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学前教育论文:幼儿文学: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摘要教育不可以与孩子的天性作对,而要以此为资源。幼儿天性的重要一面是缪斯心性,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文学为幼儿的文学教育提供了最容易被幼儿“同化”、吸收的表现形式。在幼儿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文学以自己的“妈妈语”、故事性思维、整体性认知以及可预测性等艺术特质来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从而对幼儿有着其他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强大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幼儿文学;学前教育;教育资源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在教育哲学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的“第一个应该注重之点,是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然生成的本能、性情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不然便没有教育可施。”杜威的话告诉我们,教育不可以与孩子的天性和本能作对,而要以此为资源。我们反对把儿童的心灵看成一张白纸,可以任人来灌输的教育观点。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激活,面对一颗种子,我们需要给予的是合适的阳光、合适的水份和肥沃的士壤。那么,幼儿这颗种子的天性是什么呢?日本的羽仁说子说:幼儿期是文学期;挪威的布约克沃尔德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这种缪斯本能即是幼儿教育的最大资源,因此,文学教育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幼儿文学正可以为幼儿的文学教育提供最容易被幼儿同化和吸收的表现形式,这又是由幼儿文学的下述艺术特质决定的。 一、幼儿文学是一种艺术的“妈妈语” 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幼儿会面临许多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但并不是每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都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尽管史迪芬平克在他的大著语言本能中说,“婴儿是顶尖的语音学家,”“儿童具有句法逻辑的天赋,”“一个三岁的小孩可以说是一个文法上的天才了”。可是,婴幼儿听新闻联播这样的政治时事语言时,听大人之间的关于性的对话时,是难以学会语言的,这其中除了其内容不能为婴幼儿理解之外,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其语言形式难以为婴幼儿所同化。那么,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最容易为婴幼儿所吸收?笔者以为是“妈妈语”(或日“儿语”)。 “当婴儿开始学说话时,在他的听觉环境中,有件事至关重要:有机会听见语言,尤其是所谓的儿语。人类生存处境中最奥妙的现象,莫过于每个文化中的成人,似乎都保有一种对婴儿说话的特殊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一向较为简单、缓慢、清晰、腔调较高、音高与强度较有变化、速度较规律,十分有秩序地多所停顿与重复,几乎有如歌谣。在嗨,小宝宝,你今天好不好此类语言中,夸张的节奏无疑较容易抓住婴儿的注意力。它的不时停顿,令婴儿有机会聆听语言的组成部分;它的缓慢速度,得以协助年幼婴儿从各种回声当中辨别出重要的声音。” “妈妈语”即母亲或者其他长者对婴幼儿说话时专门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其突出的特征除了上述所说的“几乎有如歌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妈妈语”充满了爱意。它不仅使婴幼儿对“妈妈”表达的意思容易理解,而且给儿童温暖的感情和心灵的抚慰。正因为有了能让婴幼儿“同化”的妈妈语,婴幼儿的语言才迅速地发展起来(当然同时也伴随着心智发展)。和“妈妈语”一样,幼儿文学也是幼儿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在人类的文学中,如果说有一种能够让婴幼儿“同化”的“妈妈语”,它就是幼儿文学(或称婴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甚至不同于童年文学、少年文学,它是一种艺术的妈妈语。 我们可以先从婴幼儿文学的阅读来谈。婴幼儿接受文学的方式离不开大人的讲述。当大人为孩子讲述猜猜我有多爱你时,会采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节奏呢?讲述语言中,会注入何种感情呢?答案可能是大多数人会采用“妈妈语”这一语言形式。由此推演,成人作家在创作婴幼儿文学时,实际采用的正是讲妈妈语时的那种姿态。“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往家跑,小虫后头追!”“吃豆豆,长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排排座,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这样的儿歌就是从“妈妈语”中自然发展过来的。那么,幼儿文学的“妈妈语”为什么特别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呢? (一)充满爱意 儿童教育的最高法则之一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爱。如果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教育就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就有源头活水,就有巨大的可能。如果幼儿感受不到被爱,整个世界将会在他面前关闭。幼儿文学就充满了“妈妈语”所拥有的爱意、关怀,它呵护、抚慰孩子的情感,悉心地关怀孩子的成长。法国夏尔贝洛的小红帽不是妈妈语,格林兄弟的童话小红帽才是妈妈语。看起来两个故事差不多,但是区别甚大。在夏尔贝洛的故事里,小红帽和外婆都被狼吃了,故事也就在这里结束。可是在格林兄弟那里,写到狼吃了外婆,又把小红帽吞到肚子里时,故事并没有马上结束。这时,出现了猎人。他最终救出了外婆和小红帽,最后他们还一起分享小红帽带来的面包和葡萄酒。可见夏尔贝洛的故事给孩子留下的是恐惧,而格林兄弟的故事对幼儿情感是一种抚慰和关怀,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爱意。 图画书小乔逃跑了是具有易为幼儿接受的教育意涵的作品。小乔是一只袋鼠,袋鼠妈妈胸前的口袋是他的房间。他的房间很乱,他嫌清理太麻烦,于是就离家出走了。小乔表现出的是人的天性,人都愿意舒服和省事一点。但是,人又都是渴望发展、渴望成长的。帮助小乔进步要靠什么?靠教训是不行的。幼儿固然可能迫于大人的压力,硬着头皮去做成人要求他们去做的事情,但是却不会成为他内在的品质。小乔逃跑了这个故事写出了小乔变得发自内心、想清理房间的内在原因:他通过实际经验,发现妈妈的口袋才是最舒服的。重新回到妈妈的口袋,重新得到妈妈的爱,这一巨大幸福使清理房间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袋鼠妈妈如果对小乔缺少爱意,小乔逃跑了就会不想回来。正是因为小乔身处被妈妈关爱的环境里,他才有了转变,有了成长。 (二)具有鲜明悦耳的韵律和节奏 幼儿不仅用大脑,也用身体来学习。幼儿学习语言,会调动视觉和听觉来学习。幼儿文学正是听觉的语言艺术。在婴幼儿阶段,儿歌这种诉诸身体动感和听觉的韵语,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作为“语言本能”,幼儿的心里天生就有对语言韵律和节奏的敏感,经过儿歌的韵语的浇灌,幼儿心里的语言萌芽就会飞速地破土成长。不只是儿歌,优秀的幼儿故事的语言也是具有节奏感、韵律感的。笔者在翻译日本幼儿文学的经典作品不不园(中川李枝子)时,总是忍不住要时时把译文大声地读出来,看看是否悦耳动听。比如,“郁金香幼儿园里,有两个老师。一个个子矮矮的,是春野春子老师;一个个子高高的,是夏野夏子老师”。“春野春子,夏野夏子”这种语句,就和“山外青山楼外楼”“只把杭州做汴州”这样的诗句一样,有韵律回环的感觉。而这样的语言一定是幼儿乐于接受,并易于掌握的。 (三)富于幼儿生活的情境性 新闻联播的语言、大人之间关于性方面的谈话,之所以不是幼儿能够体会、接受、掌握的语言,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语言里没有幼儿生活的情境。可是,在幼儿文学中,能够让幼儿感知的生活情境随处可见。如“杨树叶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搂搂抱抱快睡吧,麻猴子来了我打它。”这首摇篮曲就可能包括两个幼儿生活情境:一是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风吹动院子里的杨树,树叶哗啦哗啦地响;二是妈妈唱着“搂搂抱抱快睡吧”这一句,会把爱意传达进“搂搂抱抱”的动作中。幼儿置身于这样一个情景的“场域”里,就能敏感地体会出妈妈哼唱的摇篮曲的意义。 同样,“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往家跑,小虫后头追。”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也是有幼儿生活情境的。幼儿听儿歌和故事,都是要以其中的人物自居的。在这首儿歌中,他们以谁自居呢?那个虫儿自居。为什么?因为幼儿他自己就是拉屎一大堆的,而且他还会以小虫自居。“大虫往家跑,小虫后头追”说的就是妈妈逗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妈妈不要你了,妈妈回家了”,他马上跟在往家跑的妈妈身后,颠颠地追赶这一生活情景。在这样的生活情境语中,幼儿的语言和心智都会得到十分有效的激发和发展。 二、幼儿文学的故事性思维 1995年,笔者曾在拙作“故事”的价值一文中提出“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并认定“儿童的思维是故事性思维”。这与当前心理学有关儿童思维特征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如J莫费特说:“一般来说,成人的思维已经分化为故事、概括化、理论思维这些种类,但是,孩子们在长时期里,其全部思考都是通过故事来进行的。不管那故事是事实上存在过的,还是虚构出来的,他们几乎都是通过故事来表现自己,并通过故事理解他人的话语。年幼的孩子既不是将经验普遍化,也不是将经验理论化,他们只是以登场的人物和作为背景的场所(故事的形式)来诉说。” 很多心理学家论述过儿童的“故事”思维及其通过故事发展这一思维的意义和价值。杰洛德布兰岱尔把孩子的故事表达方式称为“原始历程”,主张“在儿童至少达到一定年龄之前,我们都不应该要求他们放弃或修改自己原始历程的思考方式”,因为“如果它能发生效果,确实会成为孩子叙述自我的绝佳工具。”苏珊恩杰在孩子说的故事了解童年的叙事一书中,在解释孩子为什么说故事时,列出“了解世界”“解决问题”“了解情感世界”“成为文化的一员”“建立并维持友谊”“建构自我”“创造和改变”等“故事”所具有的功能。詹姆斯希尔曼更是辩说道:那些在童年时代读了许多故事书或听说过许多故事的人“比起那些没有接触过故事的人来,会有较好的外表及前景及早接触故事,它们就会对生活产生观照。” 其实,故事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整个人类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价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就认为,我们用逻辑和抽象的规则来认识物理的世界,用故事来认识人文的世界,而体现人类智慧的这两种文化不只是相互补充、相互协助的,其中故事(叙事)的智慧还是整个智慧的芽苞或种子。高小康在人与故事一书中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是讲故事的动物”,并论述了故事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性。 与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相比,幼儿文学的故事性特征更为鲜明。讲故事是美国作家洛贝尔的幼儿故事名著“青蛙和蟾蜍”系列中的作品。故事说的是:青蛙身体有点不舒服,蟾蜍就让他睡在自己的床上,然后想给青蛙讲一个故事,可是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故事,于是,他就在走廊那里转悠,又来到沙发上大头朝下倒立,把冷水泼到头上,最后,蟾蜍竟然把自己的头往墙上撞,可是到底也没有想出一个故事来。蟾蜍最后对青蛙说:你能不能起来,让我躺一会,因为我觉得很不舒服。在这个幽默的故事里,蟾蜍的形象多么可爱啊。蟾蜍为了给好朋友想出一个故事来,费了多少心机,经过了多少折腾啊。什么叫“好朋友”,像蟾蜍这样的人就叫好朋友。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故事是最会讲道理的。 幼儿文学里蕴含着很多大智慧和大道理。在表现这些智慧时,即使是用诗歌的形式,也往往采用故事性叙述。比如,鹁鸪这首儿歌:“鹁鸪鸪,要做窠。早上做,露水多。晌午做,天太热。晚上做,露水多。想想不如明朝做。”这首儿歌会让人想起古人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这首成人诗歌仍然有抽象的说理成分,不能像儿歌鹁鸪这样,贴近幼儿的感性,直入幼儿心灵。可见,幼儿文学通过故事性思维,将幼儿成长中需要明白的人生事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注入幼儿的心田,成为幼儿人生中最早的、最可亲近的启蒙老师。 三、幼儿文学认知的整体性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各种材料中,幼儿文学在认知方面的整合性上是做得最好的。在幼儿文学里面,科学知识或者生活中的常识等,都是作为文学形象和故事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而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孤立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教幼儿知识和科学是很难的,做法不当,就会对其想像力和人文情感造成伤害。而幼儿文学在知识、科学教育上有很高的智慧。在优秀的儿童文学中,知识与想像力、科学性与人文性都是并行不悖的。 我的连衣裙是日本作家西卷茅子创作的图画书。从天空中飘下来一块洁白的布,一只白兔用它来做连衣裙。白兔穿上做好的连衣裙到草地上去散步,结果连衣裙变成了花朵的图案,在雨里散步,连衣裙变成了水滴图案,到草丛里散步,连衣裙变成了草籽图案,接着小鸟飞过来了。小鸟吃掉连衣裙上的草籽,连衣裙变成了小鸟图案。接着因为小鸟是会飞的,穿着有小鸟图案的连衣裙的白兔就飞起来了。接着连衣裙又变成彩虹图案、晚霞图案、星星图案,最后星星变成流星,白兔随着流星又回到了地面,回到了甜蜜的梦中一。 幼儿在欣赏我的连衣裙时,会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因为故事里有运用知识经验的情节安排。但是,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所有知识的信息非但没有束缚想像力的张扬,反而把知识信息变成了促发幼儿想像力的媒介。这种知识教育对于幼儿是最为适宜的。相反,直接告诉幼儿月亮是宇宙的天体,白天多少度,晚上骤降多少度,上面没有生命,这种知识的教育就极容易束缚甚至伤害幼儿的想像力。 五味太郎的我是大象是一本知识图画书,它通过介绍大象,帮助孩子认识大小的概念以及比较事物的方法,很有创意。有些教材会拿来一些大和小的东西进行比较,它只是进行比较,但是,这本图面书却有一个内在的东西在里面,这个内在的东西就是“我”的存在,大象对“我”的主张,有自我意识在里面。这就是文学,就是人文的内涵了。这一内涵对于幼儿来说,格外有吸引力。图画书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完成了人文的教育。 四、幼儿文学的可预测性 全语文理论认为,孩子们的语言修养是在有意义的语言现实中学会的。笔者以为这个观点对于语文教育、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对孩子们来说,幼儿文学即是一种最好的、呈现意义的方式。我们知道,幼儿学习语言表达,也是从意义开始的,哪怕他说出的只是最简单的一个词。譬如说,“妈妈,要。”这个“要”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他的这个“要”,可能是“要苹果”,或者是“要玩具”,或者是“要妈妈抱我”。这个“要”,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有意义的事件,尽管他只会用一个词来表现。 幼儿文学就是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和建立认知。美国作家敏纳立克的幼儿文学名著“小熊”系列故事里的熊爸爸回家,就是想要借助故事,教给幼儿“也许”这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其高超之处就在于能够让幼儿“不学而知”。在贝洛尔的等信里,等不到信的蟾蜍由于缺乏经验,而作出“以前没有人给我寄信,今天也不会有”这一认知,可是,由于好朋友青蛙的关爱的信,这一错误的认知得到了矫正。 阅读是一种心理的猜测游戏。幼儿的心智正是在这种心理的猜测游戏过程中,切实地向前发展的。具有可预测性的文本能够为阅读中的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建立考核试卷
- 创新企业家精神与商业成功考核试卷
- 室内外照明设计灵感考核试卷
- 预混燃烧过程分析考核试卷
- 情感化设计在冷冻饮品店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寒假安全教育讲课
-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图景、驱动因素与推进路径
- 假期安全工作总结集合15篇
- 化州市文职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 榴莲引流活动方案
- 信息安全培训《钓鱼邮件防范技巧》
- 2025至2030中国烫印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案计划
- 临时工请假管理制度
- 小学用电安全课件
- 体育老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浮萍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洛学院《大学学术综合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2附解析
- 哈铜吉尔吉斯斯坦Bozymchak黄金选矿厂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