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_第1页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_第2页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_第3页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_第4页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购房者根本不了解房屋结构是否安全,钢筋指标是多少,桩有深。他们只关注户型合理不合理,得房率高不高,环境好不好,外观是否好看,景观是否漂亮等。其实,钢筋才是房子的主心骨,如一人的骨骼构架,一个人是否强壮,甚至命好不好,全在骨相。然而购房者却大都不关注结构内钢筋指标,其实这个指标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结构的安全、建筑的寿命和房子的质量。而钢筋是隐蔽工程,肉眼看不见,开发商也不会把钢筋技术指数写在合同内,购房者也并不向其索要,当然,即使索要,也不一定能给你,特别是当它的含钢量极低,拿不出手时就不会告诉你,最多含糊其辞敷衍搪塞或王顾左右而言它或忽悠和欺骗你。这绝非杜撰,我在购房时遇到过,不过,我还能到施工现场看一下,大致能判断它的钢筋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偏低。偏低者即使其他方面再好,也是一票否决,毕竟,没有比结构安全更重要的了,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了。日本9级大地震,建筑物只是在摇晃但绝不会倒塌,如果中国经历这样的强震,可以说除了政府大楼外可能无一幸免瞬间倒塌,这种场景是不敢去想的。人们购买电脑的依据是什么?除了品牌价格外还不是主要看它的配置?配置才是决定电脑的性能和寿命,同样,购房时也应该了解建筑的钢筋等技术参数。 住宅含钢量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这绝非故作惊人之语或夸大其辞。同样的结构,同样的户型,同样的高度,同样的地质条件,不同的开发商开发的房子其含钢量相差高达一倍,甚至更多。相比而言,北京上海建筑含钢量高些,其他地区则低些;高端住宅的含钢量高些,而动迁房、保障房的含钢量相对低些;90年代建造的房屋含钢量相对高些,近几年的含钢量相对低些。 我逐一分析之。 北京上海属于一类重要城市,具有战略意义,标准当然要高些,而其他城市的标准则低,两者含钢量相差有一倍之多。有个极端的真实例子,重庆有一高层住宅(30层),含钢量却只有37公斤/平米。在上海,砖混住宅结构的含钢量也要超过37公斤/平米,我真不敢想象它是如何设计的,如何“优化的”?难道用的全是直径6与8的钢筋吗?这种房子谁敢住啊? 高端住宅不在乎多出几十公斤钢筋,在总造价中每平米可能高出一二百元,但相对于高溢价房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如果结构上出现任何毛病却是难以容忍的,因为它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和无穷的麻烦,所以宁可保险系数大些。而动迁房、保障房本来是给穷人住的,在中国,人的生命从来就没得到过真正的尊重,特别是穷人,人穷命贱,似乎中国人的命不值钱。并且受预算限制,所以只好限额设计,如高端小高层含钢量可能100公斤,而同样结构的保障房含钢量则可能只有它的一半。上海世博会的动迁房(小高层)含钢量控制在60公斤左右。而别墅的含钢量可能要超过100公斤/平米。 为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含钢量反而不如以前了?当然,从2003年新规范实施以来,大量采用高强度三级钢有关,三级钢的设计强度高出二级钢很多。其实,我对三级钢的信任度极低,倒不是三级钢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施工人员经常把三级钢与二级钢混淆,因为外观,两者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肉眼也难以区分,用错是经常性现象。而三级钢比二级钢要贵200多元一吨,一些不良承包商经常是以三级钢冒充二级钢,所以,反而不如设计成二级钢更保险些。新规范在其他方面标准所提高,大概要高出约15%,为什么含钢量反而下降了呢,这与开发商成本控制意识大幅提升有关。开发商是越来越聪明了,似乎有钢筋恐惧症,毕竟一吨钢筋5、6千元,含钢量稍微高些就很不高兴,以为设计师水平低,没有进行设计优化,或者设计师不负责任,其实恰恰相反,含钢量高才是设计师对对建筑和对人的生命的终极负责。 以前钢筋计算都依赖于手工,图纸出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钢筋统计出来,所以即使对原有设计不满意,也是生米煮成熟饭,高就高了,只得作罢,此后不找这家设计单位就是了。在这些业主眼里,设计的含钢量越低似乎设计水平越高。现在有了软件工具,图纸刚出来就要求钢筋翻样计算出钢筋量,如超过业主预设的指标,就退回要求重新设计修改,一定要把含钢量控制在业主的允许范围内。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把钢筋量反馈到业主那里后,业主一看指标太高,就立即作出图纸修改的本能反应,我们也只得重新计算(不过已经习惯了),设计师也苦不堪言,重复劳动也就算了,结构安全冗余少了,安全性小了,他能高枕无忧吗?如下面B楼,原来基础底板800厚,筏板钢筋双层双向B20150,当初计算出来的地下室钢筋指标约200公斤/平方,应该说在正常范围内,但业主预设的地下室指标是150公斤/平方,设计者只好回去优化,把底板从800减为700,把钢筋从B20改为B18,把地下室外墙B12100改为B12150,通过减少钢筋直径和增大钢筋间距,实现钢筋指标“达标”。我想这样的设计随意性也太大了吧。 以下是两栋高层住宅钢筋指标分析表。 A楼为板式住宅,地下二层,地上18层,层高2.9米。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和无梁式筏板基础。筏板厚1000,筏板钢筋为B22150双层双向,地下室外墙水平筋B16150,竖向钢筋为B20150+ B20150。地下加强部位的墙和板筋均为B12150,非加强部位为B10150。板筋全部为双层双向。 B楼为板式住宅,地下一层,地上26层,层高3米。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和无梁式筏板基础。筏板厚700,筏板钢筋为C18150双层双向,地下室外墙水平筋C12150,竖向钢筋为C12150+ C10150。地下加强部位的墙筋均为C8150,非加强部位为C8200。板筋基本以C8200为主,并以底筋加支座负筋形式,建筑两边用C8100双层双向。 这两栋楼的钢筋含量还不算太离谱的,都在正常范围内,A楼偏高些,为98公斤/平方。B楼偏低些为54公斤/平方。两者之间的算术平均值应该是最合理的钢筋指标,约为76公斤/平方。 A楼层数少,层高低,含钢量反而比层数多、层高高的B楼高。 看了以下钢筋指标,你是愿意住在A楼还是愿意住在B楼?A楼,建筑面积12413.86M2,地上18层,建筑面积10675.88M2,地下2层,建筑面积1737.98M2,钢筋指标98公斤/平方米,看上去有厚重感和安全感。B楼,建筑面积16298.08M2,地上26层,建筑面积15610.28M2,地下1层,建筑面积678.981M2,钢筋指标54公斤/平方米,看上去单薄,摇摇欲坠的感觉。 A楼按构件分析表 表一序号楼层(构件)名称单位工程量建筑面积(m2)每平方含量1全部构件kg1220294.47812413.86098.3012墙kg263560.57712413.86021.2313 剪力墙kg200129.57212413.86016.1214 连梁kg63431.00512413.8605.1105柱kg384959.45412413.86031.0106 框架柱kg18053.32112413.8601.4547 暗柱kg366906.13312413.86029.5568梁kg117980.67412413.8609.5049 框架梁kg77579.35012413.8606.24910 次梁kg40401.32412413.8603.25511板kg251621.24612413.86020.26912 板筋kg245799.71012413.86019.80013 撑脚kg5821.53612413.8600.46914基础kg101626.30012413.8608.18715 筏板基础kg92910.00012413.8607.48416 筏板撑脚kg8716.30012413.8600.70217零星构件kg53745.54012413.8604.32918自定义大类kg46800.68712413.8603.770 A楼地上地下分析表 表二序号楼层(构件)名称单位 工程量 建筑面积(m2) 每平方含量1地下地上汇总kg1220294.47812413.86098.3012地下部分kg354778.0661737.980204.1323墙kg74807.8411737.98043.0434 剪力墙kg72093.0971737.98041.4815 连梁kg2714.7441737.9801.5626柱kg91510.5411737.98052.6537 框架柱kg2697.3841737.9801.5528 暗柱kg88813.1571737.98051.1019梁kg12199.8481737.9807.02010 框架梁kg10548.9211737.9806.07011 次梁kg1650.9271737.9800.95012板kg38306.1361737.98022.04113 板筋kg37078.2001737.98021.33414 撑脚kg1227.9361737.9800.70715基础kg101626.3001737.98058.47416 筏板基础kg92910.0001737.98053.45917 筏板撑脚kg8716.3001737.9805.01518零星构件kg36327.4001737.98020.90219地上部分kg865516.41210675.88081.07220墙kg188752.73610675.88017.68021 剪力墙kg128036.47510675.88011.99322 连梁kg60716.26110675.8805.68723柱kg293448.91310675.88027.48724 框架柱kg15355.93710675.8801.43825 暗柱kg278092.97610675.88026.04926梁kg105780.82610675.8809.90827 框架梁kg67030.42910675.8806.27928 次梁kg38750.39710675.8803.63029板kg213315.11010675.88019.98130 板筋kg208721.51010675.88019.55131 撑脚kg4593.60010675.8800.43032零星构件kg17418.14010675.8801.63233自定义大类kg46800.68710675.8804.384 B楼按构件分析表 表三序号楼层(构件)名称单位 工程量 建筑面积(m2)每平方含量1全部构件kg882997.24716298.07954.1782墙kg164625.25116298.07910.1013 剪力墙kg109484.47316298.0796.7184 连梁kg55140.77816298.0793.3835柱kg276965.66416298.07916.9946 框架柱kg13807.12716298.0790.8477 暗柱kg244602.08516298.07915.0088 构造柱kg18556.45216298.0791.1399梁kg130597.57516298.0798.01310 框架梁kg107791.90116298.0796.61411 次梁kg22805.67416298.0791.39912板kg194727.92316298.07911.94813 板筋kg194450.57916298.07911.93114 撑脚kg277.34416298.0790.01715基础kg58170.67016298.0793.56916 筏板基础kg53297.26016298.0793.27017 筏板撑脚kg4873.41016298.0790.29918零星构件kg2843.86016298.0790.17419其它构件kg2711.56616298.0790.16620 自定义线性构件kg1816.63016298.0790.11121 后浇带kg894.93616298.0790.05522自定义大类kg52354.73816298.0793.212 B楼地上地下分析表 表四序号楼层(构件)名称单位 工程量 建筑面积(m2)每平方含量1地下地上汇总kg882997.24716298.07954.1782地下部分kg129658.601687.803188.5113墙kg22086.525687.80332.1124 剪力墙kg21212.989687.80330.8425 连梁kg873.536687.8031.2706柱kg27328.929687.80339.7347 框架柱kg1110.323687.8031.6148 暗柱kg26085.909687.80337.9269 构造柱kg132.697687.8030.19310梁kg2799.484687.8034.07011 框架梁kg2778.950687.8034.04012 次梁kg20.534687.8030.03013板kg13717.567687.80319.94414 板筋kg13440.223687.80319.54115 撑脚kg277.344687.8030.40316基础kg58170.670687.80384.575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