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一颗童心走入文本 浅谈教师解读教材的点滴 文本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介体,是师生对话的平台,是学生成长的航标。因此,我们对文本应有充分的解读和理解,才能够准确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感受,去领悟。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备课时首先设想的是课堂的结构与形式,然后才拿教材往上靠,课堂形式是新颖的,课堂氛围也很热闹,却往往缺少了内涵,其原因是教师缺少对文本的解读。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人说教师解读教材要用成人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教材还要有教师专业的眼光,以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我们教学对象来说,我们更应具有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生活去解读教材,然后再依据不同学段来设计“三维目标”。以下是我解读教材中的点滴做法:一、 用童心品味语言小学语文课本中绝大多数语言都能接近儿童。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式语言,这样的语言典范、优美,蕴涵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到。”这就让我明白在读教材时,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看,哪些语言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捕捉这样的语言,仔细推敲、品味,悟其意,品其神;哪些是值得学生积累的精辟语言,让学生积累。我是用这样的解读语文教材的眼光来审视语文课堂,发现很多课文的语言是伙伴式的语言,无须教师过多地去讲解,只要学生自己阅读、体会就可以了。有些值得学生学习的课文语言,就要教师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式语言,设计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对于捕捉到的精粹语言,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及时的引导,甚至更多的是讲解赏析。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整体去朗读、去积累,存留在学生的记忆里,待今后在成长的岁月中慢慢融化。二、 用童心体验情感国标本教材的选用十分重视人文色彩。这一点的突出表现是:所选的文章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挖掘课文,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小学语文教材中以“露”笔叙事写景,状物写人,以“含”笔抒情写理的范例是很多的,我们教师既要善于体味“露”笔的情感,又要善于挖掘“含”着的情感。例如:解读凡卡一课时,读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此时,这位天真的凡卡却不知道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能在梦中!这是“含”的情感点,我在教学中启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心动情发,能够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当然,我们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另外,想要摸清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眼中应有“人”。这里的“人”是活生生的,当我们的语文教学漠视有情感有追求的人的存在,而指向单一、枯燥的题山题海时,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走向了虚无。阅读月光曲一文,这篇文章叙述了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被其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于是即兴为她弹奏月光曲的故事。文中对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是通过盲姑娘的想像来完成的,贝多芬感情的变化也正是寓于其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解读时采取这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像。“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我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钻破了轻纱。”“老师,我看到了月亮钻进了云层,听到了大海上风吼浪涌。”“老师,我看到了小女孩哭了,她也看见了月亮。”“我看出了贝多芬太激动了。”这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三、 用童心链接生活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去阅读文本,用儿童的眼光解读文本。教材中很多的课文是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的,比如,大海睡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更多的课文是表现儿童的生活的,比如,乡下孩子、快乐的节日;也有更多的课文是反映儿童的心愿的,比如,一株紫丁香、奶奶的白发,还有更多的课文中充满了童真、童趣、童思。因为课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想象,在解读文本时,抓住儿童的生活,链接生活,就可以自然地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于是我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课堂上有了这样的环节:你想变成什么先在诗中找出来,把有关的诗句画下来,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要这样变?小雨滴:你想变成什么?小雨滴你想滴在哪儿?(贴图)透明的雨滴像什么?听到大家的赞美,透明的雨滴在绿叶上美美地,想想该怎样读呢?让我们就像她这样轻轻地读吧。小鱼:你想变成什么?去吧,把小鱼送到它最想去的地方。(贴图)为什么小鱼能游得这样快乐?理解“清凌凌”,小鱼,小鱼,你能拥有这样清凌凌的小河真是太幸福了。你能带着幸福、快乐的语气读一读这句吗?清凌凌的小河里还有小鱼吗?一条、两条,来吧,一起来边游边读。指导个别读,指导部分学生读,全班齐读。蝴蝶:谁最喜欢花丛?给蝴蝶带上头饰。其他学生变成花朵,让蝴蝶在花丛中自由穿梭。理解“穿梭”。什么时候还可以用上“穿梭”一词呢?读“穿梭”一词。我们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在确立语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构建适合学生语文学习话题,设计生活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四、 用童心思考问题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单纯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就会把课文“读”深了,相反将自己当作一个儿童,揣摩自己的阅读过程,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与此同时,也可以体察到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一个孩子与她一起读书的妈妈提出的一连串看似荒诞、匪易所思的问题:“她为什么不到房子里去呀?”“小女孩为什么会冻死?”“她为什么不去警察局,110的叔叔会帮助她的!”“小女孩的爸爸怎么会舍得打她呢?”“妈妈,让小女孩到咱们家做我的姐姐好吗?”这一系列的问题面对今天的儿童,我们在解读教材时都要能有所考虑到。因为,孩子都是纯真无邪,善良的,这是人类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就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思维火花来。阅读教学中教者如果能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其课堂就会妙趣横生。新课程改革也认为,学生“天真好奇的问题”也是课程资源之一,我们理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挖掘。解读将相和一文时,对文本中的人物会自然产生爱、憎的情感,如果站在儿童的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请说出你的理由来。”大多数同学都说喜欢蔺相如,也有部分同学喜欢廉颇,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以大局为重;廉颇爱国,知错就改,作战勇敢。但我们在读教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学生可能会喜欢赵王呢?这是儿童的个性化的存在。老师的解读要从儿童的个性出发,于是出现以下的教学:“老师,我喜欢赵王。”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惊讶,孩子振振有词:“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他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盟,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足以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因个性不同,产生的问题也不一样。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极大地说明了我们老师在解读教材时的读、问,要站在儿童的解度去设计教学。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售楼处购房合同定金协议
- 居间合同变更购房人协议
- 家庭农场土地出租协议书
- 学校创办合同协议书模板
- 委托创业园运营合同范本
- 库存合金车收购合同范本
- 山东专业自驾租车协议书
- 工会代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工地小推车租用合同范本
- 居间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4-2030全球中子刀(锎252中子源自动遥控式后装治疗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廊坊市广阳区2025年小升初素养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隔声窗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11∕T687-2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医药电子商务实务》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钢板仓施工流程及安全保证方案
- 农业互联网与农产品营销策略优化
- 知识产权具体实施细则
- 泄密案件整改报告范文
- 船舶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