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购车:低油耗,小排量是王道.doc_第1页
二次购车:低油耗,小排量是王道.doc_第2页
二次购车:低油耗,小排量是王道.doc_第3页
二次购车:低油耗,小排量是王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购车:低油耗、小排量是王道2009年的中国车市成绩斐然。除了政策的积极推动力外,居民对机动工具的刚性需求无疑是车市潜能迸发的强力支撑。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浪网联合发布的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公众的机动工具需求显著,有近一成的居民未来一年有购买机动工具的计划;相对于首次购车,改善型二次购车预期更高;在高油耗的当下,小排量汽车将迎来春天。 二次购车,七零、八零强力支撑车市年初的燃油税改革、取消养路费及1.6升及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为车市的供需两旺开了个好头,随着3月份汽车下乡政策正式实施、8月份大规模的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居民的机动工具消费力被激发。此次调查发现,2009年有将近一成(9.8%)的居民家庭在未来一年内打算购买机动工具,当前拥有机动工具的受访家庭未来一年有购买机动工具预期的比例更高(13%),当前没有机动工具家庭的购买预期为6%。通过分析发现,拥有二次购买预期的受访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6-35岁(33.8%)和36-45岁(28.1%)两个年龄区间。26-35岁人群大部分由我们谓之70后及80后,他们正处于家庭或事业的上升期,消费理念相对超前,经济能力也正在逐渐加强,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也在客观上使得汽车成为“必需品”。而36-45岁的人群则刚好处于人生的稳定期,改善型购车可以令其更好地掌握现代生活。二次购车,要选就选低油耗、小排量对比首次购车和二次购车关注因素发现,虽然首次购车和二次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均为价格(71.9%和65.9%),但二次购车时,对油耗/排量因素的关注程度明显上升,由首次购买时的38.4%上升为52.1%,超过了“安全性能”排在第二位。同时,首次购车时对颜色、外观和内饰有较高关注(25.5%),而二次购车时对这些因素的关注程度明显下降(17.2%)。调查还显示,与“低油耗”对应的“小排量”车,也更加受到二次购车居民的青睐。总体来看,居民打算购买的汽车排量基本上集中在1.8升以下。其中1.4升及以下的微型汽车比例最高(30%),其次为1.6-1.8升(27.6%)和1.4-1.6升(27.4%)。具体来说,二次购车时选择1.8升以下排量的比例要高于首次购车时(分别为86.6%和76.7%),尤其是1.4升及以下排量汽车(分别为31.4%和22.8%)。同时与首次购车相比,二次购车对1.8-2.0升的选择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2.6%和5.1%)。l 六成有购车计划者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政策影响国家下调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车辆购置税的同时上调2.5升及以上排量的车辆购置税,这与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共同直接促进了小排量车的购买力。调查显示,在打算购买1.6升排量以上汽车的受访者中,仅有20.3%表示排量选择不会受到购置税政策的影响,68.2%表示可能会转而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汽车,表示肯定会的比例将近一成(9.5%)。当然低油耗、小排量汽车受到居民青睐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一是小排量汽车本身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小排量并不意味着低配置和低技术;二是小排量汽车在市场发展中对时尚、个性等因素的追求对年轻群体具有更高的吸引力;三是国际社会日益重视环保、能源节约等问题,为小排量汽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油价的走高及国家继续减征(减按7.5%征收)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低耗高能的小排量汽车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技术说明:此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09年9-10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哈尔滨和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辽阳灯塔、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