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1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2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4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第三章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 1 2011 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 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 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 年年长自清 1 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 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答 2 这首诗中的 山泉 具有什么品味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解析 1 映地为天色 从 色 方面写出山泉之清澈见底 飞空作雨声 从 声 方面写出山泉凌空而下水石相激的情形 另外 从上下文看 此联与前一联形成欲扬先抑之势 同时为最后两句的称赞作了铺垫 2 分析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需要逐句分析原诗 同时抓住关键词 1 2句突出山泉淡泊无名 3 4句说它清澈可鉴 飞落如雨 5 6句写能使涧满池平 7 8句赞扬它恬淡自守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概括 答案就宛然可见了 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 物 的品格清楚了 作者的 志 就容易推测了 答案 1 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 清澈见底 水面映照天光云色 凌空而下时 水石相激 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 却有映地照天 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 欲扬先抑 的效果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 为抑 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 为扬 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 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怀 2 2011 辽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 1 2 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惠崇 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注 郑防 画的收藏者 生平不详 画夹 分页装潢的画册 惠崇 北宋僧人 画家 擅长画雁 鹅 鹭鸶及水乡景色 潇湘 指湘江 流入洞庭湖 1 请从画境 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 2 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 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 这 太过 太夸张了 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解析 1 题干对赏析的角度进行了限制 只能从画境 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来说 答题时 一要答出画境 写出是一种怎样的画面 二要答出真景 也就是作者想象中的误以为 真 的景象 三要答出两者的关系 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 再由真景返回画面 2 题干要求对 古代有人批评 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实际要求考生思考为什么 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 答题时 一要明确表态是否恰当 二要答出诗表面不合理其实很高明的理由 也即这样写的用意 赞美画的高度逼真 三要指出 这个批评 不恰当的原因 是没有领悟诗的佳趣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 只要言之成理 也可给分 答案 1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 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 天上掠过归雁 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 望着归雁 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 突然 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 这是一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 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2 不恰当 表面看 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 但其实十分高妙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 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 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3 2010 福建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 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 寒云抱泉石 山翁 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 山坳 山翁 此处指隐者 1 在诗句中 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2 结合第三 四句 赏析 隐者 的形象 答 3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a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b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c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d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 访隐者 的 访 字 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 踏 字 2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3 本题对诗歌风格的考查 难度不大 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居生活 这和a项陶渊明的 归园田居 的风格是一致的 答案 1 踏 2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 足不出户 门外落花满地 无人造访 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 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 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 a 4 2010 江西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京师 指北宋都城汴梁 陈与义 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 1 指出诗中 子规 意象的含义 答 2 诗中 故园便是无兵马 与 犹有归时一段愁 是否矛盾 为什么 答 解析 1 本题考查典故 杜鹃鸟 俗称布谷 又名子规 杜宇 子鹃 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 声音凄切 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 结合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文意蕴 诗歌讲究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又常用对比 映衬 反语 象征等 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 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 诗歌借托 子规 意象 有寄托 感慨 讽喻之意 有伤离感乱之情 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1 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的悲伤 2 不矛盾 因为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 南北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时 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2011 安徽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1 2 题 琅玡溪 宋 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 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 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 在今安徽省境内 期间 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 槎 ch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意象 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 饱含着诗人的情感 因此 形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 分析诗歌形象时要根据诗歌的描写的人物行为和具体的物象 画面来识别其特征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 社会意义及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和理想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 1 设问方式 1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的特点 3 通过诗中形象的塑造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等等 2 答题思路第一步 找出并描摹诗歌的形象 第二步 概括形象特点 要特别注意语言简练而准确 第三步 揭示作者通过形象所表达出的情感 理解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之一 也是理解诗歌的基础之一 因此 这就经常成为考查设题的首选 也就是说 考生应该把这作为诗歌备考的重点 何谓意境 简单理解就是诗歌中通过描写特定景物表达诗人情感而达到的某种境界 理解诗歌的意境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只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才有意境可言 不是所有诗歌都有意境 二是意境包括三个因素 即景物 情感 境界 如何鉴赏诗歌的意境 1 设问方式考查意境的试题形式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常见的提问方式或提问角度如下 1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诗歌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 诗歌中某句诗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作者写这句是表达 情感 情怀 的吗 为什么 5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 答题思路当考生对意境答题规律掌握得较为熟练后 下面这些步骤是可以灵活地进行前后变动的 但不管如何变动 这些内容都是要具备的 一般答题步骤和要求如下 第一步 总说观点 遵循先观点后分析原则 这一步十个字之内即可 第二步 精练直观陈述诗歌图景或画面内容 景 第三步 用稍微专业一些的术语概述画面与景物结合的特点 之所以强调专业术语 因为这是你的成绩与其他考生拉开距离的关键 常见的表现意境的术语有 雄浑开阔 雄奇瑰 丽 恢弘高远 浩瀚辽阔 博大新奇 深邃奇崛 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 苍凉悲壮 优美迷人 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 宁静恬淡 清净悠闲 凄凉冷落等 第四步 结合诗句 指出诗歌中作者的情感特点 当然也尽可能用专业性强的术语 这就是积累 很明显 以上几个步骤顺序都是可以灵活调换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中熟练掌握 不过 第一步内容最好不要调换 1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二 王勃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几幅画面 这几幅画面有何内在联系 解析此类题目只需从诗中分别找出所写的意象即可 再分析写景的角度 答案写了四幅看似各自独立的画面 一 三两句都是写离亭 而门户深掩之景是与烟笼碧砌之景相照应的 二 四两句都是写从离亭眺望所见 而江山夜寒之景又是与中天月驰之景相绾合的 这是一 三两句之间与二 四之间两句的承接关系 2 2012 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元曲 然后回答问题 仙侣 醉中天咏大蝴蝶王和卿弹破庄周梦 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 一采一个空 谁道 风流种 唬杀 寻芳的蜜蜂 轻轻的飞动 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注 庄周梦 据 庄子 齐物论 载 庄周曾在梦中化为一只蝴蝶轻盈地飞动 醒来不知是自己化作蝴蝶还是蝴蝶化作自己 道 描述 杀 助词 用在动词之后 表示程度深 这支元曲诗描写了大蝴蝶的哪些活动 这只大蝴蝶具有什么特点 解析回答第一问要抓住作品中的动词 破 驾 唬 搧 对大蝴蝶进行描述 突出其特点 第二问要对全曲进行概括 可以从题目和 弹破庄周梦 两翅驾东风 中概括出 大 的特点 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中概括出 贪婪 的特点 从 唬杀寻芳的蜜蜂 和 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中概括出 霸道 的特点 答案这只蝴蝶从庄周的梦中挣破出来 驾风而行 采空了三百座名园的鲜花 吓走了采蜜的蜜蜂 搧走了卖花人 具有大 贪婪 霸道 粗野 的特点 3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园 清 黎简水影动深树 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 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 寒花 注 为我芳 小园宜小兰 新目似新霜 注 寒花 菊花 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 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 答 答案幽竹寒花 菊花 是孤傲贞美的意象 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 白璧无瑕的象征 幽竹静立亭亭 秋菊凌霜傲放 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 一片冰心 此时诗人伫立于这幽竹 寒花 新月之中 他高尚的节操 澄明的胸怀 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 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4 2012 黄冈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 娟娟净 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 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 筿 竹子 请简要分析 狂夫 的形象 答 答案诗中先写 风含翠筿 雨裛红蕖 的赏心悦目之景 后点 凄凉 恒饥 欲 死的可悲可叹之事 二者由 狂夫 这一形象统一起来 可见狂夫是一个以宁折不弯的坚韧 疏放 倔强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的打击 笑对人生 不屈不挠 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虚堂寇准虚堂寂寂草虫鸣 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 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 961 1023 北宋政治家 诗人 因刚直不阿 两次罢相 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月光斜照在半截窗户上 又把稀疏的树影投在堂屋的地上 夜半更深 风露渐浓 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 环境的凄清是作者心境凄然折射 暮年迁谪 写出了诗人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中的 柳 是怎样一个形象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形象 表现手法的鉴赏评价能力 诗歌形象分为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作者常常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分析诗中 柳 这一物象时 可以分析其特征 倚 狂 蒙 不知 对于表现手法的分析 应结合具体的诗句来进行 答案诗中的 柳 是一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形象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第二句要动态上拟人 第三句在心态上拟人 想用飞絮蒙住天地日月 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它的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隐喻某一类人 7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严蕊 注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 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