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村“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1页
火光村“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2页
火光村“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光村“十一五”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20062010 房县沙河乡火光村是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也是县政协、县公路局的驻点村。五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扶持下,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 火光村位于沙河乡镇府所在地,由油房沟,黄兴观,火光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含乡集镇在内现有四个组416户2011人,在册党员33名,村干部5人,五保24人,享受民政低保111人,有农业户311户,劳力748人,常年外出务工450人。全村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1599亩,其中水田312亩、耳林800亩、杂灌林22000亩。二、五年来主要工作1、住房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年均30户移居新房。其中生态扶贫集中搬迁三个点35户,危房改造插花移居45户,穿衣戴帽房屋改造20户,落户集镇新建房屋60户。使本村40%及吸纳外村外乡的农户土窝变洋楼,过上了生活宽裕的幸福日子。2、中心集镇基本形成。五年前,居住零散、市场冷落的八渡河,如今已变成市场景气、居住成型且长达1500米的沙河街。集镇内硬化街道1000米,铺设人行彩板5000平方米,架设路灯29盏,道旁栽植常青树500株,新改河道270米,保集护堤1500米。一个净化亮丽的边贸集镇正在崛起。3、环保治理村风文明。中心集镇的形成,同时促进了环保管理,拟定了环保措施,固定了清运人员,添置了140个垃圾桶,修建了3个垃圾池,和一处可容纳1000立方米的垃圾处理场。一个山青水秀、村容整洁的宜居村庄呈现在房县东乡。4、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共投资15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7公里,新修通组路3.5公里,改造改道通组路4公里,新架设了3座便民桥,维修1道漫水桥,所有往来于乡、村、组及居民小区的行人车辆均可畅通无阻。5、综合治理永续利用。五年来共计坡改梯300亩,修筑机耕道500米,新修河堤380米,新修和改造堰塘各一口,建造百方以上的蓄水池2个,铺设管道5000米,解决了150多户700余人的人畜饮水和灌田种地的水源问题。对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实现了基础改造。6、改造村容倡导新风。五年内投资30万元,新建了一幢村委会办公楼和活动大厅,投资60万元新建了一幢文体中心和娱乐场。便民服务、会活动、阅览看书、休闲娱乐等都有了舒适的场地。7、立足党建民主管理。五年来,村支部发展新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并精诚凝聚村两委,发挥全体党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带领广大村民为火光新农村建设奋力拼搏。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民主,做到村务公开,村两委正在为此做不懈的努力,已基本走向正规。8、生产发展增加收入。过去的五年,不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同时着手于以烟叶生产、畜禽养殖、务工增收为主的富民产业。二0一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99万元,比二00五年的420万元增涨679万元。年均递增32%,仅凭住房面貌、购买车辆、安装电脑、太阳能以及时尚穿戴、生活用品等来看,都足以体现这五年来的巨大变化。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奋斗的五年、发展的五年,更是跨越的五年、巨变的五年。这巨变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同时也归功于驻村领导的心血汗水,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扶持。展望十二五,我们依然紧跟政策,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