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中高一论语强化005答案.doc_第1页
厦门一中高一论语强化005答案.doc_第2页
厦门一中高一论语强化005答案.doc_第3页
厦门一中高一论语强化005答案.doc_第4页
厦门一中高一论语强化005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一中2010级文化经典之论语强化005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强化005论语公冶长篇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7一、写出以下文段中包含的成语,并把原文或成语翻译成现代文原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怀少 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 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而又喜欢学习,遇见比自己差的人,也肯于向他虚心求教,不以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叫做文。原文: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斐然成章 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导他们。原文: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闻一知十 翻译: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测出两件事。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思而后行 翻译:季文子要三次考虑后才做某一件事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原文: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愚不可及 翻译: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当国家昏庸无道时,他就装愚蠢。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愚,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二、高考真题或模拟题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注释】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 施劳:施,表白。劳,功劳。(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得到安养,让朋友们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简答】 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子弟。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子游曰:“事君数(1),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 子曰:“君子周(3)而不比(4),小人比而不周。” 注:(1)数:屡次。(2)党:结党营私。(3)周:团结。(4)比:勾结。(1)根据前两章文字,各总结一条交友原则。 严己宽人(1分)与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2分)(2)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矜而不争”,对此有人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为什么?(2)不同意。孔子提出的“矜而不争”,并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强调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更不是一心追名逐利。(2分)他认为君子在集体生活中,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2分)这些观点与有进取心并不矛盾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参考答案】(1)D(正确的说法是“发现那里的执政者都与乱政的崔子一样。”)(2)孔子为什么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都不算 “仁”人?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最高最全的道德标准,令尹子文的“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陈文子的“清”只是洁身自好而没有履行正君诛邪、清君侧的职责,因而都不能算真正的仁德。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C(孔子对“宰予昼寝”这件事是非常愤怒的,而非无责备之意)2孔子为何对颜回大加赞赏?孔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是什么?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