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doc_第1页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doc_第2页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 全网发布:2012-04-16 13:36 发表者:吴广照 (访问人次:17615)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及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民间流传着用“痢特灵”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偏方”。该方确实有效,但人们却不知道它为何有效。有医生也曾经治疗过一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西药服了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后来他在胃痛时自己服用“土霉素”,胃痛却神奇般地消失了。他问我为什么,我无法回答他。平度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吴广照 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取样,在微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并指出这种菌与慢性胃炎的直接关系以来,引起了全世界医学界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证实,并在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灶中,查出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98%和100%。此菌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此后的研究表明,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至此,它们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神秘面纱才被揭了下来。(虽然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和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不提倡使用。)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发病也各不同;有的人发生慢性胃炎,而有的人发生消化性溃疡。有关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居于人类,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多系口口传染,因为在牙菌斑中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而粪口传染途径尚未得到证实。 知道了幽门螺杆菌是怎样相互传染的,大家就应该预防为主,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勤刷牙,勿食被污染的食品,实行分餐制等等。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下面介绍几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密切的几种疾病;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病率很高。有上腹不适患者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但过去对其病因却一直不清楚。自从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后,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我国也于1985年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多为活动性胃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后则变为非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逐渐发展可以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继而加重萎缩性胃炎并发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成为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的癌前疾病,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需胃镜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癌变。 2.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其胃镜检出率为16.528.9。过去认为“无酸(ph)则无溃疡”,抑酸可愈合溃疡。虽然抑酸愈合溃疡不难,但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我国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70,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经过长期随访观察,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至10以下。因此有人提出了“无hp(幽门螺杆菌)则无溃疡”的说法。 3. 胃癌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的一个高危致病因素。实验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细胞过度增殖,使dna易受损伤;幽门螺杆菌还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过度表达及基因突变等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个启动因子。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发生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途径目前是:口口、胃口(还有人认为粪口也是一个传染途径),我国的感染率达60%。 幽门螺杆菌常常寄生于胃黏膜,它通过引起胃黏膜自我保护的屏障作用下降和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这两种机制引发消化性溃疡;目前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常用以下几种方案: 1.质子泵抑制剂(英文缩写“ppi”,市上有售的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两种抗生素:ppi标准计量+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0.5g,均一日两次,1周为一个疗程;ppi标准计量+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均一日两次,1周为一个疗程; ppi标准计量+甲硝唑0.4g克拉霉素0.25g, 均一日两次,1周为一个疗程。 2. 铋剂:丽珠胃三联:由铋剂(丽珠得乐)两种抗生素组成,是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一种十分有效的药物,一个疗程连服七天,根治率达90%以上;铋剂+两种抗生素:铋剂(推荐用丽珠得乐)标准剂量+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 均一日两次,2周为一个疗程; 铋剂(推荐用丽珠得乐)标准剂量+四环素0.5g+甲硝唑0.4g, 均一日两次,2周为一个疗程; 铋剂(推荐用丽珠得乐)标准剂量+克拉霉素0.25g+甲硝唑0.4g, 均一日两次,2周为一个疗程。 3.其他方案: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0.4g替代推荐方案1中的ppi。h2-受体拮抗剂h2-ra)或ppi+推荐方案2组成四联疗法,疗程一周。方案中的甲硝唑0.4g可用替硝唑0.5g替代。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个人卫生:如每餐后的漱口、分食制、蔬菜水果清洗净等,尽量减少其感染机会。图3:因发现幽门螺杆菌2005年获得诺贝尔奖金(130万美金)的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沦和巴里、马歇尔照片。他们这一发现革命性的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烂胃“精”-幽门螺杆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0医院幽门弯曲菌(现称幽门螺杆菌)复红染色创立者 郭先科 主任医师当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也是炎症性息肉的重要病菌。因此幽门螺杆菌是烂胃精,故应在明确有Hp感染的情况下抗菌治疗.一、Hp能传染导致胃炎、胃息肉吗?临床上把由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叫做胃炎,把急性炎症后形成的炎性粘膜隆起叫做炎症性或增生性息肉(为消化道息肉的一种)。这类疾病,近年来,由于检测手段的日益先进,诊断的可靠性提高,发病率增加。尤其是在青年人中极为常见,是影响和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Hp是胃内的细菌,研究证明它是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Hp能引起急性症状性胃炎促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并延缓其愈合。从Hp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人与人的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若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