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钱塘湖行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钱塘湖行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钱塘湖行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钱塘湖春行1本诗选自_,作者_是_代大诗人,字_,晚年又叫_。 2钱塘湖春行以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第_句和第_句是颔联,_联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最爱湖东行不足( )阅读诗歌,完成6-11题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古士,唐代诗人。 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上有孤山寺。贾亭:即贾公亭,唐代贞元中,贾全在州做官时在西湖造了这个亭。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6作者是着眼于题目中的哪字来写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7此诗描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从哪些意象看出来?8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何特点?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换成“处处”“家家”好不好?10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句诗最能看出来?11这首诗的题目是“钱塘湖春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行踪?参考答案:1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乐天香山居士2诗人行踪早春喜悦 三四颈对偶3d4c5向阳的树 不够6着眼于“春”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按空间顺序来写7是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新燕、浅草等意象可以看出。8第二联从动景(动物),第三联从静景(植物)。景物充满生机,富有活力。9不好,几处和谁家说明早莺尚少,春燕不多,准确地体现了西湖早春的特点,也能让人想象出作者刚刚看到这些动物的欣喜之情,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10通过写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