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较表 货币 供求 价值 2 价值决定价格 1 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由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是由决定的 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单位商品的与生产该商品的成反比 3 价值规律 1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为基础 实行交换 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低于 高于 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量 等价 2 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的影响 围绕上下波动 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 供给与需求 1 供给的含义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的数量 2 需求的含义 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3 供给 需求与价格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供给量少 商品价格就 商品的供给量多 则商品的价格会 商品的需求量越少 价格越低 需求量越大 价格越高 5 影响 均衡 价格的因素 1 地域 生产条件 政策等 甚至 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实际上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 1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 价格变动会引起的变动 价格上升 消费者减少对它的购买 价格下降 消费者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a 替代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 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影响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将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b 互补商品 如果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这两种商品就是 影响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一种商品的价格 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 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 需求量 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 2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 调节 2 提高 3 生产的高质量产品 讲解一 分清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 一 价格的影响因素 供求 1 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 如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 宗教信仰 习俗等 这些因素都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2 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供过于求 价格降低 3 卖方市场 供不应求 物以稀为贵 卖方起主导作用 买方市场 供过于求 货多不值钱 买方起主导作用 二 价格的决定因素 价值 1 价格的含义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产生后价值就表现为价格 2 价值决定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 商品价值量越小 价格越低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定的 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第一 在商品生产领域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 在商品交换领域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三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供求影响价格 价格也会影响供求 二者相互影响 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在市场上 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主要是由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等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 等价交换原则 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 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 也不可能无限下跌 始终以价值为基础 围绕价值波动 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 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 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 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 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 可见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3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第一 等价 是指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前 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后 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 等价交换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 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并非指任何时候 任何交换场合都相等 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温馨提示 1 卖方市场就是买方市场 点评 卖方市场是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不应求 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过于求 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2 等价交换原则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 点评 1 等价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前 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货币产生以后 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2 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 只存在于商品 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3 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原则 坚持等价交换原则既是价值规律的要求 也是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 它要求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格既反映价值 又反映供求关系 4 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 如文物 名画 邮票等价格高于价值 但它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扩大生产 同时 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引入到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高考题例 2009 广东卷12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 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 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 如天降大雨 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 雨伞却卖得很不错 这表明此时 a 需求法则不起作用b 处于卖方市场 c 处于买方市场d 雨伞的价值上升 解析 天降大雨 雨伞需求量上升 商品供不应求 生产者觉得有利可图 于是趁机提价 在这一过程中 卖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故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答案 b 变式训练 2010 山东青岛模拟13 价值 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价格决定价值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 供求关系决定价值 价格影响价值 c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d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 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 a 价格决定价值 关系颠倒 b 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错误 c 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错误 价格与供求之间是相互影响并非决定 讲解二 准确辨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1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两者成正比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所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就越多 但其价值总量没有变化 这样 同样的价值总量分摊在更多的使用价值中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少 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才会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从而引起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 个别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3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使用价值数量的乘积 而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与使用价值数量成正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愈小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也就越多 因而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4 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数量也就越多 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也就越大 总之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 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 可从右图把握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1 商品的价值 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一商品的生产者 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 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商品的价格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就回落的道理 6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意味着社会财富 产品数量 的增加 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商品价格降低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温馨提示 凡是劳动生产率都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或反比 点评 1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分 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某单位 某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某一部门 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2 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决定商品价值量 3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例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 单位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 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就越小 反之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商品的价值量是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 4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说明这一个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创造商品的数量增加 由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个别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他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的 高考题例 2010 全国卷 24 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生产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 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6元b 10元12元c 20元24元d 8元16元 解析 2009年年甲产品的生产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 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 在通货膨胀率为20 的情况下 物价上涨20 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 5 20 6元 故答案为a 答案 a 变式训练 2009 全国卷 24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 产量为10万件 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 其他条件不变 那么 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 增加8万元b 增加6万元 c 减少14万元d 不变 解析 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 从计算的角度看要简单一些 但对 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 从 某小企业 生产一件甲种商品 必须明白 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 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 其次是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售 即10万 6元 60万元 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 即个别劳动生产率 提高10 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 10万 1 10 11万件 其他条件不变 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 所以 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 6元 66万元 所以 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所以本题选b 答案 b 讲解三 正确理解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一般影响一般说来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反方向变动 即商品价格上升 则商品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 其需求量增加 消费者的需求会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相反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消费者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一般来说 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其影响较大 如液晶电视价格下跌会引起需求量的明显增加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价格变动对其影响较小 如小麦大幅度降价时需求量 只有少量增加 3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第一 替代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 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 则为替代品 第二 互补品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 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则为互补品 在人们的生活中 一些消费品是可以相互替代或互补的 在替代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 在互补商品中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注 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温馨提示 1 农产品降价会实现薄利多销 点评 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 因此 需求缺乏弹性 当农产品大幅度降价时需求量只有少量增加 并未实现多销 2 正确理解几个关键词 点评 1 适销对路 就是指要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2 物美价廉 体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3 物多必贱 和 物丰价廉 反映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但没有认识到价值决定价格 4 优质优价 指质量好的商品 消耗的人类劳动多 商品的价值量大 价格就高 但没有认识到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两商品相比 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由图表中价格箭头方向及需求曲线的变化可得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可得 答案 b 变式训练 2010 北京卷34 某商品的价格p的变化量 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的变化量 x 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b 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c 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d 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解析 价格变动影响相关商品需求量 当 p与 x一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的时候 当 p与 x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的时候 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是同方向变化 关系符合 排除a 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相反方向变化符合 排除b 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 排除c 答案选d 答案 d 热点材料 组合拳 遏制高房价 尽管国家对房价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 组合拳 但房价仍然居高难下 高房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高房价的第一个危害是抑制其它方面的需求 造成畸形经济结构 第二个危害就是抑制其他方面的投资 造成畸形发展 第三个危害就是影响社会和谐 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目前网络上流行着一种愤怒 仇恨的情绪 高房价是其一个重要诱因 高房价剥夺了众多房奴的幸福感 毁灭了他们十几年寒窗的梦想 让他们失去了消费的能力的同时 也将他们仅有的业余时间拉到了低成 本的网络上 在本应该喝咖啡的时间里在网上发着牢骚 第四个危害就是投机盛行 影响社会的创造力 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大汇总 热点解读 经济生活角度 1 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近年来 随着土地 钢材 水泥等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房地产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从而带动房价的上涨 2 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 它的价格就上升 供过于求时 价格就下跌 城镇化加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 房地产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缺少 房地产的发展是和城镇化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大量进入城镇的人口需要住房 这样就产生了对住房的大量需求 引起住房供不应求 导致房价不断上涨 3 通过市场可以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是 市场调节也存在着自发性 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从而导致房地产 市场价格的异常变动 必须加强宏观调控 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除了受价值决定 供求影响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生产经营者哄抬物价 进行炒作 因此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4 国家综合运用经济 法律 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十一条 等一系列政策 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违规炒楼行为 体现了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5 财政的作用 国家加大财政补贴以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在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中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在未来两年中 全国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将达到2800亿元 这些措施体现了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 6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但物价也影响人们的消费 稳定房价 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 当前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政治生活角度 1 我国政府的性质 原则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重拳出击 遏制房价 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丹东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中国广电通化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大唐电力朔州市2025秋招自动化与测控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绍兴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交通运输岗位
- 达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白银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评专练题库及答案
- 延安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战略研究博士岗
- 2025年喜报内容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联通防城港市2025秋招行业常识50题速记
- 国家能源甘南藏族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逻辑推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
- 2025年三峡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 10KV变电送受电安全作业方案
- 江苏省水利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常用表格(2025.6.18)
- 【初中数学】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课件)+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双十一货车租车协议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管乐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物业管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证券投资2025新改实训指导
- 冷冻肺活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