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docx_第1页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docx_第2页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docx_第3页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docx_第4页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肖东发简历:1949年11月出生于沈阳市。1974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留校任教至今。1979年9月至 1983年7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读在职研究生,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评为副教授。1992年评为教授。1991-1995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副主任1994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被新闻出版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同年被英国剣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2001年至今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院学位委员会主任。社会兼职1. 自1991年,被中国年鉴研究会聘为特约研究员、1996年任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3. 中国编辑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4. 北京大学年鉴学术顾问。研究领域:1.中国图书史; 2.出版印刷史;3.参考工具书; 4.年鉴学; 5.出版经营管理等 博士招生方向:出版管理杨伯溆简历:19911998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University of Toronto), Ph.D.19871989 加拿大温莎大学传播学系(University of Windsor), M.A.19761980 北京广播学院无线电系 毕业杨伯溆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溆的学术训练始于电视类电子技术。但在后来的出国深造过程中,渐渐忘记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作为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分别研修传播学和社会学十余年。这期间以社会变迁、变革和媒介的作用为主线,曾先后主攻发展传播学、社会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和社会网络研究。这些社会科学类系统的训练使他知道了该如何问相关学术问题、如何欣赏有意义的问题和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从他归国后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中可以看出,实际上他一直还在回答他自己在研究生阶段萌发的一些问题。杨伯溆在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曾以助教的身份为该系的本科生授课和答疑。长时间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实践使他认识到问问题的重要性和问“好问题”的意义及力量。杨伯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供职于中央电视台(19801985)。他在中央电视台的经历又使他有机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先后在美国的密歇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长期进修电视技术(19851987)。他目前依然关注着媒介技术的发展。 研究领域:杨伯溆的研究领域聚焦于全球化与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创意产业、新媒体传播与社会、新媒介理论等。他目前感兴趣的具体研究方向或题目包括:1.新媒体传播在跨国公司,制度(例如国家和家庭),社会结构(例如社会网络)和意识形态(例如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2.新媒介与社会人际关系网络的构建。这涉及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对“信任”、“网络化的个人主义”,“生人”、“熟人”,“社会空间”等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探索和研究。3.创意产业与新媒介。这侧重于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和新媒体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4.新媒介与公共舆论。这涉及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关于“行动者(Agent or Actor)”,“公民德行(Civility)”,“公民权(Citizenship)”,“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舆论领袖”及公共关系等的研究。博士招生方向:新媒体传播与社会 全球化与传播程曼丽简历: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6年9月留校任教至2002年7月;1995年在职读博,1998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教授,同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2年9月调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会,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世界新闻传播史海外华文传媒国际传播公共关系 博士招生方向:世界新闻传播史 国际传播谢新洲简历: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兼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竞争情报和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竞争情报与创新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媒介经营管理、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战略。招生方向:媒体经营管理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陈 刚简历:1983至1990年,哲学学士学位,美学专业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1990年至1995年,北京旅游学院任教;1995年至1998年,美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1997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广告学专业任教 2001年至2006年,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担任院长助理,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主要讲授广告学概论、广告学基础理论研究等课程。2006年3月至今,担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广告学系主任,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主要社会任职:广告研究杂志编委会主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顾问,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广告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广告主协会专家组成员,曾担任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中央电视台、新浪、南方传媒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和媒体顾问。研究领域:1.广告学; 2.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3.品牌传播研究;博士招生方向:广告理论与实务 品牌传播陆 地简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1999年),中国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复旦大学,2001年),先后任蚌埠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主任编辑(1986-1999年)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2003年起);现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新闻与传播杂志主编;全国省级电视台广告协作体顾问。1998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多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等方面的论文180多篇,曾获全国电视论文评比金鹰奖一等奖、星光奖二等奖,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2004年)。主要著作:1. 专著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19999,新华出版社);2. 专著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专著世界电视产业市场概论(2003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专著中国电视产业启示录(20077,上海交大出版社);5. 专著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20103,人民出版社);6. 主编解析中国民营电视(20055,复旦大学出版社);7. 主编世界文化产业丛书(20074,外研社);8. 主编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20101新华出版社);9. 译著美国广播电视产业(20078,清华大学出版社);10. 编著当代讽刺小品精粹(19935,江苏文艺出版社)。主要电视作品(策划、编导兼撰稿):1. 专题片未来之星(1994)2. 10集专题片中外公关案例精选(1995)3. 系列纪录片西藏人家(2002)4. 系列专题片西藏节日集锦(2002)研究领域:广播电视产业、新媒体和节庆文化产业博士招生方向:广播电视产业研究 节庆传播研究刘德寰简历:刘德寰,男,1966年出生,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全国市场研究协会会长(中国信息协会调查业分会会长,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市场研究分会会长),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年龄论、现代市场研究(主编)、市场研究与应用(主编)、市场调查教程(合著)、市场调查、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与实用方法(合著)、中国人读书生活透视(合著)和希望工程调查(合著)等。研究领域:1.市场与媒介分析 2.传播学研究方法;3.互联网研究方法; 4.市场调查; 5.媒体研究 博士招生方向:市场与媒介分析 传播学研究方法师曾志简历: 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留校任教至今主要担任编辑出版概论、期刊研究导论、新闻编辑、公共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研究、编辑出版学、公关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主要研究成果:出版现代出版学、网络电子期刊质量控制研究等专著,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近60篇,其中多数为核心刊物。曾在新西兰、泰国、新加坡、韩国、瑞典、美国、日本等国家访学、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方向: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招生说明:1每年硕士、博士的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见每年北大研究生院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2对博士生考生不提供参考书目,不提供往届试题。研究生办公室电话系网站链接:系所名称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总数9系所说明复试权重为40%。不提供参考书目、材料和往年试题。招生专业:传播学 (050302)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01. 出版管理英语传播学出版史与出版管理02. 全球化与传播英语传播学全球化与传播03. 新媒体传播与社会英语传播学新媒体传播与社会04. 国际传播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门传播学 国际传播05. 世界新闻传播史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门传播学 世界新闻传播史06. 媒体经营管理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门传播学 媒体经营管理07.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门传播学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08. 广告理论与实务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门传播学 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