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根河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得分率:_% 成绩等第:_一、基础知识积累(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济慈(c) b喑哑(n) 丝缕(1) 襁褓(qing bo) 折腰(zh) c闪烁(shu) 颤抖(chn) 凝望(nng) 留滞(zh) d静谧(m) 遐想(xi) 栖息(q) 角落(jio)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2分) 相形见拙 ( ) 别出新裁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的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6、 仿照下列句子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句内容相接、句式相似的句子。(2分) 老师,您是黑夜中的一颗启明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您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们孤寂的心田; 。7、 名著阅读。(2分) 根据下列提供的文字信息,写出作品中的名称及其中的人物。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把板斧,勇猛无比。招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杀了钦差作品: ;“他”叫 。6.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3)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4)驿外断桥边, 。 ,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5)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深刻揭露了百姓受苦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 (6)请你写出两句描写春雨的诗句 , 。a. 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712题。(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1)等死,死国可乎? 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唱: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译: 9.你觉得课文中的陈涉是个怎样的人?下面这些句子中,能够反映出陈涉性格某一方面的是哪两项。( )(2分) a位卑未敢忘国忧 b心底无私天地宽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苦难是人生的老师10.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b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 c记叙陈胜吴广起义的全部经过。 d记叙陈胜吴广起义前的谋划。1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12.陈涉说“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两句话都提到了“死”,但实际上说的却是“生”,即人生的意义,请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说说怎样的人生才算有意义。(2分) (二)欣赏沁园春 雪,完成1317题。(11分) 沁园春 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3.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 。在词中起 作用。(3分)14.这首词上阙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写出了祖国山河的美丽;下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写出了对历代帝王的看法。(2分)15请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作赏析。(2分)16.诗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哪一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17.这首词的下阙提到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根据你对历史的了解,请你对其中的某一位作一下评价。(2分)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阅读最美女教师,回答1822题。(10分) 最美女教师 李春凤一进考场就发现她的小学老师尚云高坐在正对着后门的那张桌子旁。她没想到尚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还得参加代课教师转正考试!考试开始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冷风一阵阵地往教室里钻。李春凤下意识地要关掉教室后门,却突然想起这是考场规则所不允许的。 突然,李春凤发现尚老师的裤袋里露出了一角纸片。一瞬间,李春凤觉得自己的呼吸急促起来没想到尚老师也会作弊。作为监考老师,李春凤明白自己的职责,可是看着尚老师那佝偻的背影,她微微迟疑了一下,就站到了后门口,帮老师挡住了风,也挡住了场外巡视人员的视线考试进行到一半,领导来视察,还有记者陪同采访。期间有个记者跑到后面,对着自己按了几下快门。没想到第二天的报纸上就刊登了一张照片,下面配有文字说明:昨天气温骤降,但在“代转公”考场,记者却偶然发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个监考的女教师,站在门口为考生挡住了寒风李春凤一下子成了市里的名人,受到市教育局的表扬。那张照片被贴到网上,网友们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女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李春凤觉得美滋滋的,但不知为什么,又有一点不踏实。她想起了尚老师。她决定回尚家山看看老师。闲聊时,李春凤试探地问尚老师考的如何。李春凤是聪明人,她当然不会提那天的事,她为自己能在关键时刻助敬爱的老师一臂之力而高兴。为了让老师高兴,李春凤打开了笔记本电脑,点开论坛给他看那张相片和网友的评论。可是网页一打开,她就愣住了!没想到一天没上网,一个题为是最美还是最丑?的帖子已经置顶。图片上尚老师裤袋里露出的一角纸处打上了红圈。网友们还通过“人肉搜索”把尚老师和李春凤的师生关系披露出来。尚老师却似乎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张纸是哪来的?”这时,尚老师的妻子听见了,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你说什么纸?是不是这张?那天我洗衣服的时候从你裤袋里找到的。”打开一看,那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尚老师,祝您考出好成绩!您一定要考上公办老师,我们全班同学等着您回来教我们!”“原来是这个。”尚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我去考试那天,孩子们怕我考不上,也许就把这张小纸片偷偷塞到我裤袋里”李春凤兴奋地说:“尚老师,咱们把这张纸扫描下来,贴到论坛上,还你一个清白。”尚老师却不假思索地说:“什么清白?我的确夹带了东西进考场,也确实违反考场规则了。如果我厚着脸皮为自己辩解了,我今后还怎么面对孩子们?”那一年,尚老师没有通过考试,被辞退了。新的学期,尚家山小学来了一个新老师,她,就是主动要求轮岗到这里任教的李春凤。18.阅读选文,请你体会选文第段中加点字“迟疑”的表达效果。(2分) 19.选文第段加点词“不踏实”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选文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21.请你说说尚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22.文章标题为最美女教师,阅读全文,你觉得“女教师”“美”在哪里?(2分)(二)阅读中国古代人口普查,回答2326题。(9分) 中国古代人口普查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发动了一次对全国人口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下面依次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后面还备“事产”“户别”等项,记载其户产业情况,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这比现在的“农业户”和“非农业户”的分类还要细致。这场声势浩大而又体制完备、内容详实的“摸家底”运动,比1790年美国和1801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英国学者卡尔津为此惊叹:“这是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中国古人也很早就认识到“人口普查”对于富国强民的好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说:“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他除实施“春曰书比、夏曰日程、秋曰大稽,与民数得亡”的常态人口统计以外,还非常注意查明人口素质:每个农民能够提供多少人的口粮,有专门技能的男人、女人有多少,努力劳动为人表率的有多少,不务正业寻欢作乐的有多少,甚至鳏夫、寡妇、病人等有多少,都要一一登记在册。与他相仿的是秦国宰相商鞅,他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他们明国情知国力,从而使齐国和秦国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报行为呢?咱们的古人也想出了很多办法。隋初实行“输籍法”和“大索貌阅”,堂兄弟以下必须分立户籍,政府要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如所报不实,责任人要受罚流放远方;其次还把户籍制和科举制结合起来,按照地域人口来分配考试名额,想多出状元举子秀才吗?那就老老实实上报人口吧!这一招不可谓不聪明,也起到了积极效果。不过相对最人性化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属清朝时的“摊丁入亩”制度,康熙、雍正帝先后下诏把丁税并入田赋,以后增加人口永不加赋。长期因逃税而隐瞒的人口逐步报实,再加上“康乾盛世”时稳定繁荣的社会局面,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总数达14341万人,这是中国人口第一次突破1亿。23.选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3分)24.第段中加点的“大索貌阅”指的是什么?(2分)25.“人口普查”有什么好处?(2分)26.古人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报行为?(2分)(三)阅读习惯,回答2730题。(8分) 习 惯 马奔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几千年的灿烂辉煌留给了我们骄傲,也留给了我们沉重的习惯。我们习惯于过去,习惯于现实,却不能习惯新的东西。习惯的事情是不容易改变的,否则,就会被认为大逆不道。当初,迪斯科初问世,许多人咒骂、嘲笑,讥讽那是下里巴人,而如今,当人们日趋习惯后,街头那些华贵雍容的老太太不也在扭着腰肢吗?什么东西刚刚出现,不是先去想想,看它有什么好处,什么地方可以借鉴,而是一看与过去的不符,便一棒子打倒,这种思维方式禁锢了我们的思想。而毫无创新精神,日积月累,等待我们的只有两个字:落后。反之,冲出习惯势力,则会获取新的成功,推动事物发展。如果爱迪生习惯了黑暗,我们今天也许还点着蜡烛。 如果赵武灵王习惯于宽大的袍子、沉重的战车,也许赵国早就灭亡了。毫不客气地说,如果老祖宗猿人习惯爬着走,我们今天的境况恐怕就不可想象了。是的,只有冲破习惯,才会使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才有人类的进步,才有历史的前进。有人曾说过,“中华民族要当心被开除球籍”,此话看似危言耸听,却不无道理。一味地安于现状,一味地躺在习惯的温床上,这只能使我们日趋衰落,以至于被淘汰。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一遇到实际问题,人们就会慨叹,就会留恋过去。不是有人对物价抱怨连天吗?甚至有人对一个小小夏时制的改革都要埋怨一番。是啊,中国的历史太悠久,许多习惯已经在脑子里扎下了深根,然而,不改能行吗?难道让这沉重的习惯压着我们,直到消亡的那一天吗?习惯已经使我们落后,难道我们还要因为这因循守旧,而落后下去吗?不能了。走出旧框框,冲破习惯势力,焕发出我们巨大的潜能。也许这就是我辈的艰巨任务吧,也许这是我们要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产吧。27.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28.文中加点词“沉重的习惯”的含义是什么?(2分) 沉重的习惯:29.本文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分)30.第段中加点的“也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四、作文(50分)3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因为有你,使我懂得了爱与被爱;因为有你,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原则;因为有你,使我懂得了知识可以改变世界请以“因为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题目:那一刻,我读懂了 要求: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字数在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班级: 姓名: 装订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检测试卷答题卡(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得分率:_ 成绩等第:_一、基础知识积累(20分)1.( ) 2.( )( ) ( )( ) 3.( )四、 5.作品: 他叫: a. (1) (2) (3) (4) (5) (6) 2、 古诗文阅读(23分)(一)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712题。(12分) 7.(1)等: (2) 唱: 8.译文: 9.( ) 10.( )11.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2. (二)欣赏沁园春 雪,完成1317题。(11分)13. 14. 15. 16. 含义: 17. 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阅读最美女教师,回答1721题。(10分)18. 19. (3) 21. 22. (二)阅读中国古代人口普查,回答2326题。(9分)23. 24. 25. 26. (三)阅读习惯,回答2630题。(8分)27. 28. 29. 30.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20分)1.b 2. 拙绌 新心 3.b 4、 例:您是炎热中的一阵凉风,吹散了我们心中的愁云。 5.水浒传或水浒、李逵6.(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虫声新透绿窗纱 (3)凫雁满回塘 (4)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6)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二、古诗文阅读(23分)7.(1)等:同样 (2)唱:通“倡”,首发8.正赶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不能按期到达。9.ac 10.c 11.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12.略13.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 14.描写 议论15.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具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机勃勃。 1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含义: 历史上像秦皇汉武之类的英雄人物都已过去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诗人坚定自己一定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出空前伟大的业绩,表达了诗人坚定的自信、自励和伟大的抱负。 17.例: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统一发展立下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渔业品牌塑造与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微电声器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a类安全员及答案及解析
- 2025生产区金属支架防腐蚀处理合同
- 2021安全员A证及答案更新
- 2025技术开发承揽合同完整范本格式
- 2025广州软件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新版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样本模板
- 2025汽车牌照转让合同
- 2025少先队基础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陶艺制作与技法作业指导书
- 《SAP培训资料》课件
-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