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头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这表明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维护父系血缘的传承 b解决贵族之间矛盾c形成了垂直管理体系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2.“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a b c d 3.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与把握时代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显示的内容,处应依次填入西周春秋唐宋明清魏晋南北战国秦汉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士族政治官僚政治血缘政治文吏儒生世家子弟士人学子选官的标准、对象和古代政治世卿世禄 门阀地位 才能道德 文化文章a b c d4.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行政办事效率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d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5.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执掌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6.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应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尙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前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7.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权,终以取祸。-”这则史料主要说明了a .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b. 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有实权c. 明朝六部超于了君权d. 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8. 明代云南永北人刘彬记载云南某偏远地区情况时称:“彼之官世官也,彼之民世民也。田产子女,唯其所欲,苦乐安危,唯其所主。草菅人命若儿戏,莫敢有咨嗟叹息于其侧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明清时期的统治者采取了:a 设立内阁制 b因俗而治 c设立理藩院 d改土归流 9、清乾隆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视察西藏时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糜之足矣,召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于上述政策理解最准确的是a在边疆地区推广农耕经济 b尊重边疆地区的生活风俗c采用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 d对少数民族采取歧视政策10.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些历史现象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起居注史料不能采信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11 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铁农具、牛耕的出现c新型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 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12.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 13. 北魏至唐朝中期,为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中央政府实行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14. 在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黄仁宇:中国社会的特质)这里“农业生产的恢复”主要指a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c重建小农经济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15“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16.西汉宣帝,“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常平仓 ”。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西周的工商食官制度 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 a b c d17.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的瓷器。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 d瓷器是当时中国惟一的外销商品 18.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纺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结论有政府对城市实行功能分区 纺织业分工明确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bcd 19.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b.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d.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20.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21.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22.“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有可能是a文人画 b杂剧c昆曲 d印刷术2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 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影响政府管理 24.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25.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中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 b魏晋玄学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26(16分)在人类历史中,薪火相传的过程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思想与社会”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3分)(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仿照例句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各一句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例句:修身: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齐家: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修身:( ) 齐家:(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滑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的更加准确。(3)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4分)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引自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引自清钱泳登楼杂记)(4). 据材料三,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分)假如你是传统价值观的坚持者,将持怎样的批判态度?;如果你是传统价值观的叛逆者,又将为其变化进行怎样的辩护?要求:论据在三条以上且言之成理。(4分)27.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唐代,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有商和贾之别,前者被称为行商,他们将各地的物品带到各地的周市(定期集市)贩卖,或走街串巷吆喝,谓“呼卖”。后者被称之为坐贾,他居住在市肆的店铺里。招幌,市声(招徕顾客与促进消费为主要功能的声音,如买糖的吹箫,茶肆敲响盏等)等传统的广告形式在唐代很为流行,并不断衍生出时代特色来。 由国庆与古人一起读广告(1) 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商贾促销产品采取的主要方式。(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市”的设置与经营特点。(4分)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问。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己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4分)请从宋代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这些近代经济因素出现的原因?(4分)材料三 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有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被封建王朝视为“走私者”。 -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3) 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材料三中“闽商”与“晋商”、“徽商”不同的原因?(6分)。28. (14分)千百年来人们对科举制或褒或贬,一般都事出有因,学习时一定要细加体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旧时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好事者续以失意诗四句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面,下第举人心。”此二诗,可喜可悲之状极矣。-摘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材料二 文章若不规定一定的体裁形式,就无所谓文章。特别是考试文体,若无严格的格式,则难以评判其高下优劣,测试出应试者的智力高低。-从作文的原则看,八股文能训练思维能力,培养文化素养;从统治者的需要看,它可以树立写作者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培养其依规律办事的能力,且八股文还有其顺势而变的特性,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自有其不可抹杀的正面功用。-摘编自龚笃情明代科举图鉴(!)找出材料一中描写参加科考得意和失意感情的两句诗。结合材料概括古人对科举制的理解。(4分)(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八股文自有其不可抹杀的正面功用”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你是否赞同他对八股文的认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乎逻辑,表达成文)(10分)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d2b3 b4 b5a6 d7 a8 d9c10 d11 c12 d13 c14 c15 d16 c17 b18 a19 b20 b21 c22 b23 d24 a25 d二、非选择题(26题 16分 27题 20分 28题 14分)26,16分 (1)核心思想是理(1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