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 枣 核一、教材分析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二、教学目标A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2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3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4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B组: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重点: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四、教学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五、教学时数:5课时六、教具准备:ppt七、预习要求:1给下列字注音蹊跷(q qio) 掐指(qi) 殷切(yn) 玛瑙(m no) 揣摩(chui) 嫣红(yn) 山坳(o) 镶嵌(qin) 国籍(j) 2多音辨析挑: (tio)挑剔 (tio) 挑拨 殷: (yin)殷切 (yn) 殷红 踏: (t)踏实 (t )踏步3正确、连贯地读好这篇文章。 第 周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课文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目标 A组:掌握“同窗”“托付”“掐指一算”“风烛残年”等词语的音形义,统一手势。能用手语正确地朗读课文。 B组:了解“同窗”“托付”“掐指一算”“风烛残年”等词语的音形义,统一手势。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手语正确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四、教学难点 “同窗”“托付”“掐指一算”“风烛残年”等词语的音形义,手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谁怜爱国千行泪”“一寸山河一寸金”,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无论走到哪里,生活在哪里,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深情,在今后几天,我们将随着作者萧乾去感受那炙热的爱国之心。(二)教授新课1作者简介: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1980年写作美国点滴,该书有10篇组成,枣核是其中的一篇,写于1980年4月。这些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2重点字词:了解词意、研究手势、统一手语同窗: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蹊跷(q qio):奇怪掐指一算(qi):扳着指头一算。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故弄玄虚(xun):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殷切(yn):深切。嫣红(yn):显眼的红色。山坳:山间的平地。 玛瑙 (m no):出示图片 。 枫树(fng):出示图片。 草坪(png)、山坳(o)(三)巩固练习1读词语2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要求正确停顿,口型清楚,手语清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的16自然段,并理解了这部分的词语,下节课,我们继续边读课文边学习其他词语。(五)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2流畅地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 学生不认识的词语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课文字词、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目标 A组:掌握“安顿”“踏访”“精致”“感慨良深”等词语的音形义,统一手势。能用手语正确地朗读课文。 B组:了解“安顿”“踏访”“精致”“感慨良深”等词语的音形义,统一手势。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手语正确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四、教学难点 “同窗”“托付”“掐指一算”“风烛残年”等词语的音形义,手语的运用。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711自然段的词语。(二)教授新课边读课文边学习词语安顿:安排妥当。劈头:开头。踏访:实地察访。良深:很深。小子:男孩子。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心境:心情(指苦乐)厂甸(din):地名卵石(lun) 核潜艇(qin):出示图片泛舟:坐船游玩。泛,漂浮。(三)巩固练习1多音字辨析组词:匀称(chn)名称(chng) 秤砣 (chng) 枣核(h)核桃 (h) 挑: (tio)挑剔 (tio) 挑拨 殷: (yin)殷切 (yn) 殷红 踏: (t)踏实 (t )踏步2朗读课文的16自然段,要求正确停顿,口型清楚,手语清晰。(四)课堂小结通读全文后,下节课,我们在初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一起分析一下作者的思路。(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流畅地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学生不认识的词语 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二、教学目标 A组: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B组: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四、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二)教授新课1学生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文章。思考边读边思考,全文贯穿的一条线索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分析课文,理解思路:(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是枣核)(2)理清段落,列出文章结构提纲。4学生围绕段落、文章结构提纲进行阅读讨论。5学生发言交流。6总结第一部分(1):写朋友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设置悬念第二部分(24):写朋友见到枣核,如获至宝。加深悬念第三部分(510):写朋友倾吐思乡之情。解开悬念第四部分(11):提示文章中心思想。点名主题也可以有如下的概括和提炼: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三)巩固练习1整理、记录课堂笔记(四)课堂小结作者以枣核为线索,表达了海外游子的思乡、爱国之情,下节课,我们抓住重点词句、段落进一步感受他们的感情。(五)布置作业1补充习题13六、板书设计 六 枣核 萧乾索枣核用途蹊跷;见枣核如获至宝;说枣核为解乡愁;议枣核民族之情。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4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二、教学目标 A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2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3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B组: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四、教学难点 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教授新课1阅读第1段。提问:段中“再三”的意思是什么?有何作用?学生回答后明确:意思是一次又一次。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服务。2阅读24段。提问:“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风中的蜡烛,比喻人已到了晚年。提问:“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什么?运用了比喻了修辞手法,表明了美籍华人珍惜的态度,得枣核如获至宝的激动心情。提问:“殷切”是什么意思?表明了什么?意思是深厚而激动,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增强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提问: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朋友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了什么?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表明了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3学生根据下列问题读511段。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暗示。“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朋友事业家庭都如意,更深沉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具体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深沉。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美籍华人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有:“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些句子语言的特点是朴实,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三)巩固练习用不同的记号划出思乡心理、行动的句子。(四)课堂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美籍华人朋友领“我”踏访后花园时的谈话,作者用看似“实录”的笔法记叙了谈话经过,不加修饰,朴朴实实,却把这位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深切感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4、5六、板书设计索枣核用途蹊跷(设置悬念)思乡之情枣核 见枣核如获至宝(加深悬念(托物抒情)萧乾 说枣核为解乡愁(解开悬念)(以小见大)议枣核民族之情(点明主题)爱国之心七、教学反思第 周 第5 课时 总第 课时一、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二、教学目标 A组:能正确地、独立地完成练习B组: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地、独立地完成练习三、教学重点 完成练习四、教学难点 第六题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默写词语(二) 复习巩固(口答)1.看拼音写词语q qio qi zh yn qi m no chui m ( ) ( ) ( ) ( ) ( ) yn hn shn o xin qin u j ( ) ( ) ( ) ( )2.多音字组词称:( ) ( ) 核:( ) ( ) 挑:( ) ( ) 殷:( ) ( ) 踏:( ) ( )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明辩是非( ) 莫不关心( )精神涣发( ) 走头无路( )磨肩接踵( ) 进入梦香( )指高气扬( ) 歪风斜气( )鬼鬼崇崇( ) 知迷不悟(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一( )枣树 一( )种籽 一( )箱子 两( )被子一( )墙 一( )面孔 一( )国旗 一( )帽子一( )火车 一( )机关枪5.根据课文意思填空。1)一位旧时的 写来封航空信2)他把我 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3)追忆起当年在北海 的日子6.从课文中找出美籍华人朋友托人从国内带枣核的原因,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巩固练习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1)“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句中的“味道”的含义是()A饭菜的滋味B兴趣C意思D特色(2)老友家后花园中反映“家乡味道”的植物是:_ _。(3)老友把自己的“花园”装点成家乡风格的目的是:_。(4)“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朋友心上“缺”的是()A家乡的温暖B没有家乡的枣吃C难以见到家乡的亲人D报效祖国,为民族尽力的机会(5)选文中加横线一句中连用四个“想”字,具体体现()A家乡可想的地方很多B这些地方使她不能忘怀C主人公思乡之“苦”D再现故乡形象并借以慰藉主人公的思乡情(6)作者与“同窗”第二次谈话时,用了“感慨良深”一语加以修饰,怎样体会这一修饰语的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A思绪万千,难于启齿B发自肺腑,倾吐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宣讲行程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单位校园招聘宣讲会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模拟冲刺题库及解题
- 2025年大学铁路警务专业题库- 铁路警务危害评估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模拟冲刺题库:机电工程成本管理试题
- 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知识试题
- 2025年《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分析题库:机电工程技术创新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可持续发展与融合教育策略
- 2025年威海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考试事项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a卷)
- 公务员考试《常识》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粉尘涉爆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公路施工汇报材料
- 力量国际礼仪培训课件
- 危化品经营安全培训管理课件
- 对银行消防培训课件
-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公司
- 工商业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投资分析
- 保安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临床运动处方实践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用户侧储能系统调度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药厂生产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