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12(含解析).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12(含解析).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12(含解析).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12(含解析).doc_第4页
【优化指导】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12(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效果检测(十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乐山模拟)下图中两位思想家()a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d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解析:选c从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话可知他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从孔子的言论可知他主张个人修养,故c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现实需要”与史实不符;苏格拉底的思想后来并没有成为正统思想。2普罗泰格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解析:选c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否定神的力量,肯定人的力量,实质是强调了人的价值,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3(2014衡阳模拟)古希腊智者学派在社会道德方面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必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却认为“知识即美德”。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人们关注的对象从自然界转向人类b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从繁荣走向衰落c古希腊雅典城邦社会道德世风日下d人们对人的研究转向法律和宗教解析:选b本题需要关注题目要求“根本上”,同时还需要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背景。针对雅典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现象,苏格拉底希望通过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4有学者在论述某事时说道,各地发生的变化使人们对最近历史的遗产感到厌恶,有意识地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作为改革文学、教育的样板以及所有文化人的理想。对此论述正确的是()a“最近历史的遗产”主要指教会的神学世界观b此“意识”的实质是指理性精神c事件的主旨在于借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制d此事件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解析:选a据材料“接受理想化的希腊和罗马时代”可知,此事件为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开展的文艺复兴运动,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为目的,故选择a项;b体现的是启蒙运动,排除;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尚未追求民主、法制,排除c;d项错误,排除。5以下材料整理自陈衡哲的西洋史。国别花果重要原因日耳曼宗教哲学宗教革命(一)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二)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三)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法兰西政治哲学政治革命(一)专制政体发达。(二)政治亟须改革英吉利应用科学工业革命(一)工业发达。(二)尚实用的民族性上表反映了()a文艺复兴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c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d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的确立解析:选a宗教改革、政治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不大,b不合题意。工业革命和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关系不大;宗教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各国的确立关系不大,排除c、d。故答案为a。6(2014惠州调研)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d教随国定解析:选c题干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的历史现象,这是天主教“因行称义”,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宗教改革后新旧教斗争致教随国定原则确立,即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d项排除。7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ab cd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的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采用排除法,肯定教会,间接肯定了教皇的权威,与路德主张不符,故选c。8“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说明()a. 宗教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b. 宗教取代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c. 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宗教职能的变革d. 宗教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解析:选a根据题干所示宗教革命起到思想解放和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9(2014杭州模拟)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是针对()a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b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d伏尔泰提出“公权”设想,卢梭提倡开明专制解析:选a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但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10(2014嘉兴高三基础测试)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罗塔哥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解析:选d普罗塔哥拉的思想特点是强调感性,忽视道德,a项说法错误;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肯定人和人的价值,但“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是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体现,b项排除;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法国卢梭的思想,c项排除;康德是启蒙思想家,强调理性,d项正确。11(2014黄冈模拟)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扬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c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d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解析:选a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中的反映。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12(2014南通、泰州、扬州、宿迁四市模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解析:选d充分利用材料信息词“大多”“法国尤其突出”“人类社会”。a项是古代希腊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思想;b项是文艺复兴,不符合题干的限制性条件;c项是德意志宗教改革。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3盐城高三摸底)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8分)(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其态度,目的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第二小问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资产阶级力量角度回答。第(3)问从借助外来文化、否定专制暴政等角度回答。答案:(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资产阶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3)相似点:借助外来文化为思想武器;都进行过激烈争论;否定专制暴政 ,主张开明民主;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14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材料二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内容已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又与他们所倡导的人性自由、平等、解放相契合。材料三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浪漫主义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张芳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对喜歌剧诞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有何重要影响?(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材料三中“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人们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这一背景下西方文学的发展情况。(8分)解析:第一问当时的潮流是资本主义思想的兴起,代表的事件是文艺复兴;然后依据教材列举史实;第二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实际上是对启蒙思想家追求的自然的艺术表现的认同”,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然后从思想政治等方面分析影响;第三问“浪漫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