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doc_第1页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doc_第2页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doc_第3页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doc_第4页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生物复习提纲第21章 生命的发生与发展1、“自然发生论”的论据有腐肉生蛆、_、_等。2、巴斯德_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物只能来源于_,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一观点称为_。3、化学进化论认为: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_、_和_等,但没有游离的_(和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所在)。在紫外线、闪电、热能和_的激发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分子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_,这些有机_随着雨水汇入热汤似的_。在原始海洋,有机小分子经过长期演变(约4亿年),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4、在_条件下,_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5、在米勒实验装置(教材P6)中,电极模拟的是_,冷凝装置模拟的是_,沸水模拟的是_,抽真空装置模拟的是_。6、米勒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_可以生成_。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的起源的过程:(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等)独立的体系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7、科学家推测由有机小分子演变为原始生命的过程大约持续了_亿年。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细菌化石,存在于距今_亿年_亿年的古老地层中。8、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和_。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如始祖鸟的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9、化石记录显示化石生物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结构_而_;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_,结构_而_。10、化石记录的生物总的进化趋势是:从_到_,从_到_,从_到_。 11、地球约有_亿年的历史,可分为若干地质年代即包括太古代、元古代、_、_和_等。前寒武纪时期是指从_到_的地质年代,约占整个地球发展史的_。生物的进化历史约始于_亿年前。12、寒武纪又被称为_,现在的煤层部分是古生代后期森林(蕨类植物)在地质运动中被埋在地层中形成的。13、地球的生命史:(教材P12-13)地质年代时间代表性植物代表性动物前寒武纪(太古代与元古代)地球形成到约5.4亿年前古生代早期约始于5.4亿年前中期后期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新时代始于6500万年前14、恐龙产生和灭绝的地质年代是_,人类产生的地质年代是_。15、达尔文在_年发表巨著_提出了以_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物进化的基本条件)、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手段、途径外因)、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与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和核心内容)等。自然选择是通过_实现的,_和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6、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环境的选择作用是定向的。_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17.现代类人猿包括_、_、_和_。18.人类和类人猿不仅在_、_、_相似的特征,在许多行为上也有很多_之处。19.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其中仍然过着树栖生活的森林古猿成为了现代类人猿的祖先,而转向地面生活即陆栖生活的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最早的祖先。20._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21.人类的诞生地可能在_,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南方古猿是目前发现最早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能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直立人会使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如元谋人、和县人和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等;智人是唯一现存的人种,如,金牛山人和丁村人早期智人,资阳人和山顶洞人晚期智人,其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创造出了雕刻绘画等原始艺术。22.在生物学上,现代人类都属于_。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人们的不同肤色和鼻型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即_(黄)、_(白)、_(黑)和_(棕色),其中中国人是_人。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1.根据生物的某些将其分门别类,即生物分类。2.生物学家以生物的和 为依据,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 、 、 、 、 、 、 ,其中 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小,其间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_,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 ;反之则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_,生物之间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 。(同属于高一等级的生物不一定同属于低一等级;但同属于低一等级的生物一定同属于高一等级。如猫和狗同属于食肉目,但猫属于猫科,而狗属于犬科。)3为了便于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识别生物,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特征的 ,编制出生物检索表。4.为了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_于_年创立了双名法。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的名称,即学名。它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_名,第二个词为_名。除第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外,其余各字母均用小写字母,并且两个词的所有字母均用斜体字书写。5、1969年,美国生物学家_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等五大类群。6、科学家估计,自然界中原生生物大约有_种。根据原生生物_、_和_不同,把他们分为不同的类群,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是原生动物、藻类等生物类群。7、原生动物整个身体由_个细胞构成。常见的有_、_、_、_等。其中疟原虫疟疾,阿米巴变形虫痢疾。8、藻类细胞里都含有_和_,能进行光合作用。衣藻是_细胞绿藻,石莼是_细胞绿藻(填“单或多”)。褐藻没有_、_、_等器官的分化,其个体像根的部分叫做根状物,起_作用;像叶的部分叫做叶状体,能进行_。常见的藻类有_、_、_、_、_、_、_等。9、藻类已经成为_指示生物,我国一些海域发生的_现象,主要是某些藻类短时间内在污染水域大量繁殖引起的。10、根据植物_、_、_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11、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_,他的假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只起着_的作用;没有_组织,叶除了能进行_作用,还能吸收_和_。苔藓植物大都对_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_指示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有_、_、_等。12、蕨类植物一般都具有_、_、_等,并有_组织和_组织。我们常用的煤就是大量的古代 形成的。常见的蕨类植物有_、_、_、_、_等。13、_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1). (2) 。14.我国的裸子植物有_多种,被誉为_。有许多是世界上的珍稀树种,如_、_和_等。15.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等级_、种类_、分布_、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它可分为_和_两类。单子叶植物:须根系、平行脉、花瓣为3或3的倍数,如水稻、小麦、玉米、竹、百合、玉簪、兰花、郁金香、椰子等;双子叶植物:直根系、网状脉、花瓣为4、5或4、5的倍数,各种豆类、大多数水果、各种蔬菜、特产经济作物、大多数花卉都属于这一类,如桃、梨、白菜、马铃薯、花生、茶、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16动物约有_种,地球上现存的动物根据身体里有无脊椎骨分成两大类即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前者又分为_、_、_、_、_、_、_等类群,后者又分为_、_、_、_和_等。17. 腔肠动物是一类水生的_细胞动物,其身体由_层细胞及_个消化腔组成,绝大多数生活在_中。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_、海蜇、珊瑚虫、_等。其中_为“水中国宝”,近年在我四川、湖北等地均有发现。18、扁形动物背腹扁平,身体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常见的扁形动物有_、_、_等。其中“米猪肉”是猪带绦虫的幼虫潜伏在肌肉组织中形成的猪肉。19.线虫动物体内有完整的_,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使_功能有了分工,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残渣的排出。常见的有_、_等。20、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_、_,_三部分,体外有_,常常包有_。如_、_、_、_、章鱼、乌贼、墨鱼、鲍鱼、鱿鱼等。21、环节动物身体呈_状,细长而_,分成许多_,无附肢,多数_爬行。如_、_、_,_。22、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_,数量_,分布_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在地球上约有_种。绝大多数节肢动物陆栖,全身被有坚韧的_,可以防止_蒸发。身体一般分为_、_,_三部分,每个体节几乎都有一对分节的_,有发达的_,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呼吸器官,可以完全适应_生活。23、_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胸部有_对足,多有_对翅。24.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第_大类群,大约有_种,终生生活在_中;身体一般呈_,用_呼吸,用_游泳,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海马、带鱼是鱼类)25两栖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的幼体生活在_,用_呼吸;成体_生活,用_呼吸,_辅助呼吸;受精作用在_完成(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_(填“是或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26.爬行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_,有利于_;_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能适应_环境。体温_,是_动物。27.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第_大类群,全世界约有_种,我国有_种。身体一般呈_型;被覆_;前肢_;恒温动物,体内受精,卵生。(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是蜂鸟)28.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_的类群,约有_种。一般体表 ;体温恒定(恒温动物);大脑发达;_受精, 生。(鲸鱼、蝙蝠、海豚等是哺乳动物)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环境中影响生物_、_、_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其分为两大类即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包括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包括_在内;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等。3、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_%_%,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水就没有生物。4、_对植物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生物的繁殖活动。5、_是生命的能量来源;_限制着生物的分布。6、_和_这两个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总格局。7、生物之间存在着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是指_生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是指_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_、_、_、_等。8、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9、一个生态系统是由_和_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植物、动物、_和_等类群;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_等因素。10、_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和_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把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供给_再利用;_则为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1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_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12、正确书写(捕食)食物链要求:食物链上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只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之间用箭头符号连接,被食者指向捕食者。13、物之间由于_而构成的网状联系称为_。14、_和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15、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16、能量流动的特点:量是沿着食物链_流动的。而且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_,一个环节只能把所有能量的_%传达给下一个环节。所以,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也愈_,就形成了_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17、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_与_之间的往复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8、_和_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19、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_与_、_和_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0、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着一种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影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的代谢能力以及非生物环境状况等。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森林生态系统又比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2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即_与_。此外,_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其中_是主要破坏因素。第24章 人与环境1、现在地球上人口已经突破_亿。2、人口数量增加_倍所需要的时间叫作倍增期。诸多数据显示,人口倍增期正在逐步_。(填“递增”或“递减”)3、从1990年开始,每年的_月_日确定为“世界人口日”。4、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_、_、_等的需求不断加大。5、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目前全球约_个国家陷入粮食危机。6、我国用占世界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但我国粮食供应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于比较_状态。7、_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8、目前世界上有_以上的地区缺乏淡水。9、人口问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粮食短缺问题、水资源缺乏与污染问题、土地资源问题(人均耕地减少)、能源问题(加速能源消耗与短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遭破坏加速物种灭绝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等。10、世界人口增长如此之快,是因为人的_率大大超过了_率。_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1、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_、_密切相关。12、_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_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的出生率。13、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_,提高_。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少生是关键。14、现在我国的人口出生率稳定在_%以下。按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属于_(填“低”或“高”)生育率国家。15、农田生态系统是进行_的场所。16、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控制森林采伐量、_、_、建设_、建立_等方面作了极大努力,很多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17、发展_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18、生态农业可以提高_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_率,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得以_、_地再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19、城市生态系统是以_为主体,与自然环境、_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20、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_、_为代表的_型污染。21、大气中_含量过高还会导致酸雨。22、厨房污染主要是_污染。一般厨房中常见的污染物有_、_、_、_等。23、防冻剂里含有_等有毒气体。地下土壤及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石材、地砖、瓷砖等能产生一定的放射性物质-_。24、_及_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这些材料中均含有_、_、_、_等挥发性的有毒气体,有的还具有致癌性。 第25章 生物技术1、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_、动植物体对_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酸奶、四川泡菜、青贮饲料等是利用_发酵制作和加工的。3、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没有_的条件下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_,使液体牛奶转变为固态。4、酒药中含有曲霉、毛霉、_等多种微生物。在_左右条件下,米饭在酒药的作用下,_和_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没有_的条件下,_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5、在面酱的生产过程中,_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等,使面酱具有甜味;将少量的蛋白质水解成_,使面酱具有鲜味。6、黄酱主要利用_进行发酵;豆豉主要是用_、_、_等进行发酵。7、由于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制曲和发酵的条件也有所差别。发酵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_,一方面抑制_的活动,另一方面使产品咸味适口。8、沼气发酵是指在_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主要是厌氧微生物,如产甲烷细菌)将有机物制成_的过程。在沼气发酵装置中,池底污泥是各种厌氧微生物生活的场所;植物秸秆、人(畜)粪及各种加工废料可为多种微生物和产甲烷细菌的活动提供_;沼气可作燃料或用于照明、发电等;发酵后的沉渣可作为_。9、法国科学家_揭示了微生物在发酵中的作用,使发酵技术有了理论基础。10、工业化的发酵技术产业或产品有抗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