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B卷)(含解析) (2).doc_第1页
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B卷)(含解析) (2).doc_第2页
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B卷)(含解析) (2).doc_第3页
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B卷)(含解析) (2).doc_第4页
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B卷)(含解析)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 地球与地图(b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5菏泽二模11-12)右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 )a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2015菏泽二模3-4)右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 等值线的数值是 ( )a50 b400 c200 d8004 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 )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 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2015临沂二模3-4)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甲)及地形剖面图(图乙)。读图,回答5-6题。5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b在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c在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高度 d在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6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都位于三角洲平原上 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c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 d西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2015景德镇三质检10-11)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受大气干湿状况的影响,干燥状况下约为098/100米,湿润状态下约为065/100米。读某区域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完成7-8题。7脐橙为亚热带水果,多分布在光、热、水条件较好的肥沃沙壤土地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脐橙生产规模( )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乙甲丙8若图6所示地1月、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15,则地7月与1月平均气温年 温差最有可能为( )a6b9c16d20(2015南京二模3-4)图4为四种区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3中属于南半球的区域是( )a b c 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山脉位于北美东海岸 b处寒流仅分布在大陆西岸c地雨区主要出现在m一侧 d地三条等值线数值相同(2015江苏四市联考21)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中两条经线和两条纬线相交于abcd四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利马城市有点儿“怪”:街道上没有一处下水道,城里的大量民宅都是土坯房,有的住房干脆就是用纸板拼成的甚至没有盖房顶。读图回答11题。11据图中信息可知( )a四线段所取比例尺大小关系是:cdabbd=acb图示区域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c利马距离赤道最短距离大约为1 400kmd图中山脉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二、综合题(共56分)(2015武汉一中调研36)12(28分)盐度是指每一百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总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基本情况土地类型面积人口梯田(种水稻)薪炭林、果林、毛竹甘蔗田湿地其他400公顷1 900人200公顷40公顷105公顷35公顷20公顷(1)某同学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季节为夏季,请你为他的推测提供依据。(8分)(2)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选择c处建设一大型港口,请说明选择c处的原因。(10分)(3)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对当地的下游河湖有什么影响?(10分)(2015嘉兴一中测试37)13(28分)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6分)(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8分)(3)下图中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4分)(4)说出同学们在m处附近考察时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0分)参考答案与解析(b卷)1a【命题立意】本题通过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的公路线分布图,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因素。【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的公路采用“迂回”的方式,尽量通过地势平缓的地区,因此最主要的原因是减缓坡度。2d【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小区域综合图,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判读能力。【解析】由图可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腹地,为内陆地区(里海是世界上最的内陆湖)。山地比重高,耕地面积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乙城市位于里海沿岸平原地区,且有主要交通线相联系,交通便利。面向湖泊,风景优美。3b【命题立意】本题基于区域图,结合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考查影响区域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解析】处位于祁连山的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大于周边地区,结合与之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应为400mm4c【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小区域地理位置,结合河流流向,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解析】地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雅鲁藏布江在此向南切穿喜马拉雅山,西南季风可以沿河谷北上,受山地抬升,在此形成大量的地形雨。5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形有关的知识,考查学生景观图的判读能力。【解析】在地可以看到山顶,可以估测相对高度;在地无法看到山顶,不能估测相对高度;在地可以看到谷底,能估测其深度,但不能估测其海拔高度;在地无法看到谷底。故选项a正确。本题易错点:概念不清,混淆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6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知识。【解析】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如长江三角洲,成都地处内陆,a项错误;根据图中“成都”信息说明该地为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b项错误;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项错误;图示西北山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山高谷深,岩石破碎,且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质灾害频发。 故d项正确。7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区域自然特征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解析】由图5纬度分布和海陆位置可知乙、丙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光热条件好于甲(温带海洋性气候);由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乙地处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多肥沃沙壤土,比甲、丙条件好,故生产规模应是乙丙甲。答案为b。8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知识,考查学生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解析】由题干可知地1月、7月平均气温年温差为16,地和地同处山地迎风坡,且海拔地较地低1000m左右,所以地大气较干燥,气温垂直递减幅度较大,故平均气温年温差应该大于16,直接由选择项或计算可知最可能为20,答案为d。9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由等值线判断南、北半球,考查学生获取图形信息、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解析】图等温线在山脉处向北凸,由于该处是山脉,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根据等值线的凸向规律(凸高为低原则)可判断气温由南向北递增,即纬度由南向北逐渐缩小,该地为南半球;图为寒流,说明等温线弯曲程度最大的地方较同纬度地区水温低,根据等值线的凸向规律(凸高为低原则)可判断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即该地为北半球;图为冷锋符号且锋面只能位于低压槽中,根据冷锋的移动方向可判断,此时气旋为顺时针辐合,即该地为南半球;图为海拔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可知,海拔越高,地表一点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越长,线速度越大,即山地比同纬度其它低海拔地区线速度大,根据等值线凸向规律(凸低为高原则)可知,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减,也即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由南向北递增,即该地为北半球,综合分析四个图形,选项中只有d项是符合的。10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由等值线判断南北半球,全球大洋中寒、暖流的分布,冷锋雨区及线速度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获取图形信息、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解析】图等温线在山脉处向北凸,由处是山脉,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根据等值线的凸向规律(凸高为低原则)可判断气温由南向北递增,即该地为南半球,故a错;图为寒流,说明等温线弯曲程度最大的地方较同纬度地区水温低,根据等值线的凸向规律(凸高为低原则)可判断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即该地为北半球,根据北半球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大陆西岸和中高纬大陆东岸均为寒流,故b错;图为冷锋符号,根据冷锋相关内容,冷锋雨区位于锋后,即冷气团一侧,再根据图中冷锋移动方向可判断雨区位于m一侧;图为海拔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可知,海拔越高,地表一点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越长,即线速度越大,山地比同纬度其它低海拔地区线速度大,根据等值线凸向规律(凸低为高原则)可知,线速度由南向北递减,即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由南向北递增,该地为北半球,结合全球线速度的分布规律(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可知三条等值线数值并不相同,故d错,选项中只有c项是符合的。11a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和地图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bd和ac表示纬度间隔,图上距离相等,实际距离也相等,故比例尺相等。cd和ab表示经度间隔,图上距离相等,但实际距离相比纬度高的cd更小,故比例尺cdab。实际距离abbd。a正确。由纬度往南数值变大可知位于北半球。由经度往东数值变小可知是西经,经度范围属于西半球,b错误。利马纬度130左右,与赤道最短距离为111kmx13,大约为1400km,c正确。由图中等高线延伸方向可知山脉走向为西北-东南,d错误。12.【答案】(1)河口水域等盐度线(比年平均等盐度线)向外凸出明显,说明盐度较小;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导致河口盐度一年中最小。(2)c处为深入陆地内的港湾,避风; 等深线密,水深。(3)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比重太小。河流含沙量增大,造成下游河湖泥沙淤积,调洪蓄洪能力降低。【解析】试题分析:(1)在河口地区入海径流量的大小对河口海水盐度影响非常大。图中河口水域等盐度线(比年平均等盐度线)向外凸出明显,说明盐度较小;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导致河口盐度一年中最小。(2)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从自然条件来看c处位于港湾内,风浪小。图中等深线分布密集,海水较深。陆地上地形开阔,地势平坦,适合港口设施建设。从社会经济因素来看,城市为港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和经济、技术支持。(3)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地形)进行分析。甲村处既有平原又有大面积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其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比重太小。因大量土地开垦为农田,林地比重小,水土流失较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造成下游河湖泥沙淤积,调洪蓄洪能力降低。考点:等盐度线、港口区位条件、农业产业结构13.【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1分)(2)a-b河段流向为自东向西;a-b河段长度约为35、2千米(33、6千米至36、8千米之间均为正确)。(3)a(4)滑坡和泥石流,m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雨集中,所以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为低山丘陵地区,且中部海拔比四周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