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墙范文.doc_第1页
赣州古城墙范文.doc_第2页
赣州古城墙范文.doc_第3页
赣州古城墙范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古城墙范文 中国有四大古城墙:西安古城墙,洪武三年始建。平遥古城墙,洪武三年;荆州古城墙,顺治三年;兴城古城墙,乾隆四十六年。它们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将四大古城墙改写为五大古城墙,而1996年11月20日,赣州古城墙又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宋城墙,国内孤品。 江西赣州不仅因山水秀丽而闻名于世,更由于这座古老城市因完好保存了自宋代沿袭至今的三千多米的古城墙而闻名遐迩。赣州宋城墙全长3664米,以其高低逶迤之势与秀丽江水形成美妙反差。清晨漫步在古朴蜿蜒的城墙上,只见城外一江清流,远处山间田舍烟云飘渺,近处街坊鳞次栉比,让人感到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清明上河图之中。 为了保护好这道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砖砌石城墙赣州市政府与xx年斥资8000万对古城墙进行了保护维修。 赣州城的建造乃至赣州城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四位杰出人物密切相关:一位是东晋南康郡(今赣州)太守高炎,他以惊人的胆魄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夯土筑城,第二位是五代的卢光稠,五代时,群雄割据,使得偏安虔州(今赣州)的百姓百姓军防御使卢光稠萌发了称王的念头,他将城区扩大了约二倍的面积,形成王城的规模,不料背疾忽发英年早逝。不过他人虽走了,赣州城的规模却被他扩大了;第三位人物是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他担任赣州知州。为了解除江水年年灌城的灾害,他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用砖石全面改砌城墙,逐渐把土城墙改砌成砖石城墙,因而他成了赣州宋代砖城墙的创始人。风流倜傥的孔宗翰还特意在三水交汇处的城墙上砌建了一座石楼,营造起一处可以让官宦大吏、文人雅士们观景品茗的地方。这位风流才子的远见卓识,引出了后来苏东坡数访虔州,为八境台赋诗作序的历史佳话;第四位是北宋虔州知州刘彝。这位著名的城建水利专家一心为民谋福,完成了卢光稠未竟事业,他修建城内福沟、寿沟,疏通虔州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临江水道口又修筑了12座水窗,从而解决了年年江水倒灌的困境。明代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存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城墙后经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墙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共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有攻破。现存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主要的是年、督造、窑烧造等,据市博物馆调查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521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种铭文砖记于民国四年(1915年)。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成为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嬗变,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经过实测全长6900米,平均高度5米,厚6.5米,有镇南、西津、涌金、建春、百胜五门。1958年拆除百胜门经镇南门至西津门的南段城墙后,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另外,南段古城墙沿拜将台段还有52米,1990年10月又暴露赣州养济院南的城墙墙基41米。经赣州市博物馆1990年调查,现存古城墙中,宋石墙25.25米,宋砖墙1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