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言”:是冯梦龙编篡整理,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2、“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3、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剧作的合称。4、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5、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张羽。以高启、杨基的诗成就最高。6.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高启。“青丘子”是高启的自号。7、“袁白燕”指明初诗人袁凯。8、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李东阳。9、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唐宋派。10、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11、“竟陵派”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幽深孤峭”。12、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张岱。13、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14、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15、明代“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16、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17、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18、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的诗人是龚鼎孳。19、“南施北宋”指施润章、宋琬;“南朱北王”指朱彝尊、王士祯。20、“神韵”说是王士祯诗歌理论的核心。21、“格调”说的提出者是沈德潜。22、“肌理”说的提出者是翁方纲。23、“性灵”说的提出者是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24、以诗、书、画“三绝”见称的“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是郑燮。25、在文学史上标志着古典文学时代终结和近代文学纪元开端的人物是龚自珍。26、最早从理论和创作上为“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黄遵宪。27、“阳羨词派”的领袖是陈维崧,“浙西词派”的领袖是朱彝尊。28、曹贞吉、顾贞观和纳兰性德被誉为“京华词苑三绝”。29、清初三大散文家指侯方域、魏禧和汪琬。30、吴中四才子:指祝枝山、唐寅、文征明和徐祯卿。31、吴中四杰:指明初吴中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其中以高启成就最高。32、徐渭(明杂剧最高成就者)“狂人”的四声猿语出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声猿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为明曲之第一”( 王骥德曲律)。33、四声猿:包括渔阳弄、雌木兰、玉禅师女状元等四部杂剧。34、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包括杂剧和散曲。35、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36、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37、遗民诗人: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38、钱谦益,虞山诗派的主领,被称为清诗的开山宗匠和清初诗坛的盟主39、京华三绝纳兰性德,曹贞吉,顾贞观。40、浙西六家: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41、清代三部才子佳人小说张匀玉娇梨、张匀平山冷燕、“名教中人”好逑传42、诗界革命:有梁启超提出,但成为“诗界革命”旗帜的则是黄遵宪,他主张“救时弊”,“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创作突破了古诗的传统天地,形成了足以自立,独具特色的“新诗派”,梁启超称之为“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其诗还较早地描写了海外世界的新事物。 43、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44、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45、台阁体:台阁体是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的一诗文创作风格。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为代表。他们的诗文内容上坚持主理合道,风格上追求温柔敦厚,表面有着严重老成的规模、富贵福泽的气象,内里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具雍容华贵的形式而已。46、茶陵诗派: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还有谢铎、张泰、石瑶、邵宝、顾清、罗玘、鲁铎、何孟春等。针对台阁体的流弊,提出宗唐法杜的复古主张,意在借比兴寄托之旨、雄健浑朴之体改变当时诗坛的颓风衰习。诗文内容主要是馆阁宫廷生活,在文学评论方面,论诗歌乐、律的重要性,认为诗的艺术魅力得自于它的声韵之美。47、前七子:前七子是指从弘治到隆庆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七人,这七人掀起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复古的形式表达了当时文人摆脱理学束缚、追求主体自由的历史要求。在文学上,“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打破了明前期文坛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他们理论上的失误在于:醉心于古典审美理想,没有意识到古典诗歌的繁盛景象已一去不返,因而不能辩证的评价古典文学领域的种种变化。48、公安派:公安派是晚明出现的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的一反拟古主义派别,先锋是袁宗道。反对拟古和求新主变,他们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纲要,正式提出并阐发了性灵说,“性灵”一词指性情、感受、天性、灵性等传统意义,又接受了心学、庄禅之学的影响,伸发了李贽童心说中推重真心本性、反对理法束缚的思想,要求破除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切清规戒律,最充分最自由地表现个性和真情实感,向文学自身回归49、梅村体:吴伟业的歌行体叙事诗采用长篇叙事的体例,注重使典用事的技巧和平仄协调的声律,语言华美佚丽,结构布局波澜起伏。这是他在继承中唐元白长庆体体式的基础上,吸收初唐四杰的用典之法和晚唐温李诗的词藻风韵,并且融入明代传奇的戏剧性而自创的一格,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体”。50、阳羡词派:阳羡词派是清初词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尤以陈维崧最为突出。作品湖海楼词51、浙西词派:浙西词派是清代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影响深广。其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随着清朝统一全国,走向鼎盛,阳羡派悲慨健举、萧骚凄怨之声,渐成难合形势要求的别调异响,以朱彝尊等为代表的浙西词派顺应太平,以醇正高雅的盛世之音,播扬上下,绵亘康、雍、乾三朝。52、桐城派: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戴名世是桐城派奠基人;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1、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2、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木叶下时惊乡晚,人情阅尽见交难。5、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6、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得彩云偏7、良春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9、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 10、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1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2、思往事,渡江千,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13、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14、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5、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 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16、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17、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18、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19、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20、魑魅择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