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C卷.doc_第1页
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C卷.doc_第2页
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C卷.doc_第3页
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C卷.doc_第4页
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C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择诗句下面的诗句中,哪句不是边塞诗? ( )A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2. (2分)下列四句诗分别出自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出塞、示儿的是(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A . B . C . D . 3. (2分)下面哪句诗既表达和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表达了对友人品格、才能的高度赞美?( )A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B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D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阅读理解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C .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D .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8分)读一读,回答问题。 顽皮的月亮夜静悄悄的,只有一个月亮。在黑乎乎的天空玩着。瞧今天晚上的月亮多会玩啊!跑到西,跑到东,这顽皮的月亮,真拿他没办法。(1)请你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东_ 黑_(2)读一读短文,找一找,连一连。 静悄悄的_ 黑乎乎的_ 顽皮的_月亮 夜晚 天空(3)为什么说月亮很顽皮?( )(填序号) A . 因为月亮跑到西,跑到东。 B . 因为月亮自己在天空玩。6. (8分)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谙的读音是_(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词还可以叫长短句。B .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 . “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 . 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7.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1)理解,填空。 这首诗写的是_的情景。孩子读的是_。第一句中“喧闹、声高”写出了_的外界环境,“听不见、哪管”写出了_。(2)按要求找出相应的字词。 第二句中的“_”一词说明孩子懂得爱护书,一个“_”字说明孩子的笑是不自觉的,他一定是觉得书中的故事有趣而情不自禁地笑了。第三句中的“_”通过阳光的移动来说明时间在流逝;“_”指李逵,“_”指张顺。8. (1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_、_、_(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_、_、_(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9.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浓碧袁鹰是谁将百里漓江,船行在绿玻璃上,染成浓碧?人影倒在绿玻璃下。是谁在晶莹的水底,绿草在水底探出头来,铺下了片片芳草地,像是向水面上问:轻软又柔和?你下来吗?(1)诗人从动态的角度写出了漓江的水_、_、_的特点。 (2)这首诗运用了_和_的修辞方法,读起来特别生动有趣。 10. (5分)课外阅读。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你觉得“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一句的意思是_。 (2)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意思是“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出征,夫人流下了泪水”。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中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景物。“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3)找出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是一条鱼我是一条鱼,从小溪游到小河,从小河游到大江。流水给我生命,浪花给我快乐,江河给我梦想。我是一条鱼,我要游向大海。(1)儿歌中的这条鱼先从_游到位_,再从_游到_,最后要游向_。 (2)是_给小鱼生命,_给小鱼快乐,_给小鱼梦想。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小鱼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 12. (7分)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_,_的思想感情。( ) A . 佳节;思念孩子B . 佳节;思念朋友C . 佳节;思念亲人(2)下面对古诗中的字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倍:倍数B . 独:独自C . 遥:在远方(3)诗中的“佳节”指的是_,是在_这天。( ) A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B . 重阳节;九月初九C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4)以下对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 .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B .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C .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13.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南火车在雨下飞奔,车窗上都是水珠,模糊了窗外景色。火车车窗是最好的画框,如果里面是春雨江南,那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画。清明之后,谷雨之前,江南田野上的油菜花,一直伸展到天边。只有小桥、河流切断它,只有麦田和紫云英变换它,油菜花伸展到下一站,下一站。透过最好的画框,江南旋转着身子,让我们从后影看到前身。(1)“最好的画框”中的“画框”指的是:_。(2)这首诗选取了哪些事物来表现江南的春天?(3)说说你对最后一节诗的理解。14. (10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塞下曲_,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_。(1)将诗句补充完整。_,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_。(2)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 1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翻过来,唉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1)“睡不着”中“着”的读音是_。 (2)“睡不着”写出了小朋友明天要远足的_心情。( ) A . 很激动 B . 很骄傲(3)想一想,大海有哪些颜色呢? (4)仿照原文,写句子。 那地方的_,真的像_说的,那么_吗?16. (7分)课内阅读。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1)找出表现生活条件、科技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诗句。 (2)读诗句,回答问题。 “破旧的茅屋”指的是_,“温热的土炕”代表_。“老牛破车”指的是_,“顶天立地的脊梁”指的是_。A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C亲密的军民关系。D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永远告别”与“_”,“毫不犹豫地丢掉”与“_”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_,但延安的精神要_。(3)对于是否应该发扬延安精神,四(1)班的元元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加入讨论吧。 元元:时代在进步,我们要抛弃一些陈旧的、落伍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我:_1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什么,甘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诗句。真是“_,_。”(2)短文是按照_、_、_、_的顺序写小草的。 (3)用“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短文赞美了小草的_精神。 (5)在文前横线上加个合适的题目。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1、4-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