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薄煤层单体液压支柱的选型K4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五段底部,煤层厚度0.270.35m,一般厚0.30m。为单一煤层,层状产出,无分叉现象,无夹矸,煤层结构简单,为本矿主采该煤层,煤层倾角1015,为缓倾斜煤层。根据选择的采煤方法,确定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戴帽点柱支护。1、支柱强度计算(1)用估算法计算顶板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支护强度式中:P顶板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支护强度,kPa;K顶板岩石碎胀系数,取1.4;C支架受力不均衡的安全系数,取2;M采高,取0.6m顶板岩石平均容重,取2.4t/m3;煤层倾角,平均取11顶板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支护强度为:=70kPa (2)用经验公式计算顶板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支护强度P=nM9.8式中:n支架荷载相当于采高岩重的倍数,对中等稳定顶板取5.0。P=40.82.49.8=75.2kPa按照上述计算,顶板单位面积上应有的支护强度最大为75.2kPa。选择支柱的初撑力75100kN 。2、工作面支护密度确定(1)最大控顶距时,支柱数目的确定最大控顶距为Bmax=5.0m,工作面斜长L为80mSmax=LmaxL=5.080=400(m2)最大控顶距时,支柱数目Nmax=(0.5+Bmax)= 800.8 (0.5+5)=550(根)式中:a工作面柱距 Nmax最大控顶距时支柱棵数最大控顶距工作面支柱密度d大=550400=1.37(根/m2)(2)支柱的支护强度验算P=qd大=751.37=102.75 kPa75.2 kPa式中:q支柱初撑力,取最小初撑力75kN d大最大控顶距工作面支柱密度根/m2。(3)选择支柱排距、柱距分别为1.0m, 0.8m,支柱密度为1.5(根/m2)1.37(根/m2),符合要求。3、单体液压支柱的最大高度Hmax和最小高度Hmin的确定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顶底板岩性,回采工作面选用单体液压支柱点柱支护。(1)顶板下沉量SL=ML(为下沉系数取0.02,M为采高m;L为最大控顶距离m)SL=0.020.35.0=0.03m=30mm(取30mm)设计采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2) 单体液压支柱的最大高度Hmax和最小高度HminHmax=Mmax;Hmin=Mmin-b-SL-a式中:SL-最大控顶距处的最大下沉量;Mmax-工作面最大采高;Mmin-工作面最小采高;a-支柱卸载高度取30mm;Hmax=600mmHmin=600-30-30=540mm;根据上述各参数计算,工作面选用DWB06-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药剂复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后备干部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起重机械安装维修作业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景观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试题及解析
- 潍坊市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焊工证-上岗证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培训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业烤箱硅碳棒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汽车机加生产线操作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买车股东合同(标准版)
- 结核性脑病影像诊断
-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2014
- 中考英语过去将来时趣味讲解动态课件(43张课件)
- 三年级上册《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小学中年级版教案
- 基于Simulink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研究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公共卫生间装修合同范本
- 【财务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的优化策略论文(共10篇)(共25149字)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1.1.2 茶树无性繁殖
- 电梯控制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