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作画画时作戏.doc_第1页
戏中作画画时作戏.doc_第2页
戏中作画画时作戏.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源期刊网 戏中作画,画时作戏作者:沈亚蕾来源: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4年第07期游戏并不只是童年期一种特有的、快乐的活动,它同时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的条件。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独特的地位,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内心冲动得以体现,使幼儿感到兴奋和愉快幸福,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将幼儿美术活动与游戏有效地结合,正是为了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培训。游戏式教学不再注重绘画、手工技巧的学习和作品效果的评价,它根本不必考虑画得好不好、做得像不像,它注重的是幼儿通过各种绘画、手工活动来充分宣泄情感、展现能力;它考虑的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它真正使幼儿美术活动成为让幼儿自由翱翔的广阔空域。一、戏的环境,兴趣盎然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地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组织与实施的内容之一。因此,要使游戏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就要丰富与美术活动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也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被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去。如在主题蔬果乐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萝卜、青菜等印章,让幼儿在白纸上印上各种色彩的图案,然后再添画上绿色的茎叶,一幅漂亮的花园图便呈现在眼前。再如提供树枝底板让幼儿手指点画,幼儿这儿点一下,那儿点一下,不一会儿装饰独特的桃树、迎春花、一串红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画着,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到处献宝。活动后我又启发幼儿将作品作为“照相馆”的装饰品和道具更是让他们兴奋不已,成就感倍增。总之,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美术活动原来就是“玩”游戏,美术活动是件快乐的事情。二、戏的内容,生活灵感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更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与游戏之中”。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从经验中来,美术活动也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美术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于是我平时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如让幼儿练习绘画圆圈,我创设了“螃蟹吐泡泡”“冰糖葫芦”等美术内容。还有“帮妈妈绕毛线”“好吃的棒棒糖”“小蜗牛”等指导幼儿练习绘画螺旋线。这些既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又激发了幼儿的美术欲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美术技能。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兴趣。因此教师需要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来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三、戏的过程,艺术享受“游戏与美术活动相融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相当重要,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能让幼儿充分地享受艺术的过程,让幼儿爱上美术活动。在“我爱吹泡泡”绘画活动中,我事先准备了几瓶肥皂水,让幼儿在室外玩“追泡泡”的游戏,并引导他们观察泡泡的变化,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泡泡的产生、变化和特点,我再引导幼儿“泡泡这么有趣,可是一会儿就不见了,如果我们把它画下来该多好啊!”由于先前直观的泡泡游戏使幼儿在作画时更好地把握了泡泡的特征,绝大多数幼儿较好地完成了“吹泡泡”的作品,看着自己画的泡泡,充分享受到了吹泡泡的乐趣,幼儿绘画的自信心也大幅上升,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更加投入。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在这些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幼儿从游戏中寻找乐趣,更愉快地掌握了一些美术基本技能。四、戏的话语,创造鼓励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候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来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如在涂色练习中,为了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让幼儿来拖地:“一定要都拖到,这样才能露出漂亮的地板来。”对于幼儿在涂色时留的空白,我会提醒他:“这儿还有灰尘,快拖干净。”幼儿涂完后会兴奋地说:“我拖好了,好漂亮呀!”这时,幼儿感受到的是一种游戏的快乐,而丝毫没有感觉到涂色练习的枯燥感。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语言来传授美术技能。如鸭子,圆圆的头,扁扁的嘴巴;苹果,圆圆的苹果;熊猫的身体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长长的;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叠词,就能加深幼儿对形体特征的印象。在教幼儿学画简单物体时,我常常运用儿歌进行教学,加强了美术活动的趣味性,使内容更形象化,易懂易接受。如在绘画活动“大树妈妈”中,重点是让幼儿掌握用两条直线和弧线画出树的外形特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用了儿歌教学的方法。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小脚碰小脚,跳个圆圈舞。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画,画画变成了幼儿非常愉快的事情。通过创设游戏化的环境、选择游戏化的内容、开展游戏化的过程、运用游戏化的语言来进行美术活动,让美术活动变得更加游戏化,幼儿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美术能力也随之提高。(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塔前小学幼儿园)儿童绘画的三个游戏方法幼儿早期绘画的形成和发展,是早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由于幼儿爱动爱玩,采用图画游戏进行绘画训练对幼儿来说是很好的启蒙教育。1.故事游戏法幼儿最喜欢听故事,像“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龟兔赛跑”“小鸭学游泳”等,故事中的动物形象都是孩子入画的内容。如教孩子画小兔,家长可给孩子讲“小兔的故事”:“从前兔妈妈有3个孩子,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红眼睛,另一个叫短尾巴”小兔的基本特征通过这3个小兔的名字就概括出来了。家长边讲故事边教孩子画,这样孩子既听到了故事,又学会了画小兔,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还有,孩子自己画完一张画,让孩子自己对画讲一个故事。2.猜迹游戏法就是先不说出所要画的内容,而是先在纸上画出所要画的基本形状,不画细节,让孩子猜画的是什么。如画小兔的头,先画出一个圆,让孩子猜,孩子猜画苹果,你却画上两只眼睛,孩子猜画人,你又画上动物的鼻子和嘴加上几根胡子,孩子又猜画的是只猫,你却又画上两个长耳朵,最后是小白兔。这种神秘感,可使孩子产生好奇,孩子的情绪就高起来。这种游戏可以由大人画孩子猜,也可以孩子画大人猜。3.变色游戏法找三个小瓶,分别装上红、黄、蓝三种颜色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