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_第1页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_第2页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_第3页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_第4页
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总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护理学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 公元前五世纪 雅典发生天花瘟疫近一半人死亡预防天花最有效而又最简便的方法是接种牛痘 1980年 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 公元165 266年古罗马发生鼠疫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学习目标1 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及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2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及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3 掌握复发与再燃的概念 个人防护 护理评估的几个方面 4 熟悉其临床特点 传播途径5 熟悉传染病的预防 隔离与消毒 传染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传染病护理 概述 一 传染和感染的概念 一 传染1 定义 是各种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2 感染 infection 是人体同病原体相互作用 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与传染的区别 传染属于感染的范畴 而感染不一定有传染性3 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 传染病1 定义 是由不同病原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 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2 传染病与传染的联系传染过程不一定导致传染病 而传染病的发生必须经过传染 是传染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显性感染 2 五种表现形式 病原体被清除 正 邪免疫系统病原体 人体 病原体消灭或排除体外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免疫 胃酸 天然屏障 皮肤 特异性免疫 被动 母体或人工注射抗体主动 预防接种或感染后获得的免疫 隐性感染 正 邪亚临床感染或不显性感染 最常见后果 可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病原体被清除 少数转为病原携带状态 健康携带者可排出病原体作为传染源 如伤寒 菌痢 乙型肝炎等 显性感染 正 邪临床感染或传染病发作 最少后果 病原体被清除 感染者获得巩固免疫 不易再受感染 水痘 有些传染病的感染者其病后免疫不巩固 容易再受感染发病 菌痢 小部分转变成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携带者 病原携带状态 正 邪不显出临床症状又能排出病原体 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机体不能获得免疫 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带病毒者 带菌者 带虫者 潜伏性感染 正 邪不显出临床症状 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 常见的有单纯疱疹 带状疱疹 疟疾 结核等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一 侵袭力二 毒力三 数量四 变异性 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 一 非特异性1 天然屏障2 吞噬作用3 体液因子二 特异性免疫细胞体液 三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预防 一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 基本环节 1 管理传染源 法定传染病 三类37种 SARS 甲类两种 强制管理乙类25种 严格管理丙类10种 监测管理 2 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 飞沫 尘埃 呼吸道 麻疹 2 经水传播 分泌物 排泄物的病原体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而引起 肠道传染病 3 经食物传播 菌痢 4 接触传播 直接和间接5 虫媒传播 乙脑6 经血液体液传播 乙肝 丙肝 HIV7 土壤传播 破伤风 钩虫病8 母婴传播 乙肝 3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2 影响因素 1 社会因素 2 自然因素3 疫源地 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病原体所波及的范围 疫点 单个或者小范围的疫源地疫区 多个疫点或范围较大的疫源地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一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 有特异病原体2 有传染性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病原体能通过一些途径感染他人 3 有流行病学特征 1 流行性 散发 发病率在一般水平 流行 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水平 大流行 流行范围广 超出国界或洲界 如SARS 禽流感 暴发 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历 2 季节性 3 地方性 4 有感染后免疫 自动免疫病毒性疾病感染后免疫一般持续时间长 如麻疹 脊髓灰质炎 乙型脑炎 但有例外 如流感 细菌 螺旋体 原虫感染后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菌痢 但有例外 如伤寒 蠕虫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 容易重复感染 蛔虫病 二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1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 潜伏期 病原体侵入人体 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2 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 此期的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传染性强 3 症状明显期 出现各自特有的症状 体征 最易出现并发症 传染性极强 4 恢复期 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 症状体症基本消失 5 复发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 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 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 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见于伤寒疟疾菌痢等再燃 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 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 又再发热时 三 临床类型 根据病程长短 急性 亚急性 慢性根据病情轻重 轻型 中型 重型 暴发型根据临床特征 典型 非典型 四传染病的预防 一 管理传染源1对病人的管理监测制度早发现 早诊断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五早 疫情报告甲类强制管理传染病6小时内上报乙类严格管理传染病12小时内上报丙类监测管理传染病24小时内上报 隔离与治疗1 对病人或疑似病人 安置在指定的场所进行隔离治疗 防止病原体的播散 2 隔离方式因时 因地 因病而定 3 隔离期限根据传染期或化验结果而定 2对病原携带者的管理应做到早发现 早隔离 重要行业应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病原携带者 特殊岗位调离其工作 3 对接触者的管理对传染病接触者采取的措施叫检疫检疫期的概念检疫的措施分为 医学观察 留验 卫生处理 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 4对动物传染源的管理无经济价值 危害性大的杀灭焚烧有经济价值而又非烈性传染病的动物分群饲养并予治疗 二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化道传染病三管一灭呼吸道传播病加强空气消毒 提倡外出戴口罩 三 保护易感人群1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2 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3 药物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 将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 纯化的抗原和类毒素制成菌苗接种到人体 于1 4周产生抗体人工被动免疫 将制备好的含抗体的血清或抗毒素注入易感者体内 使机体迅速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免疫持续时间2 3周 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隔离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 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 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 防止传染和扩散 传染病的区域划分病区布局划分要求 清洁区 半污染区 污染区隔离单位要求隔离制度 一 隔离的种类和措施要求隔离分类分为三大系统A系统 以类别为特点的隔离B系统 以疾病分类的隔离方法C系统 体内物质隔离法 1 呼吸道隔离 蓝色标志 病室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2次 天 房间每天至少通风3次病员外出戴口罩接近病人时应戴口罩 必要时穿隔离衣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消毒再弃去相同病种可同住一室 2 消化道隔离 棕色标志 同种病人同住一室 不同病种病人也可同住一室 病人之间必须实施床边隔离穿隔离衣 不同病种更换隔离衣 护理完病人严格消毒双手病人的食具 便器专用 用后消毒吐泻物随时消毒弃去室内保持无蝇 无蟑螂 3 严密隔离 黄色标志 住单人房间 房内物品专用传染期间禁止探视入室者必须戴口罩 帽子 隔离衣 裤及鞋 戴手套 护理病人后应洗手分泌物 吐泻物 污染物品消毒处理病室每日消毒 出院或死亡终末消毒 4 接触隔离 橙色标志 接触病人时戴口罩 帽子 穿隔离衣 戴手套接触病人后洗手污染敷料严格消毒或焚烧 5 血液 体液隔离 红色标志 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时戴手套 穿隔离衣 手碰了血液 体液立即清洗工作中避免损伤皮肤 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消毒 毁型处理污染物品装袋贴标签后送出销毁血液 体液污染室内物品表面时 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6 脓液 分泌物隔离 绿色标志 给病人换药时戴口罩及帽子 手套 穿隔离衣接触病人的脓液 分泌物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前要洗手污染的敷料及其它物品消毒或焚烧 7 结核菌隔离 灰色标志 病室应有通风设施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后或护理下一个病人前洗手痰液应消毒后再弃去 8 保护性隔离高度易感者如白血病 再障 器官移植 全身化疗等患者把他们隔离起来 免遭外界微生物的感染 隔离要求视具体情况而定 传染病的隔离及消毒消毒1定义2消毒的种类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物品和人体进行的消毒措施 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疫源地消毒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中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分为终末消毒和随时消毒 3 消毒的方法物理消毒法 热力灭菌法辐射消毒法化学消毒法 2 常见症状与体征 1 发热 某些传染病有独特的热型 对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稽留热 体温在40 上下 24h内波动在1 内 持续数天或数周 见于伤寒极期 流行性斑疹伤寒 弛张热 24h体温相差超过1 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伤寒缓解期 间隙热 24h体温波动在高热与常温之间 见于疟疾败血症回归热 高热 正常 低热 高热 见于布鲁氏杆菌病 不规则热 体温无一定规律 稽留热 体温在40 上下 24h内波动在1 内 持续数天或数周 见于伤寒极期 流行性斑疹伤寒 弛张热 24h体温相差超过1 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伤寒缓解期 回归热 高热 正常 低热 高热 见于布鲁氏杆菌病 间隙热 24h体温波动在高热与常温之间 见于疟疾败血症 不规则热 体温无一定规律 2 发疹 包括皮疹 外疹 和粘膜疹 内疹 1 种类 斑丘疹 斑疹为不高起 不下凹的界限性皮肤颜色改变 丘疹是高出皮肤而无空腔的界限性隆起 斑丘疹是斑疹的中央有一丘疹 多为充血疹 压之褪色 可互相融合 多见麻疹 风疹 玫瑰疹 稍隆起于皮肤的充血性皮疹 色鲜红似玫瑰 散在分布 压之褪色 见于伤寒 多见胸腹部 疱疹或脓疱疹 疹内含浆液 表面隆起为疱疹 内含浓液则称为脓疱疹 见于水痘 带状疱疹 荨麻疹 风团 发生快 消失快 皮肤暂时性 局限性隆起水肿 不规则或片块状的瘙痒性皮疹 食物过敏 虫咬伤 出血疹 为散在性点状或片状出血 压之不褪色瘀点 直径5mm紫癜 3 5mm 2 出疹时间 水痘发生于病程第1天 猩红热第2天天花第3天 麻疹第4天斑疹伤寒第5天 伤寒第6天 1水2猩3天花 4麻5斑6伤寒3 出疹顺序 麻疹耳后发际开始 渐及前额 面部 自上而下延至全身 最后达手足心水痘先见于躯干 头部 逐渐至面部 最后达四肢 4 皮疹分布 水痘的皮疹集中于躯干 呈向心性分布伤寒的玫瑰疹见于胸部及上腹部 3 感染中毒症状 乏力全身不适头痛肌肉痛 六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及体征护理护理评估 一 病史1 流行病学史是重要的参看资料年龄 职业 生活史 既往传染病史 免疫接种史 旅游 家庭单位情况 手术输血史 2 临床资料发热 发热的起始时间 发热前的症状 发热持续时间 热型 伴随症状发疹 是许多传染病的特征之一 发疹分为皮疹 外疹 和粘膜疹 内疹 发疹时间水痘第1天 猩红热第2天天花第3天 麻疹第4天斑疹伤寒第5天 伤寒第6天 1水2猩3天花 4麻5斑6伤寒 发疹顺序麻疹耳后发际开始 渐及前额 自上而下延至全身 最后达手足心水痘先见于躯干 逐渐至面部 最后达四肢 皮疹种类斑丘疹 麻疹 风疹出血疹 流脑 败血症疱疹或脓疱疹 水痘 单纯疱疹荨麻疹 血清病 皮疹分布水痘的皮疹集中于躯干 呈向心性分布伤寒的玫瑰疹见于胸部及上腹部 二 身体评估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T P R BP的变化 神志有无改变 营养状况如何 皮肤粘膜是否完整等各系统检查心脏 呼吸 消化 神经 皮肤 生殖系统等 对阳性体征作重点描述 三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 四 心理社会资料了解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心理反应对住院隔离的认识及心理反应了解病人的日常生活 爱好 患病后对生活 工作学习的影响观察有无不良情绪造成的生理反应及应对能力评估社会系统可能提供的帮助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一 分级防护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1 一级防护适用于门急诊医护人员应穿工作服 隔离衣 戴工作帽和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洗手和消毒 2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区或留观室的医务人员进入此区的医务人员着装齐全 戴12层以上的口罩 4小时更换一次 潮湿后随时更换接触病人后及时洗手和消毒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 3 三级防护主要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或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 如吸痰 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除二级防护外 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二 个人防护洗手带手套 穿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 面罩污染物品的处理针刺伤的防护疫苗的接种 洗手接触病人前后和病人分泌物 排泄物后进出隔离病房 穿脱防护用品后在同一病人身上由污染转为清洁操作戴脱手套前后手及其他部位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 戴手套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手套由破损立即更换 脱手套后洗手在抽血 静脉穿刺 伤口换药 处理被血液污染的器械和持血液标本时均须戴手套对于特殊病人戴双层手套根据手套使用目的分为清洁手套 消毒过的外科手套 橡胶手套病人治疗时间长手套1小时更换1次 穿隔离衣在可能接触有传染性的分泌物 渗出物 或进入隔离室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穿隔离衣 穿好隔离衣只能在指定的区域活动隔离衣潮湿立即更换 最好使用一次性防水隔离衣脱隔离衣时污染面向内 然后放在污衣袋中 做上隔离标志 污染物品 标本 和废物的处理锐器物品用后放在专门的容器 不要徒手处理血标本戴手套 带盖的试管 密封容器送检血渍清理消毒液浸润后戴手套擦拭医疗废物黄色袋装送往指定地点焚烧 针刺伤的防护严禁双手回套针头帽若发生针刺伤 挤出血液 流水冲洗 消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