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_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_第1页
环境管理_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_第2页
环境管理_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_第3页
环境管理_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_第4页
环境管理_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物质循环包括天然物质和污染物质的循环 其实从本质上看 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 污染物质的进入 会影响原有的物质循环的某些环节 推动物质进行循环的作用包括物理 化学和生物的作用 其中生物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而微生物在其中占了极重要的地位 8 1氧循环 O2在大气中分布均匀 而在水体中有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此循环的平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维持大气中CO2的浓度 8 2碳循环 碳循环以CO2为中心 实际上C和O循环是相互关联的 大气中CO2的含量为0 032 这个值由于人类活动大量产生CO2进入大气中而在增加 造成所谓的气候变暖 哪些糖类会成为污染物 难溶的多糖当一些难溶解的多糖数量较大时 才会使自净时间大大增加 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类多糖主要是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质 木质素 淀粉等 8 2 1纤维素的转化 2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细菌 好氧 黏细菌 镰状纤维菌 纤维弧菌等 厌氧 产纤维二糖梭菌 无芽孢厌氧分解菌 热解纤维梭菌 放线菌 链霉菌属真菌 青霉 曲霉 镰刀霉 木霉及毛霉 1 纤维素的性质 纤维素是葡萄糖高分子聚合物 C6H10O5 1400 10000 植物体内约有50 的C以纤维素的形式存在 8 2 1纤维素的转化 3 分解过程 葡萄糖被微生物吸收进入体内 进行好氧或厌氧的分解 细菌 细胞质膜上 表面酶真菌 放线菌 胞外酶 4 纤维素酶所在位置 8 2 2半纤维素的转化 1 半纤维素性质 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内 是由多种戊糖或己糖组成的大分子缩聚物 组成中有聚戊糖 木糖和阿拉伯糖 聚己糖 半乳糖 甘露糖 及聚糖醛酸 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 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部分能分解半纤维素 2 分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 8 2 2半纤维素的转化 3 分解过程 单糖或糖醛酸再进行好氧或厌氧分解 2 分解果胶质的微生物 细菌 好氧 枯草芽孢杆菌 多黏芽孢杆菌等 厌氧 蚀果胶梭菌 费新尼亚浸麻梭菌 放线菌真菌 青霉 曲霉 木霉 毛霉 根霉 芽孢枝霉 小克银汉霉 8 2 3果胶质的转化 1 果胶质的性质 由D 半乳糖醛酸以 1 4糖苷键构成的直链高分子化合物 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细胞间质中 天然的果胶不溶于水 称为原果胶 8 2 3果胶质的转化 3 分解过程 8 2 4淀粉的转化 1 淀粉的性质 淀粉分直链和支链两类 是由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 以 D 1 4葡萄糖苷键 不分支 或 1 6键结合 分支 而成 广泛存在于植物种子和果实中 也是人类获取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2 分解淀粉的微生物 细菌 如枯草芽孢杆菌 和霉菌 根霉 曲霉等 8 2 4淀粉的转化 2 分解过程 8 2 5脂肪的转化 1 脂肪的性质 脂肪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所形成的酯 存在于动植物体内 是人和动物的能量来源 也是许多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 饱和脂肪酸 甘油常温为固态 称为脂 不饱和脂肪酸 甘油常温为液态 称为油 2 分解脂肪的微生物 脂肪是比较稳定的化合物 但仍有微生物可以降解它 细菌中的荧光杆菌 绿脓杆菌 灵杆菌等真菌中的青霉 白地霉 曲霉 镰刀霉及解脂假丝酵母等某些放线菌和分枝杆菌 8 2 5脂肪的转化 3 分解过程 甘油的转化 TCA循环 CO2 H2O 1 磷酸葡萄糖 8 2 5脂肪的转化 脂肪酸的 氧化 通过 氧化途径得到氧化 从脂肪酸上断下一个个的乙酰辅酶A 进入TCA循环 每次2个碳原子 直到全部转化 如果是奇数的脂肪酸 最后还有丙酸 在脂肪的降解过程中 能产生大量的能量 如以18个碳原子的硬脂酸为例 经8次 氧化可得到9mol的乙酰辅酶A和8molFADH2的和8molNADH的 每mol乙酰辅酶A经TCA得到12molATP 1molFADH2可得到2molATP 1molNADH可得到3molATP 除去开始时消耗的1molATP 最终可得到9 12 8 2 8 3 1 147molATP 9 2 5脂肪的转化 8 2 6木质素的转化 木质素的性质 植物木质化组织的重要成分 一般认为 以苯环为核心 带有丙烷支链的一种或多种芳香族化合物经氧化缩合而成 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主要有干朽菌 多孔菌 伞菌等的一些种及厚孢毛霉 松栓菌 假单胞菌等 分解速度缓慢 好氧条件下比厌氧条件下分解快 真菌分解比细菌快 白腐 8 2 7烃类物质的转化 烷烃的转化 石油烃能在地下长期贮存而不被破坏 烷烃还原性强有氧条件下多数可被微生物降解甲烷假单胞菌 分支杆菌属 头孢霉 青霉等 8 3氮循环 自然界中的氮元素有 分子氮 空气中的N2 有机氮 蛋白质等 无机氮 NH4 NO3 等 在生物的协同作用下 三种形式的氮互相转化 构成循环 其中 微生物在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8 3 1蛋白质水解与氨基酸转化 一 蛋白质水解 好氧细菌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好氧芽孢细菌 枯草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及马铃薯芽孢杆菌兼性厌氧菌 变形杆菌 假单胞菌厌氧菌 腐败梭状芽孢杆菌 生孢梭状芽孢杆菌此外 还有曲霉 毛霉和木霉等真菌以及链霉菌 放线菌 蛋白酶蛋白酶肽酶蛋白质 胨 肽 氨基酸 8 3 1蛋白质水解与氨基酸转化 二 氨基酸转化 1 脱氨作用 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四种方式 氧化脱氨 还原脱氨 水解脱氨 减饱和脱氨 还原脱氨 由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氧化脱氨 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 水解脱氨 氨基酸水解脱氨后生成羟酸 减饱和脱氨 氨基酸脱氨基时减饱和成不饱和酸 8 3 1蛋白质水解与氨基酸转化 2 脱羧作用氨基酸脱去羧酸基 生成胺 多由腐败细菌和霉菌引起 CH3CHNH2COOH 丙氨酸 CH3CH2NH2 乙胺 CO2H2N CH2 4CHNH2COOH 赖氨酸 H2N CH2 4CH2NH2 尸胺 CO2 8 3 2尿素的氨化 人 畜尿中含有尿素 印染工业中的印花浆用尿素作膨化剂和溶剂 故印染废水中含有尿素 尿素能被许多微生物 尿素细菌 转化成氨 如尿八联球菌 尿小球菌 尿素芽孢杆菌等 尿素细菌的生理特点 喜好碱性条件 以尿素 铵盐为N源 以有机C为C源 能源 8 3 3硝化作用 有氧的条件下 经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 将氨基酸脱下的氨转化成硝酸 称为硝化作用 8 3 4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缺氧条件下 硝酸盐被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发生反硝化的条件是 硝酸盐存在 提供电子受体 有机物存在 提供能量 缺氧 反应过程有三种结果 8 3 4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1 土壤中发生反硝化作用 会降低土壤的肥力 2 污水生物处理的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作用 产生的氮气会把池底的沉淀污泥带上浮起 影响出水水质 3 二次污染 影响人体健康 4 利用反硝化作用 可以去除水中的氮 生物脱氮 8 3 5固氮作用 一 固氮作用的概念 空气中的氮气在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作用下 把分子氮转化成氨 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 二 反应式 三 固氮微生物细菌 根瘤菌 固氮菌等 和蓝藻 四 固氮酶固氮酶对O2敏感 所以好氧固氮菌在体内形成独特的防护机制 保护固氮酶的活性 五 固氮作用的分类 1 自生固氮2 共生固氮3 联合固氮 1 自生固氮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在环境中自由生活 能独立进行固氮作用 在固氮酶的参与下 将分子氮固定成氨 但并不释放到环境中去 而是合成氨基酸 组成自身蛋白质 只有在死亡后 机体被分解才会向环境释放氨 如 光合细菌 2 共生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只有在与其它生物紧密生活在一起的情况下 才能固氮或才能有效地固氮 固氮效率高 如 根瘤菌3 联合固氮固氮微生物仅存在于植物的根际 并不侵入根毛生成根瘤 固氮效率较高 如 雀稗固氮菌 1 写出图 的作用名称 如果地球上没有反硝化细菌这类生物 你预测会出现什么情况 2 从数量上看 大气中的氮主要是通过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