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docx_第1页
发热 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docx_第2页
发热 机制 临床表现 护理.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n 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n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 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n 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二、发 生 机 制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发热是由致热源引起)2、非致热源性发热n 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n 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n 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三、病因与临床分类1. 感染性发热*n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 非感染性发热n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n 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n 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n 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n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n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四、临 床 表 现1. 发热的分级n 低热 37.338n 中等度热 38.139 n 高热 39.141 n 超高热 41 以上(1)体温上升期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到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 战,小儿易伴有惊厥。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疟疾、败血症、流感、急性肾盂肾炎、输液反应或某些药物反应等。缓升型:体温于数日内缓慢上升达高峰,多不伴寒战。见于伤寒、结核病等。(2)高热期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强,心率增快,可有出汗。此期可持续数小时(如疟疾)、数日(如肺炎、流感)或数周(如伤寒极期)。(3)体温下降期骤降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甚至可低于正常,伴有大汗。见于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及输液反应等。渐降体温:于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缓解期、风湿热等五、热型及临床意义n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n 2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1,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炎等 n 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将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如此反复。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n 4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流感、癌性发热等六、伴 随 症 状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七、治 疗 要 点1、病因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有效抗生素。2、对症治疗:(1)降温: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等) 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肌注等) 病因未明确前,慎用或禁用激素降温(2)其他:各系统症状的对症处理,如:止咳化痰、止呕等八、护 理 要 点1 降低体温药物及物理降温:局部(冰袋、冰囊、冰帽、冷毛巾、)全身冷疗(温水、酒精擦浴、电冰毯)2 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体温在39度以上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灯伴随症状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诱因:受寒、饮食不洁、过度疲劳;药物;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入量,尿量及体重变化。3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4 促进患者舒适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口腔护理:发热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出现口腔感染,应晨起、饮食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护理:退热期,出汗多,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必要时吸氧:高热期呼吸心率加快,易缺氧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