中我主要通过可编程控制器 (PLC)来实现四层楼电梯的启停以及那些呼叫的情况 .而在电梯的机械部分设计上 ,我主要将重点放在了电梯的开门机 ,曳引机以及控制柜上 .当然 ,轿厢 ,对重这些部件的尺寸也涉及在内 .我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了四层楼电梯的机械以及电方面的设计 . 关键词 : 电梯 ,可编程控制器 (PLC),开门机 ,曳 引机 ,控制柜 Four building elevator design Abstract: There are two primary coverages 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one is to design a procedure which can control this four building elevator. According to which usually knew, four building elevator divides into at one, two, three, four these four floors when other floors call all sorts of situations. This has also included two simultaneous calls as well as three simultaneous calls. Another primary mission is to design the several major components detail drawings as well as assembly drawings on the elevator. And I mainly realized the four building elevators starting and stoping and those call situations through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But on the design of the elevators mechanical part, I put the emphasis on elevators door opener, tactor and cntrol cubicle. Of course, sdan theater box, weight these parts sizes also in it. I used knowledge which I have studied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n mchinery as well as electricity aspect of the four building elevator by my ownself. Keywords: elevat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PLC), door opener, tactor, control cubicle 一 . 毕业设计课题介绍 电梯 (如图 1) 是随着建筑业和运输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运输工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电梯上的大量应用 ,电梯成为了一种机电一体化的大型复杂nts 4 设备 .电梯给人们生活 ,生产带来了诸多方便 .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出现一些小的事故 ,但近年来电梯已经趋于稳定 . 现在的电梯已经被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了 ,有乘客电梯 ,载货电梯 ,客货电梯 ,病床电梯 ,住宅电梯 ,杂物电梯 ,船用电梯 ,观光电梯 ,汽车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等 .当然按驱动方式来说又可分为曳引式电梯 ,强制驱动式电梯 ,液压式电梯 ,感应式电梯 .目前还有许多地方 可以用的到电梯 . 基于上述原因,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我就以“四层楼电梯控制”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主要做了如下设计工作。 1. 使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来实现四层楼电梯的启动 ,停止以及各个楼层的呼叫情况 . 2. 使用 Autocad 图形系统软件来设计四层楼电梯的电气控制图 . 3. 使用 UGS图形系统软件来绘制电梯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件的零件图以及装配图 . 4. 计算出一些主要设计到的参数 .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 下面本说明书将首先详细介绍利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来实现的电梯控制程序 ,并加 以分析 .并且将几个主要组成部件进行详细介绍并加以设计 ,计算在电梯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主要参数 .最后将叙述这次设计的体会并列出这次设计相关的参考资料 . nts 5 图 1 1-减速箱; 2-曳引轮; 3-曳引机底座; 4-导向轮; 5-限速器; 6-机座; 7-导轨支架; 8-曳引钢丝绳; 9-开关碰铁; 10-紧急终端开关; 11-导靴; 12-轿架; 13-轿门; 14-安全钳; 15-导轨; 16-绳头组合; 17-对重, 18-补偿链; 19-补偿链导轮; 20-张紧装置; 21-缓冲器; 22-底坑; 23-层门; 24-呼梯盒; 25-层楼指示灯; 26-随行电缆; 27-轿壁; 28-轿内操纵箱; 29-开门机; 30-井 道传感器; 31-电源开关; 32-控制柜; 33-曳引电机; 34-制动器 nts 6 二 . 四层楼电梯 PLC 控制及程序分析 我使用可编程控制器 (PLC)来实现这次设计的电梯控制部分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对于四层楼电梯编程的思路 : 1. 操作部分的控制 1). 到达指定楼层自动停层,自动开门 2). 延时自动关门,等候厅外召唤 3). 响应顺电梯行进方向上的厅外召唤 4). 电梯到达顶层或底层时,自动停止并改换方向 5). 门厅与轿厢内有楼层显示 2. 逻辑分析 电 梯控制系统的换向换速控制主要取决于外部各个输入信号之间的逻辑组合 .针对输入的 4 组信号 ,可以分为 3 类考虑 . 1). 第一类是输入的楼层监测信号 ,首先这类信号可以提供电梯所在的楼层信息 ,使用它们进行楼层指示 .另外 ,还可以使用这类信号与另外两组信号配合 ,实现楼层相关的控制指令以及拖动电机的加减速控制 . 2). 第二类信号是电梯轿内的楼层选择信号 ,这几个信号是由轿内的数字按钮发出的 ,它们与第一类信号配合实现对电梯升降的控制 . 3). 第三类信号为电梯门厅的升降按钮产生的上下信号 ,包括 2 层向下 ,3 层向下 ,4 层向下以及 1 层向上 ,2 层向上 ,3 层向上 .这里的 6 个信号与电机运行的方向信号以及第一类位置信号配合 ,可用于提供对电梯门厅升降按钮的响应 . 3. 硬件方面的设计 1). 主要是轿内的楼层选择数字键 1 到 4,各层门厅按钮 ,除一层只设置上升按钮 ,四层只设置下降按钮 ,其他几层设置上升和下降两个按钮 . 2). 为确保电梯的正常停止 ,在各层设置位置监测元件 ,当电梯运行到每层时 ,对应的监测元件给出信号到 PLC 3). 对电机进行控制的输出 ,包括正向控制 ,反向控制 ,快速控制和慢速控制 4个输出 .其中正 反向控制输出点驱动继电器完成对电机方向的控制 ,快慢速输出所驱nts 7 动的继电器是实现对加减速电阻的控制 ,而具体的电机速度变化的实现方式依据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 .而在我的设计中 ,只是加入了快速和慢速的功能 4. 电梯的工作示意图 工作示意图 nts 8 5. I/O 接口图 I/O 接口图 这次设计我采用的是 FX2N-48MT 型的 PLC,如工作示意图与 I/O 接口图所示的 ,1 层到 4 层的转换是由限位开关来完 成的 .同时控制四层的按钮为X4,X5,X6,X7 四个按钮 .在输出端 ,首先是四层楼的四个指示灯 ,随后是 KM1 和KM2 两个接触器分别代表了电梯的上升和下降 .N 端与 L 端两端是由变压器接出的 220V 的电 . 6. 情况分析 这次设计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控制四层电梯面对各种情况下的动作 .首先明确的是电梯分上升和下降两个情况 .下面是我对于编程的分析 . nts 9 程序段 1 本段程序为 1层到 4层数码管显示的命令 ,程序的意思是将数字 1,2,3,4分别输入数码管 ,当哪层得到命令时 ,则对应该层的数码管显示 .最后一句的目的就是启动 数码管 . 1. 较为简单的单层呼叫 .(详见程序段 2) 1). 停在 1层时 ,2层 ,3 层 ,4层分别呼叫 ,电梯下降 ,因为是 1层 ,所以电梯只是下降 . 2). 停在 4 层时 ,1 层 ,2 层 ,3 层分别呼叫 ,由于是在 4 层 ,所以电梯只是上升 . 3). 停在 2层时 ,当 1层呼叫时 ,电梯下降 ,而当 3层和 4层分别呼叫时 ,电梯就上升 . 4). 停在 3 层时 ,4 层呼叫 ,电梯上升 ,而当 1 层 ,2 层分别呼叫时 ,电梯则下降 . 程序段 2 2. 接下来是 2 层同时呼叫的情况 . nts 10 1). 停在 1 层时 ,当 2 层和 3 层同时呼叫时 ,则看 2 层和 3 层哪一层率先呼叫 ,如果2 层先呼叫 ,则先上升到 2 层 ,再上升到 3 层 .若 3 层先呼叫 ,则先上升到 3 层 ,随后再下降到 2 层 .当 2 层和 4 层以及 3 层和 4 层同时呼叫时 ,情况和上面 2 层和 3 层同时呼叫时的情况相同 . 2). 当电梯停在 4 层时 , 当 2 层和 3 层同时呼叫时 ,则也是先看哪层率先呼叫 ,2层先则先下降到 2 层再上升 3 层 ,若 3 层先呼叫则先下降到 3 层再下降到 2 层 .停在 4 层时的情况也是这样 . 3). 停在 2 层时 ,也是看哪一层率先呼叫 ,率先呼叫的层先运动 . 4). 停在 3 层时 ,同样也是看哪一层先呼叫 ,先呼叫的层先运动 . nts 11 程序段 3 如程 序段 3 所示 ,我列出的是电梯在四层时的两层同时呼叫的情况 ,电梯停在其余层时的情况和停在四层的情况是一样的 .(电梯停在 1 层时不可能 ).比如说 1 层与 2层同时呼叫时 ,则按上面所说的看哪层率先呼叫 ,假设第 2 层先呼叫 ,则程序段 3 中最后 1 段里的 M7 接通 ,(虽然上面的 M6 也接通 ,但是由于是 2 层先呼叫 ,所以当到2层时 ,只有最后 1段里的 接通 ,接通的同时 ,时间继电器 T2也得电 ,延时之后 ,程序段 3 中最上面 1 段里的 T2 接通了 ,这时本来由于 断开而断开的线路又由 T2 这路接通了 ,电梯则开始下降到 1 层再停止 .这里要说明的是 Y11 是下降的线圈 . 程序段 4 再如程序段 4 所示的 ,这是当电梯停在 1 层时 ,2 层同时呼叫时的情况 .比如当电梯停在 1 层时 ,2 层与 3 层同时呼叫 ,按上面说的看哪一层率先呼叫 ,假设 2 层率先呼叫 ,则先上升到 2 层 ,当上升到 2 层之后 ,程序段 5 中的 X12 接通 ,接通的同时 ,时间继电器 T6 也接通 ,程序段上半段里的本来由于 X12 断开而失电的 Y12 又由 T6 得nts 12 电了 ,这样电梯就又能开始运行到 3 层了 . 程序段 5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另外的一种情况 ,如果电梯停在 2楼或 3楼时 ,就会有一定的概率出现既要下降又要上升的情况 .比如说当电梯停在 2 楼时 ,1 楼 和 3 楼同时呼叫的情况 . 程序段 6 如程序段 6 所示 ,3 层先 1 层后则先上升到 3 层再下降到 1 层 .由于无论是 Y11 下降还是 Y12 上升 ,其中都有 M3,由于是在第 2 层 ,所以显然 Y11 下降端的 M3 在电梯停在 2 层时是不会接通的 ,所以在这里我放了一段程序如程序段 6 中的上半段 ,当 X12 接通时 (也就是当电梯停在第 2 层时 ),M20 就会得电接通 ,当 M20 接通是 ,程序段 6 下半段中的 就会断开 ,这样在 Y11 下降这一路的 M3 在电梯停在 2层呼叫时是不会接通的 . 当电梯停在 3 层时 ,2 层和 4 层同时呼叫的情况如下程序段 7 nts 13 程 序段 7 情况和当电梯停在第 2 层时差不多 ,当 2 层率先呼叫时 ,由于是在 3 层 ,所以电梯应该首先下降 ,但由于 Y11 下降和 Y12 上升这里都有 M2,所以无法判断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 ,如程序段 7,当电梯停在 3 楼时 ,M26 接通了 ,当 M26 接通时 ,程序段7 下半段中 M2 之后的 断开了 ,这样当电梯停在 3 层呼叫时 ,上升时的 M2 就会由于 M26 的断开而无法接通了 . 其他的在 2 层或 3 层时到底上升还是下降与我刚才说的一样 ,主要是看哪层率先呼叫 ,先呼叫的就先运动 .其中既有先上升再上升的 ,先下降再下降的 ,也有我上面提到的先下降后上升的以及 先上升后下降的 . 3. 最后是 3 层同时呼叫的情况 1). 停在 1 层时 ,2 层 ,3 层 ,4 层同时呼叫时 ,也是按照上面的思路看哪一层率先呼叫 ,由于有 3 层 ,所以做比较的就有 6 种情况了 .2-3-4,2-4-3,3-2-4,3-4-2,4-2-3,4-3-2. 2). 停在 4层时 ,1层 ,2层 ,3层同时呼叫时 ,则有 1-2-3,1-3-2,2-1-3,2-3-1,3-1-2,3-2-1. 3). 停在 2层时 ,1层 ,3层 ,4层同时呼叫时 ,则有 1-3-4,1-4-3,3-1-4,3-4-1,4-1-3,4-3-1. 4). 停在 3层时 ,1层 ,2层 ,4层同时呼叫时 ,则有 1-2-4,1-4-2,2-1-4,2-4-1,4-1-2,4-2-1. nts 14 程序段 8 nts 15 如程序段 8 所示 ,前面 2 段部分为这些情况所有汇总起来的程序段 ,下面一小段是我要介绍的当电梯停在第 3 层时 ,1 层 ,2 层 ,4 层同时呼叫时的情况 .首先这 3 层同时呼叫了 ,则 M31 接通了 ,则在程序段 8 中有四处 M31 接通了 ,可以看到这四处M31 后都跟着楼层的限位开关 ,不同的是分别跟的有 X11,X14 和两个 X12,这里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跟两个 X12,因为就 X11 和 X14 来说 ,这两个楼层不是下降就是上升 ,只有一种情况 ,而 X12 则不同 ,其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 .所以这里要跟两个 X12,为了区别 ,我在 X12 后分别跟了 和 .也就是说当到了 1 层 ,则跟X11 这一路就会断开 ,则电梯继续向 4 层走 ,反之 ,当先到了 4 层 ,则跟 X14 这一路就会断开 ,则电梯继续向 1 层走 .假设 2-1-4 这个顺序 ,电梯先到了第 2 层 ,则这里 2个 X12 都接通 ,随后到达第 1 层 ,到达后跟在 X12 后面 X11 就会断开 ,断开后就只有后面跟 X14 的这一路接通了 .其他几种三层同时呼叫的情况和这个差不多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第二层和第三层 ,这两 层既有上升的情况也有下降的情况 ,这就是看是上升先按还是下降先按了 . 程序段 9 如程序段 9 所示 ,这里我还设计了开门和关门的简单程序 ,Y1 为开门 ,开门接通的同时 T0 也接通 ,这样延时之后 ,Y2 关门也就接通了 ,接通的同时 ,M5 被 Y2 断开了 ,这样整个就断开了 .这样往复 . 7. 程序部分小结 四层楼电梯在编程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越到呼叫层数越多 ,也就越容nts 16 易混淆 .首先必须要明确有哪些情况要考虑 ,考虑这个的同时还要同时兼顾是不是在另外的指令上发生冲突之类的 .其次要考虑的是同时呼叫时的顺序问题 ,在这里需要注意 的是当电梯出现停靠在第二层或第三层时的一些情况 ,比如停靠在第二层时 ,第三层呼叫 ,则需要防止出现电梯可能走下降这一路的问题 ,停靠在第三层时也有这个问题 ,也就是第二层呼叫时的问题 .还要考虑的是在 3 层同时呼叫时的电梯停靠时间 ,这里很容易就忽视了 .最后必须要注意的是也就是比较重要的是不能搞乱情况 . 三 . 电梯主要部件结构及功能介绍 1. 电梯曳引系统 电梯曳引系统的作用是输出动力并且传递动力 ,从而使电梯完成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 电梯曳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曳引轮 ,曳引绳 ,曳引电动机 ,制动器等 . 1.1 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的主要拖动机械 ,它驱动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作上 ,下运动 .其组成部分主要有 :曳引电动机 ,制动器 ,减速箱 ,曳引轮和底座 .根据需要有的曳引机还装有冷却分机 ,速度反馈装置 ,惯性轮等 .根据电动机与曳引轮之间是否有减速箱 ,又可分为有齿曳引机 (如图 2)和无齿曳引机 . nts 17 图 2 有齿曳引机和无齿曳引机的区别主要在于无齿曳引机过去一般是以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 ,而且由于没有减速箱这一中间传动环节 ,所以传动效率高 ,噪声小 ,传动平稳 .但同时也存在能耗大 ,造价高 ,维修不便等缺点 .而有齿曳引机的技术就比较成熟了 ,其拖动装置的 动力是通过中间减速器传递到曳引轮上的 .由于存在着减速箱 ,其作用是降低电动机输出转速 ,同时提高输出力矩 .减速箱常采用蜗轮蜗杆传动 ,这种传动方式具有传动比大 ,运行平稳 ,噪声低 ,体积小的优点 . 1.2 曳引绳 这里我主要研究并计算了有关曳引绳的张力问题 .曳引绳的张力不均会造成轿厢抖动 ,磨损曳引轮 ,所以悬挂曳引绳后应该进行张力检测 ,电梯投入使用后也应定期对曳引绳张力进行检测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GB10060-93中 4.3.3 条 )其张力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 5%. 1). 首先将曳引绳按一定顺序 予以编号 ,如 A,B,C,D,E 等以便于记录数据 .其次我使用了 200N 的测力计 ,测量每根钢丝绳等距离状态下的力 .现在我将五根曳引绳都沿水平方向拉离原位 150mm,分别记下这五根曳引绳在测力计上的力 ,得到 A为 120N,B 为 125N,C 为 130N,D 为 135N,E 为 140N,当然 ,测量时各绳受力点都在同一水平上 . 2). 做完上述准备工作后 ,就开始进入计算 .首先计算曳引力的平均值 Fk=(FA+FB+FC+FD+FE)/ns 式中 Fk : 曳引绳张力的平均值 (N) FA- FE: 各曳引绳等距离 的张力 (N) ns : 曳引绳数量 ,被测电梯有 5 根绳 随后将数据代入 Fk=(120+125+130+135+140)/5=130N 3). 平均值算完后计算曳引绳张力的偏差值 ,偏差值的计算公式就是用测得的每根曳引绳的等距离张力减去曳引绳张力的平均值 ,减完的结果就是各绳的张力偏差值 . TA=FA-FK=120-130= -10N nts 18 TB=FB-FK=125-130= -5N TC=FC-FK=130-130= 0N TD=FD-FK=135-130= 5N TE=FE-FK=140-130= 10N 式中 TA- TE: 各绳张力与平均值张力偏差值 (N) FK : 曳引绳张力平均值 (N) 4). 之后就是开始计算各曳引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百分比 A= TA/ FK= (-10)/130= -7.7% B= TB/ FK= (-5)/130= -3.8% C= TC/ FK= 0/130=0 D= TD/ FK= 5/130= 3.8% E= TE/ FK= 10/130=7.7% 式中 A-E: 曳引绳张力百分比 (%) 5). 计算部分已经全部完成了 ,接 下来最后就是判断部分了 经计算结果得 A,B,C,D,E 五根绳的张力数值 ,根据国家标准张力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 5%可知 ,A 和 E 都不符合 ,这两根绳为 7.7%,都超过了 5%. 1.3 曳引电动机 曳引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来源 ,是电梯的关键部件之一 ,所以在选用前一定要了解电梯的拖动特点和电梯对曳引电动机的要求 .我根据查阅的资料列出了以下四点 : 1) 电梯是一个大惯量的拖动系统 ,要求电动机有较大的过载能力 在电梯中 ,通常要求曳引电动机的过载倍数 m为 3到 4倍 ,过载能力的加大是由于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的增加也就是 系统飞轮矩的增加 ,使得在加 ,减速阶段电梯的动态负载 (如图 3)转矩加大 . nts 19 图 3 在图 3 中 ,所有的曲线都为速度曲线 ,整个为电梯的动态负载机械特性曲线 .我以 AE 段进行了计算 : 由图我假设 AE 段的速度曲线为 v=kt , 电动机轴的旋转加速度 dn/dt=2kt, 把其代入动态转矩方程得 : M=2GD kt/375. 说明在启动的 AE 段内 ,动态转矩与时间成正比 .随后将 v 入整理得 : v(187.5/GD ) *M /k . 在 AE 段的动态特性曲线v=f(M)为一条抛物线 . EF:为一条直线 ,所以相应的动态转矩 为常数 . FB:与 AE 段对称 ,为一段反抛物线 BC:恒速运行段 ,其加速度为零 ,所以动态转矩也为零 . 另外一边则与此边对称 . 2). 动机必须要承受电梯的频繁起停 . 由于频繁起停 ,所以经常导致电动机发热 ,所以有必要改进起 ,制动方法来减少加 ,减速过度过程中电动机的发热量 . 3). 电梯做的是周期运动 ,所以在选择电动机上也要选用周期断续工作制的电动机 .(见图 4,电梯的运行步骤 ) nts 20 图 4 在这方面 ,主要是由负载持续率决定的 ,也就是说工作时间占周期时间的百分比 .其公式为 : FS=tg/T*100% 式中 FS: 负载持续率 T : 周期 tg: 电动机工作时间 4). 对于交流电梯 ,要求曳引电动机有足够的起动转矩和尽量小的起动电流 . 接下来 ,我分析一下我在选用电动机额定功率时的做法 . 首先由图 3 电梯的动态负载曲线 ,我将其变化成转矩与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 5 nts 21 图 5 我在选用电动机时是根据 ABCD 段这段工作区间来选的 ,不过由于同时存在加速阶段 AEFB段与减速阶段 CFED,所以我觉得工作区间的负载转矩等于匀速运行阶段的负载转矩 ,也就是静态负载转矩 ,所以开始的时候可以用平均负载来代替等效负载 . 根据图 6 中的力学关系 ,列出曳引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方程 : PN=K(1-KP)*mN*vN/ 102 KP=(Qp-Qj)/QN=(mp-mj)/ mN 式中 Qp , mp: 电梯对重的重量和质量 Qj , mj: 电梯轿厢的重量和质量 QN, mN: 电梯承重的重量和质量 KP=0.4-0.5 K : 1.1-1.6 传动系统的效率 与轿厢的悬吊 方式及曳引类型有关 .(参见表 1) 1:1 绕法 2:1 绕法 有齿曳引机 =0.5-0.6 =0.45-0.55 无齿曳引机 =0.85 =0.8 表 1 nts 22 图 6 我设计的电梯采用的是 1:1的绕法 ,设电梯的额定梯速为 1m/s,而额定载重量为 1000kg,查表 1 并代入得 : PN=K(1-KP)*mN*vN/ 102 =(1.1-1.6)(1-0.45)*1000*1/(102*0.55) =10.79-15.69(KW) 所以参见 1表 3-2 取 YPTD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系列里的 YPTD160L2-6,其额定功率为 13KW. 1.4 制动器 制动器是电梯的一个重要安全装置 ,对主动转轴起制动作用 ,还能使工作中的轿厢停止运行 ,还对轿厢与厅门地坎平层时的准确度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有齿曳引机 ,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的旁边 ,而对于无齿曳引机来说 ,制动器则安装在电动机nts 23 与曳引轮之间 .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 :当电梯处于静止状态时 ,曳引电动机 ,电磁制动器的铁心之间会变得没有吸引力 ,这样就保证了电梯处于不工作的静止 状态 .而当曳引电动机通电旋转的瞬间 ,制动电磁铁中的线圈也同时通上电流 ,电磁铁心迅速磁化吸合 ,从而使电梯在无制动力的情况下得以运行 ,当电梯轿厢到达所需层站停下时 ,曳引电动机失电 ,制动电磁铁中的线圈也同时失电 ,电磁铁心中的磁力迅速消失 ,所以此时电梯又再次停止工作了 . 1.5 曳引轮 曳引轮是嵌挂曳引钢丝绳的轮子 ,也称曳引绳轮或驱绳轮 ,绳的两端分别与轿厢和对重装置连接 .当曳引轮转动时 ,通过曳引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或者说是曳引力 ,驱动轿厢和对重装置上下运动 . 1.6 轴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减速 器是用在曳引机上的 ,目的是将电动机轴输出的较高转速降低到曳引轮所需的较低转速 ,同时得到较大的曳引转矩 ,以此来适应电梯的运行要求 .在这里 ,我主要将设计方向放在了轴的绘制与校核上了 .这根轴是套在曳引轮之上的 .如图 7,在这张图上 ,我只是简单的标注了几个长度以及直径的尺寸 ,为了便于计算 .在这次设计中 ,我选用的每级齿轮传动的效率为 0.97,根据上面选择的曳引电动机的功率为 13KW,转速为 967r/min,由此计算出输出轴上的功率 P=13*9.67=12.23KW.而在齿轮机构的选用上 ,我选用的高速级齿轮为 z1 为20,z2 为 75,模数为 3.5 .而低速级齿轮我所选用的为 z1 为 23,z2 为 90,模数为 4 .为 8.0634”,n 为 20.由此计算出输出轴上的转速 n=967*20/75*23/95=62.43r/min,由上两个结果可算出转矩 T=9550000*12.23/62.43=1870839N.mm. 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d=4*95=380mm 根据上述所算出的结果可得 :Ft=2*T/d=9748N Fr=Ft*tg n/cos =3584N Fa=Ft*tg =1389N nts 24 图 7 首先我根据轴的结构图 (图 7)作出了轴的计算简图 (如图 8)所示 ,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 ,我从手册中查取了 a 值 ,对于角接触球轴承 ,由手册中查得 a=16mm,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 L2+L3=204mm+80mm=284mm.根据轴的计算简图作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 (如图 8). nts 25 图 8 nts 26 图中 a-计算简图 b-弯矩 MH 图 c-弯矩 Mv 图 d-总弯矩 M 图 e-扭矩图 根据图 8 中的力的关系 ,有以下关系式 : FNH1+FNH2=Ft FNV1+FNV2=Fr FNV1=Fa 因为对于 D 点 : FNH1*0.290= Ft*0.083; FNV1*0.290= FaD/2+ Fr*0.0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层楼电梯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1289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