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诚仁中学2012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第卷 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积累运用(12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颤动 (chn ) 哺育( b) 味同嚼蜡 (jio)b差事( chi ) 蟠龙( pn) 隐姓埋名( mi)c菜畦( q ) 栖息( q) 眼花缭乱 ( lio )d分外 ( fn ) 绯红 (fi) 不屑置辩( xi)2.下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泄千里 淹淹一息 天伦之乐 蹑手蹑脚b遍稽群藉 芒刺在背 不屑质辩 越俎代庖c引颈受戮 如坐针毡 吹毛求疵 睡眼惺忪d万恶不赫 顶礼膜拜 通霄达旦 乐此不疲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窗外,可见那江南老房子成片的屋瓦顶和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还有明澈澄净的蓝天。这些自然成了一幅画,古老, 而悠远。着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流出来。”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水旱灾害,其结果是 。a.空灵 训诫 不堪设想 b.空灵 告诫 不可思议c.空旷 告诫 不堪设想 d.空旷 训诫 不可思议4、下面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近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达成共识:排除干扰、减少摩擦、管控分歧,是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由之路。b刘翔在伯明翰特许赛男子60米栏以7秒41打破亚洲纪录,面对佳绩他举重若轻。c2012年全年预计有约20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其中“神九”“神十”的发射将会成为空前绝后的壮举。d20号,媒体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采访,发现福岛核电站万人空巷,枯草丛生。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个星期天,我不知道该去上网?还是到公园玩?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c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d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才能让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讨论,怎样才能使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更有效?6.文学常识的角度看,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传-施耐庵 聊斋志异-蒲松龄b老王-杨绛 藤野先生-鲁迅 背影-朱自清c奥楚蔑洛夫-变色龙 祥子-骆驼祥子 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d三顾茅庐-出师表温故知新-孟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说明文选段,完成7-9题。(6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7选文第段说明的对象,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8对第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段文字,句与句之间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顺序。b逆温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高处的冷空气便向低处流,低处的暖空气则上升到高处。c逆温层出现的时间及气候条件有:秋冬之交,尤其是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d第段中加点词“后者”指的是:1921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9下面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它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b第段中画线句子举的三个例子,说明的道理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影响物候的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d第段中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准确的数字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有古今的差异,令人信服。三、古诗文阅读(9分)10.(1)对春望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春 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草木深”表面上是写春天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b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c这首诗的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诗人在战火连绵的时期收到家书,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作者读家书时无比喜悦的心情。d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2)阅读马说,完成1113题。(6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学而时习之 b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委而去之12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a不以千里称也 称: 扬名,著称。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饲”,喂。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相等。d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子。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2分)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第卷 非单项选择题(43分)四、翻译默写写字综合性学习(共23分)14.翻译(4分)执策而临之【译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句】15.默写(10分)(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4)、迷津欲有问,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8)、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9)、在你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怎样正确对待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 , 。”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16.在下面的田字格中,用楷书为拼音加汉字,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3分) 家j 狼j 全神惯注 17.综合性学习(6分)3月5日是雷锋同志的纪念日,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为弘扬雷锋精神,全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当雷锋式少年”活动。(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2)为了配合这次活动,班级打算开一次“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班会。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项。(2分)请你仿照下面句子,在父亲节为父亲拟一条祝福的短信。(2分)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是 , 。五、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1题)。(10分)敲 门“咚,咚咚,咚”走进楼梯口,他习惯性地走到101室的门前,敲门。敲门的节奏,也是他和她早就约好了的,“咚,咚咚,咚”永远固定的节拍。只要听见这个节奏的敲门声,她就知道是他,这样她就不用急着来开门,以免有个闪失。过一会儿,门轻轻打开了,露出一张沧桑的脸来。隔着门,他对她笑笑:今天好吗?她也笑笑,露出几乎没了门牙的嘴巴,好,好着呢,上班累吧?我没事,赶紧早点回家去吧。看到她精神很好,确实没事,他才放心地上楼,回家。他的家在四楼。这是他每天的功课。他和她,不是母子,也不是亲戚,只是普通的邻居。考虑到她年龄大了,又是一个独居老人,社区就近安排个邻居帮忙照应照应她。也没有太多的事,就是每天记得去敲敲老人的门,看看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万一有个什么意外,也好及时处置。之所以选择了他,除了他是个热心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能够准时回家,从来不在外面有什么应酬,这样才便于每天都能准时去敲敲老人的门。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社区找到他,他欣然接受了。于是,每天下班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先去敲敲101室的门,把老人喊应了,才回自己的家。有时候,路上碰见放学的儿子,他会和儿子一起去敲老奶奶的门,他会让儿子敲,儿子已经学会了他敲门的方法,“咚,咚咚,咚”不急不慢,不轻不重。门打开了,她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这些糖果,都是老人远在海外的儿子邮寄回来的。老人的身体很硬朗,但也发生过几次小意外。有一次,他敲门的时候,她正好在卧室里接儿子打来的越洋电话,没听到他的敲门声。a.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放下电话,她才听见了敲门声,虽然敲门的节奏不对头,但她知道这是他回家的时间,一定是他,她几乎是一路小跑去开门,差点摔了一跤。幸亏只是虚惊一场。还有一次,中午,她累了,靠在沙发上养神,突然,响起了熟悉的敲门声:“咚,咚咚,咚”老人兴奋地想,今天这孩子难道没上班,怎么这时候来敲门啊。喜颠颠打开了门,却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推销员。等傍晚的时候他来敲门,老人将这个趣事讲给他听,一老一少,笑得很开心。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流逝。“咚,咚咚,咚”每天黄昏,熟悉的节奏,就会在楼梯洞口响起。准时响起的敲门声,和紧接着“吱牙”打开的门轴声,让人感到宁静、安详。那天,因为一个突发情况,他带着老婆和孩子去了一个朋友家。黄昏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想起了敲门这件事,看来今天是敲不成门了,因为走得急,他偏偏又忘记了带电话簿,记不得她家的电话,无法通知她。朋友安慰他,这么多年了,就这一次,应该不会这么巧,有什么事情。也只好这样想了。晚上十一点多,他们一家回家。在楼梯洞口,看着101室的门,他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去敲敲门?太晚了,她一定已经休息了,明天一早再来敲门吧。他们刚回到家,自己家的门却突然响起来了,“咚,咚咚,咚”熟悉的敲门声。他赶紧跑去打开门,果然是楼下的老太太。你们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傍晚,没看见孩子放学,也没看见你媳妇下班回家,你又没来敲门,我以为你们出什么事了,又没法联系你们,真是担心死我了。刚才我听见楼梯洞里的声音,就想着是不是你们回来了,所以赶紧又上来看看。看到你们没事,我就放心了。b.“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他搀扶着她,将她送下楼。他答应她,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准时去敲门。因为,那已经是他们共同的牵挂。18.文章以“敲门”作标题,主要写了与“敲门”有关的哪几件事?(2分)19理解第三、四两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老人随时有可能出现意外,最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照顾。(2分)(2)门打开了,她看到他们父子,开心地笑了,摸摸儿子的脑袋,经常还会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来。(2分)20.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根据句后的提示进行赏析。(2分) a.敲了几遍,没人开门,他惊出一身冷汗,连忙又重重地敲了几次,“咚咚,咚咚!”连一贯的节奏都忘了。(动作描写) b.“又上来看看”,这么说,她已经跑上来几趟了?他的眼睛,忽然湿湿的。(心理描写)2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他和老人各是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1-26)题。(10分) 为自己的心灵不断加油苇笛 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曾经给两组志愿者进行过不同的催眠。他对第一组人说:你现在身体非常非常虚弱,你已经变成婴儿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手指像小鸟爪子那么瘦慢慢的,这些人真的相信了。这时,给他一个握力器,受试者的平均握力是二十九磅。然后,他又对第二组人进行了催眠:我现在往你口中滴的是营养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种。所以,你会像泰森一样强壮,越来越强壮。此时,他又让这些人握握力器,结果,平均握力是一百四十二磅,而事实上,这两组人在清醒状态下的正常平均握力皆是一百零一磅。 这个实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而这种力量,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既然心理暗示的力量如此强大,那么,在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中,若是不断地给予正面的暗示,结果又将如何呢? 海洋动物馆里有一条重达8600千克的鲸鱼,训练师经常对它进行“跳高训练”,就是将绳子放在水面上,然后让鲸鱼从绳上跳过去。每次跳前,训练师都会亲热地对着鲸鱼喃喃低语,告诉鲸鱼它很棒,一定能跳过去。果然,大多数时候,鲸鱼顺利地从绳上“飞”了过去;训练师随后便拿来鲸鱼爱吃的食物算做奖赏。 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奖赏,使得鲸鱼越跳越高,最后竟能跳过六点六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