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基本知识范文.doc_第1页
宋词的基本知识范文.doc_第2页
宋词的基本知识范文.doc_第3页
宋词的基本知识范文.doc_第4页
宋词的基本知识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词的基本知识范文 填词与写诗一样,也和其它文学作品创作一个道理。都要意在笔先,情在笔先。那种“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生拼硬凑”出来的作品,给人看了,仿佛在灌腊。下面是的宋词的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词的概念及起源 词是诗歌的一种,发萌于隋、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自宋开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而流行于世。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所以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曲子词”等,自宋以后称词也叫“乐章,乐府,诗余,琴趣、长短句”等。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由于单纯一个“词”字可能指歌词中的词,也可能是指诗词中的词,由于诗词中的词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长短句,因此我们把诗词中的词也叫“律词”。律词可以说是格律诗体对长短句的延伸,从而也丰富了格律诗的体裁。 宋词主要分为两大派别或类型:一是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 二、词的格律 词的格律慨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 2.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到每字。 3.对仗,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但少量的词一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如踏莎行鹊桥仙每阙的首二句满江红中间的七言句沁园春中间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对仗的。 4.押韵,词的韵比诗韵要宽。诗韵中佩文韵府106部,其中平韵,上平,下平各15部,计三十部。而词韵中词林正韵共十九部。诗韵只可押平韵。词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也可换韵。 5.章法,以句号为单位,句号内承接,句号间递转。一个句号相当于格律诗一联。 6.叠字,叠句,叠韵,有一部分词要求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如如梦令等。 7.词句要合平仄,词的字数基本上用的是律句。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三字,四字,六字也多为律句。关于这点,王力先生有过精当分析;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四字句可认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与格律诗所不同的是押仄韵。再如浣溪沙,则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而且也押平韵。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诗少两句。再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与七言律句合成的,如卜算子上下阙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三、词的体式与调式 1.体式 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按照词的字数多少从体式上可分为三类,依词的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学,如词中称“令”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内,如百字令是一百字。再如临江仙七娘子二词既有58字体也有60字体的,这就很难以将其划入小令中或是中调中的。 2.调式 词调是指词的腔调,中国古乐有84宫调,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个宫调。唐宋时,词与曲结合。以节奏的缓急区分乐曲。节奏舒而缓者称为慢调,简称“慢”。慢曲与急曲比,声调长了。因此慢词的字数,句数就随之增加了。如字数最少的卜算子慢也有89个字。而卜算子仅44个字。慢调与前面提到的长调共同处是字数较多,区别长调是依词的长短而分,而慢调是依曲的急缓而别的。“慢,令,引,近”是词的四种调式。“慢”既慢曲,每片8拍。令为令曲,小令每片4拍。“引”和“近”每片6拍。 词的调式变化还可体现在“转调”上,方式有“偷声”“减字”“摊破”等。 转调以后的词在字数,句法,用韵等均有变化。如踏莎行本为58字,转调踏莎行则变成65字了。转调满庭芳由押平韵部分转押仄韵。减字木兰花在上下片第一,三句中各减三字,且平仄互换,每片两平韵两仄韵。 3.关于自度曲,自度曲亦称自度腔,有的人由于精通乐理,往往不依已有的词牌填词而是自己创作曲调去填词,这种由自己创作的词调叫自度曲。如柳永,周邦颜,等都写过不少自度曲。但我们有些朋友既选择了词牌去填词而又不守规则,那么你所写的既不是词又不能称自度曲,只能说四不象了。 4.词牌,词牌是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所以也叫曲牌。有的词牌除正名之外还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数格的。但不论何名,每个词牌均应遵;“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规则。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填词时应备有工具书-词谱和韵书去填。词谱可参照康熙的钦定词谱或舒梦兰的白香词谱。韵书可参照词林正韵。当代龙榆生先生编的唐宋词格律,王力先生著的诗词格律慨要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的中华韵典等也都是很好的参考书。可以供写诗词者参照使用。 四、词的段式与句式 1.词的段式,词的段式也就是词的分段方式。 按结构分为两段的词,上段叫上片或上阙,下段叫下片或下阙。这种双调的词每段叫“片”或“阙”,而分为三,四段的词称“叠”,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例如:宝鼎观就是三叠。 单词也称单片,全首不分段,多为小令。“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渔歌子等。双调本是宫调的名称。但在词牌中非指宫调。双调中上下片字数,句式和平仄,用韵有一样的也有不一样的。如菩萨蛮上下片句式与字数与韵均不同。而一剪梅则上下片字数,句式,平仄及韵都相同。三叠,四叠是词体格式的一种,就是分为三段或四段的词。如分三段的兰陵王等。 按音乐分又有令、引、近、慢之别。“引”和 “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分,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2.词的句式,词在韵脚处要押韵。写诗要依“平水韵”,但词的用韵较诗宽。诗韵用的佩文诗韵共106部,而词韵用的词林正韵才19部。其中“平,上,去”声14部,入声5部。在词韵中,上声去声可以通押,我认为;今人填词不仅上声去声可通押,除“入派平”外,其余入声字均可并到仄声中用,因为在格律诗中,入声都是可当仄声用的。另外还有一点尚需注意的是;有的词牌标明宜用“入声”字的如: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等都要尽量用“入声”字去填。 五、关于用韵与换韵 填词时用韵共三种,一种是用平韵,一种是用仄韵(含入声)再一种就是换韵。词的押韵要求与格律诗的押韵要求有许多不同地方。词押韵形式较多,词押韵可平可仄,可句句押也可几句一押,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可平可仄。押平声的如忆江南一剪梅江城子等。押仄声的如梦令渔家傲卜算子等。 2.可疏可密。密的可句句押韵,如忆王孙长相思一剪梅等。小令一般押韵较密,风格鲜明。疏的可几句一押,如念奴娇青玉案声声慢等。用韵疏的一般为中长调,风格沉郁。 3.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一韵到底的如一剪梅蝶恋花下青玉案等。在词中,一韵到底的占大多数,在词中换韵形式主要有: a.阙内换韵:如钗头凤在阙内一种仄韵换成另一仄韵,两阙换法一致,整首诗共用两个韵。 b.阙间换韵:如清平声仄换平,一阙一韵,整首诗两个韵,上阙为仄,下阙为平。 c.阙内阙间都换韵:既阙内换韵,两阙各换各的,全首诗共四个韵。如菩萨蛮上阙仄换平,下阙另外的仄韵换成另外的平韵。虞美人也是这种形式。 d.平仄交错:在阙内平,仄韵交错使用,如相见欢调笑令定风波等。 e.平仄通押:如西江月渡江云等。 4.词有叠韵;在词中有的地方有使用叠韵,叠句,或部分叠句的要求;如调笑令如梦令钗头凤章台柳等。还有的如采桑子一剪梅中的四言句可叠,可不叠。 5.有入声韵:有的词常单押入声韵,如忆秦娥满江红念奴娇雨霖铃 换韵是填词时经常用的技法。但有的初学者在换韵时随心所欲,喜欢用什么韵就用什么韵,其实在填词中换韵是有严格要求的。换韵共有三种情况 1.换韵不换部,也就是“平仄通叶格”。这种换韵是在同一韵部内平仄互换。如西江月蝶恋花万年欢恨春迟等。 2.换韵又换部,也叫“平仄转换格”。在填这类词牌时,一般先用仄韵,再用平韵。而且平声韵必须与仄声韵不同部才行。有的初学者在填这类词牌时往往忽略这点。如这类词牌有清平乐调笑令菩萨蛮虞美人等。 3.换韵后又回到原来韵部上,也叫“平仄错叶格”。这种换韵方式为;先用平声韵,然后换到所用平声部以外的仄韵部上,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平声韵上。这类词写起来难度稍大,但写的好了,能收到独特的效果。这类词牌有诉衷情定风波相见欢等。 六、关于词的写作技巧 填词与写诗一样,也和其它文学作品创作一个道理。都要意在笔先,情在笔先。那种“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生拼硬凑”出来的作品,给人看了,仿佛在灌腊。那么有了意境与灵感时填词首先要选择哪类词谱,因为不同的词谱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力。选择好附合自己表达内容的词谱,会使填出的词得以完美表达,否则将很生硬,让人看了不舒服。那么填词时在选择词谱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法有两种: 1.根据词体艺术风格及表现力选择 过去选择词谱也叫“择腔”,也就是用什么曲调表达什么样的情调及情感。二泉映月表达是种忧愁,悲切。喜洋洋表达的是欢快,喜悦。词的曲调失传后,音乐没了,但对词体的影响仍存在。如满江红适合于描写壮志,悲壮。长相思忆江南适于怀旧,踏莎行适于描写雅情。反之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另外有些词牌的艺术特色也可从词的名称上有所了解,有许多词牌本身就反应了一些词的特色。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