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030031107C语言A教学大纲-64_免费下载.doc_第1页
2010版030031107C语言A教学大纲-64_免费下载.doc_第2页
2010版030031107C语言A教学大纲-64_免费下载.doc_第3页
2010版030031107C语言A教学大纲-64_免费下载.doc_第4页
2010版030031107C语言A教学大纲-64_免费下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语言程序设计A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031107课程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A)课程总学时:64 讲课:48 实验:0 上机:16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信息学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使学生善于应用现代计算机环境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实践性强。程序是各类系统开发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领域中的大多数概念,因此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建立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2. 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3. 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知识4. 掌握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5.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分析、设计、编程及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算法的设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2.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及上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建立用计算机解题的逻辑思维方式,掌握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设计程序及调试程序能力。(三)实施说明本课程主要讲授用C语言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方法,详细讲授算法的建立,C程序控制语句的编程方法,函数的定义及调用,指针的概念及应用,并介绍结构体与共用体数据类型、枚举类型的应用及文件的基本操作。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C程序控制语句的编程方法,函数的定义及调用、指针的概念及应用以及结构体与共用体数据类型的应用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上机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逻辑关系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学习完每部分内容,都要做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对所讲内容举一反三,从而达到熟练编程的能力。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数组、函数、指针等)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3每个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上机实验,上机实践课应与理论课穿插进行, 每讲完相应知识点后,及时上机实践,通过上机调试运行程序,不仅熟练掌握程序设计、调试程序的方法,而且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成绩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4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C语言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程序设计能力。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实验成绩由实验老师参照相关规定按百分制给出,实验无成绩或实验不及格,取消期末考试资格,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主要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马秀丽,刘志妩,李筠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C语言实践训练,马秀丽,刘志妩,虞闯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二、中文摘要本课程是信息学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使学生逐步建立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设计简单的C程序。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相关的课程设计奠定重要的基础。三、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1C语言概述221.1C语言简介 及C程序设计过程11.2简单C程序介绍及C程序的上机步骤12算法442.1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表示方法22.2算法的特点及算法设计的要求23基本数据类型及数据的输入输出443.1标识符、常量和变量13.2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13.3数据的输入与输出24运算符与表达式444.1C语言的各种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用法45C语句及其程序设计12665.1C语句概述及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5.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25.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2顺序结构编程实验2选择结构编程实验2循环结构编程实验26数组6426.1一维、二维数组的应用36.2字符数组的应用1数组应用的编程实验27函数8627.1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27.2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27.3变量的作用域和变量的存储属性2函数应用的编程实验28编译预处理命令228.1宏定义命令18.2文件包含及条件编译命令19指针9729.1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函数29.2指针与数组29.3字符串与指针29.4指针数组与指向指针的指针1指针的应用编程实验210结构体类型95410.1结构体变量及结构体数组的使用210.2结构体指针及链表的操作3结构体类型的编程实验2结构体链表的编程实验211共用体与枚举类型2211.1共用体类型变量的定义及应用111.2枚举类型变量的定义及应用、用typedef定义类型112文件2212.1文件的概念及文件的打开与关闭112.2文件的基本操作及文件的定位1合计644816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 C语言概述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第1.1部分 C语言简介及C程序设计过程(讲课1学时) 具体内容: 1)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了解C语言的特点; 3)掌握C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重 点: 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第1.2部分 简单C程序介绍及C程序的上机步骤(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 1)了解C语言程序的概貌; 2)掌握C程序的上机步骤。重 点: C语言程序的概貌,熟悉C语言编辑环境,对C的编程步骤有总体了解。第2部分 算法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第2.1部分 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表示方法(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算法的概念;2)掌握算法的设计方法; 3)掌握计算机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法、流程图表示法和N-S图表示法。重 点:计算机算法的设计方法及算法的表示法。难 点: 算法的设计第2.2部分 算法的特点及(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了解算法的特点; 2)了解算法设计的要求; 3)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重 点: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习 题:练习设计算法第3部分 基本数据类型及数据的输入输出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第3.1部分 标识符、常量和变量(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 1)了解C标识符、常量和变量的概念; 2)掌握C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3)掌握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方法。重 点:C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方法。第3.2部分 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C语言的各种数据类型; 2)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的表示方法。重 点:各种数据类型的特点。第3.3部分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1)了解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的概念;2)掌握C语言的标准输入与输出函数的使用方法。重 点:各种基本数据类型的输入与输出。习 题:练习各种类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方法。第4部分 运算符与表达式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第4.1部分 C语言的各种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用法(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 1) 了解C运算符与表达式的概念; 2) 掌握各种C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用;3) 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重 点:常用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各种表达式的求值。难 点:表达式的求值,位运算的概念和位运算符的应用。习 题:练习各种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及其表达式的求值。第5部分 C语句及其程序设计总学时(单位:学时):12 讲课:6 实验:0 上机:6第5.1部分 C语句概述及顺序结构程序设计(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C语句分类及语句格式2) 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重 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5.2部分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简单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2)嵌套的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3)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重 点: 选择结构控制语句的应用,多分支结构控制语句的应用。难 点:多分支结构控制语句的应用第5.3部分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各种循环控制语句的用法;2) 掌握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3)掌握嵌套的循环结构的程序的执行过程。重 点:应用各种循环结构控制语句设计循环结构程序难 点: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及多重循环的执行过程习 题:练习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上 机:1) 顺序结构编程实验 (2学时)2) 选择结构编程实验 (2学时)3) 循环结构的编程实验 (2学时)第6部分 数组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4 实验:0 上机:2第6.1部分 一维、二维数组的应用(讲课3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数组的概念;2)掌握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应用;3)掌握数组的输入及输出。重 点:数组的应用及程序设计方法难 点:数组应用的程序设计第6.2部分 字符数组的应用(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字符数组的应用;2)字符处理函数的用法。重 点:字符数组的应用及字符处理函数的用法习 题:练习数组应用的程序设计上 机:数组应用的编程实验(2学时)第7部分 函数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6 实验:0 上机:2第7.1部分 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函数的概念及分类;2)函数的定义、调用及参数传递方式。重 点:函数的定义、调用及参数传递方式难 点:函数的调用方式及参数传递方式第7.2部分 函数的嵌套调用与递归调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理解函数的嵌套调用过程;2)理解函数的递归调用过程;3)掌握用递归调用函数方法设计程序。重 点:嵌套调用函数及递归调用函数的执行过程及其程序设计难 点:递归调用函数的执行过程第7.3部分 变量的作用域和变量的存储属性(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掌握局部变量的概念及其作用域;2)掌握全局变量的概念及其作用域;3)掌握利用全局变量在函数之间传递参数;4)掌握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的特点。重 点:局部变量及全局变量的作用域,该二种变量的使用;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区别。习 题: 练习用函数调用法设计程序上 机:函数应用的编程实验(2学时)第8部分 编译预处理命令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第8.1部分 宏定义命令(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编译预处理命令的作用;2)掌握宏定义命令的应用;3)了解宏与函数的区别;4)掌握宏定义的解除。重 点:不带参数及带参数宏定义命令的应用难 点:带参数宏定义命令的应用第8.2部分 文件包含及条件编译命令(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掌握文件包含命令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2)掌握条件编译命令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重 点:文件包含命令的作用习 题:练习设计带有编译编译预处理命令的程序第9部分 指针总学时(单位:学时):9 讲课:7 实验:0 上机:2第9.1部分 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函数(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指针的概念;2)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方法及使用方法;3)掌握指针在函数的参数传递及指针作为函数返回值中的应用;4)掌握利用指向函数的指针调用函数的方法。重 点:应用指针变量编写程序第9.2部分 指针与数组(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用指针引用一维数组元素;2)用指针引用二维数组元素;3)指针基本运算。重 点:用指针访问数组元素第9.3部分 字符串与指针(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用指针变量访问字符数组;2)用指针实现字符串操作。重 点:用指针实现字符串操作第9.4部分 指针数组与指向指针的指针(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指针数组的概念;2)指针数组的定义及使用;3)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定义及应用;4)main函数的参数。重 点:指针数组的定义及使用,指向指针的指针变量定义及应用习 题:练习用指针变量编写程序上 机:指针的应用编程实验(2学时)第10部分 结构体类型总学时(单位:学时):9 讲课:5 实验:0 上机:4第10.1部分 结构体变量及结构体数组的使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了解握结构体的概念和定义;2)掌握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3)掌握结构体变量的使用;3)掌握结构体数组及应用。重 点:结构体变量及结构体数组的使用第10.2部分 结构体指针及链表的操作(讲课3学时)具体内容:1)掌握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2)掌握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3)掌握结构体变量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