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编号:51669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6.7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12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论文
- 资源描述:
-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91多功能数字电子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内容简介:
-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系 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报告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 日期 nts多功能数字电子钟设计 1.设计任务和基本要求 1.1 设计任务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 1.2基本要求 时钟功能:采用 LED显示累计时间。 校时功能:能快速校准“时” 、“分” 、“秒”的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整时报时功能:设计要求具有整时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 10秒进行蜂鸣报时,要求报时声为 4底 1高。 画出电路原理图。 进行电路的仿真与调试。 2.工作原理 2.1设计要点 设计一个精确的秒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设计 60进制、 24进制的计数器。 设计操作方便的校时电路。 设计整点报时电路。 2.2工作原理 数字钟是一个将“ 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 24 小时,显示满刻度为 23 时 59 分 59 秒,另外应有校时功能和报时功能。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译码显示器、“时”,“分”,“秒”计数器、校时电路、报时电路和振荡器组成。干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 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一般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将标nts准秒信号送入“秒计数器”,“秒计数器”采用 60 进制计数器,每累计 60 秒发现胡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 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采用 24 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 24 小时的累计。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 出状态菁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 LED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时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脉冲信号,然后去触发一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的。 2.2.1 振荡器 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时间标准信号。数字钟的精度就是主要取决于时间标准信的频率和稳定度。所以,在实验中采用 555 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间标准信号源。 2.2.2 计数器 根据计数周期分别组成两个 60 进制(秒、分)和一个 24 进制(时)的计数器 。把它们适当连接旧可以构成秒、分、时的计数,实现计时功能。 2.2.3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是将数字钟的计时状态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可被人们的视觉器官所接受。显示器件选用 LED 七段数码管。在译码显示电路输出信号的驱动下,显示出清晰直观的数字符号。 2.2.4 校时电路 数字钟电路由于秒信号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又因为电路中其他的原因数字钟总会产生走时误差的现象。所以,电路中就应该有校准时间功能的电路。 2.2.5 报时电路 当数字钟显示整点时,应能报时。要求当数字钟的“分”和“ 秒”计数器计到 59分 50秒时,驱动音响电路,要求每隔一秒音响电路鸣叫一次,每次叫声的时间持续 1秒, 10秒中内自动发出 5 声鸣叫,并且前 4声低,最后一声高,正好报整点。 nts数字电子钟系统框图如下: 图 1 数字电子钟系统框图 3.电路设计 3.1秒、分、时计数器电路设计 3.3.1 秒计数器的设计及安装 秒信号发生器是数字电子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时信号发生器和分信号发生器的精度。通常用晶体振荡器产生 的脉冲,经过整行、分频获得 1Hz 的秒脉冲。常用的典型电路入图所示: 图 2 秒信号发生电路图 秒计数器为 60 进制计数器。实现此模数的计数器是由两片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时显示器 时译码器 时计数器 分显示器 分译码器 分计数器 时钟 校准 分频器 振荡器 秒脉冲 秒显示器 秒译码器 秒计数器 整点报时 nts74LS90构成。首先将两片 74LS90设置成 10 进制加法计数器。将两片的 74LS90的置数端 s1 和 s0 都接地,将“ CP1” 接到 Q0 端,以 Q3 为位进位端,则构成了 10 进制加法计数器。再将其中一片(以下都称片 1) 74LS90计数器的进位输出端 Q3接到另一片(以下都称片 2) 74LS90 的进 位输入端 CP0,如此,两片计数器最大的即可实现 100进制的计数器。接下来,利用 74LS90 的“反馈置零”的方法实现 60 进制。 74LS90 属于一步置数,所以计数器输出“ 2Q32Q22Q12Q0、 1Q31Q21Q11Q0=0110、 0000时 ,通过置数脉冲使计数器清零 ,也就是此时 Q2,Q1发出置数脉冲松脂清零端 R1,R0 使计数器清零 . 3.1.2 分计数器的设计及安装 分计数器也是 60 进制计数器。同秒计数器一样是由两片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构成。将两片 74LS90 按同秒计数器的方法接成 10进制加 法计数器,再按同秒计数器的方法接成可实现 100 进制的计数器。再用同秒计数器的方法实现 60 进制。 图 3 分信号发生电路图 3.1.3 时计数器的设计及安装 时计数器是 24 进制计数器。实现此模数的计数器是由两片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4LS90 构成。同分、秒计数器一样 ,先将两片计数器 74LS90 连接成 10 进制的加法计数器 ,再把两片计数器 74LS90 用秒计数器的方法接成可实现 100 进制的计数器 .当计数器状态为 2Q32Q22Q12Q0、 1Q31Q21Q11Q0=0010、 0100时 ,要求计数器归零 .通过 2Q1、 1Q2送出的指数脉冲使两片计数器 74LS90同时归零 ,这样就构成了 24进制计数器。 nts图 4 时信号发生电路图 3.2实现进位 将秒计数器的第 14个管脚与分显示器个位上的 C相连接 ,将分计数器的第 14个管脚与时显示器个位上的 C 相连接 ,即可实现秒计数器的脉冲打入分显示器 ,分计数器的脉冲打入时显示器 .可达到进位的目的 。 3.3译码显示电路 图 5 译码电路的功能是将“秒”“分”“时”计数器的输出代码进行编译,变成相应的数字。用于驱动 LED七段译码器常用的有 74LS47.74LS47是 BCD-7段译码器 /驱动器,其输出是 OC 门输出且低电平有效,专用于驱动 LED 七段共阳极显示数码管。由 74LS47 和 LED 七段共阳数码管组成的一位数码显示电路。若将“秒”“分”“时”计数器的每位输出分别接到相应七段译码器的输入端,便可进行不同数字显示。在译码器输出与数码管之间串联的 R为限流电阻。当数字钟的计数器在 CP脉冲的作用下,按 60秒为一分, 60分为一小时, 24小时为 1天的计数规律计数时,就应将其状态显示成清晰的数字符号,需要将计数器的状态进行译码并将其显示出来。 我们选用的 计数器全部是二 十进制集成片,“秒”,“分”,“时”的个位和十位的状态分别由集成片中的四个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反映的。每组输出的计数状态都按 BCD 代码以高低电平来表现。因此,需要经过译码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 BCD 代码变成能驱动七段数码显示器的工作信号。将计数器和译码显示器连在一起。其电路图 5所示 nts图 5 译码显示电路 3.4分频电路 3.4.1 振荡电路 振荡器是数字钟的心脏,它是产生时间标准 秒 信号的电路。为了制作简便,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条件下,本系统中的振荡电路选用了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下图: 图 6 振荡器电路 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由以下公式估计 f=1/T 1/0.69( R1+2R2) C 由于实验需要,设 f=1KHZ,由上面的公式推算出: R1=4.7K, R2=5.1K, C=0.1 F 3.4.2 分频器电路 nts由上面 555 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发出的信号经过分频器电路得到时间标准信号,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 7 分频器电路 3.5校时电路 校时电路是数字钟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当叔祖钟显示与实际时间不符时,需要根据标准时间进行校时。简单有效的校时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针对秒计时脉冲、分计时脉冲进行控制。达到校时的目的。控制后对应秒计时脉冲为 CP,分计时脉冲为 CP1,时计时脉冲为 CP2。其具体原理图如下: 图 8 校时电路 nts校“秒”时,将开关 S3按下,此时门电路 G7被封锁, 1Hz的 秒信号进入不到“秒计数器”中,此时暂停秒计时。当数字钟秒显示值与标准时间秒数值相同时,立即松开S3,数字钟秒显示与标准时间秒计时同步运行,完成秒校时。 校“分”、“时”的原理比较简单。例如“分校时” G4、 G5、 G6、 G8组合门电路来完成。当进行分校时时,按下开关 S2,由于门 G6、 G8输出高电平,封锁秒十进制位脉冲,同时 1Hz脉冲信号直接通过 G5、 G4门电路被送到分计时的个位计数器中,使分计数器一秒的节奏快速计数。当分计数器的显示与标准时间数值相符时 ,松开 S 即可。当松开 S 时,门电 G5 路封锁 1Hz 秒脉冲,输出高 电平,门电路 G6 接受来自秒计数器的输出进位信号,分计数器正常。通理,“时”校时电流与“分”校时电路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当然,校时方法很多,亦可以用手动单次脉冲实现。 3.6报时电路 图 9 报 时电路 数字钟整点报时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实验要求的是在离整点差 10 秒时,每隔一秒鸣叫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一秒,共响 5次,前 4次为低音 500Hz,最后一声为高音 1000Hz。整点报时电路如图 9所示。 nts整点报时电路主要由控制门电路和音响电路两部分组成。 3.6.1 控制门电路部分: 由 11个与非门组成。 图中与非门的输入信号 Q4、 Q3、 Q2、 Q1、分别表示“分十位”、“分个位”、“秒十位”、“秒个位”的状态,下标中的 D、 C、 B、 A 分别表示组成计数器的四个触发器的状态。 由上图可以看出: Y1=QC4*QA4*QD3*QA3 Y2=Y1*QC2*QA 2 以上二式表示当分十位为 5(即 QC4QA4=101)、分个位为 9(即 QD3QA3=1001)、秒十位为 5(即 QC2QA2=101)时,即 59分 50 秒时发出控制信号。 根据设计要求,数字钟电路要求在 59 分 51秒、 53秒、 55秒、 59秒时各鸣叫一次。 当计数 器达到 59分 50秒时,分、秒计数器的状态为: QD4QC4QB4QA4=0101(分十位) QD3QC3QB3QA3=1001(分个位) QD2QC2QB2QA2=0101(秒十位) QD1QC1QB1QA1=0000(秒个位) 前四声计数器状态发生在 59 分 51 秒至 59 分 58 秒之间。因此,只有秒个位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其他计数器的状态无需变化,所以可保持不变。 此时 QC4=QA4=QD3=QA3=QC2=QA2=1不变,将它们相与即得 Y2。 而 51秒、 53 秒、 55秒、 57, 59秒时的秒计数器个位状态分别为 QD1QC1QB1QA1=0001( 51秒) QD1QC1QB1QA1=0011( 53秒) QD1QC1QB1QA1=0101( 55秒) QD1QC1QB1QA1=0111( 57秒) 并根据需要,前四声为低,则接如 500Hz 的脉冲信号。 最后一声的各计数器状态分别如下: QD4QC4QB4QA4=0000(分十位) QD3QC3QB3QA3=0000(分个位) ntsQD2QC2QB2QA2=0000(秒十位) QD1QC1QB1QA1=0000(秒个位) 即只须将分进位信号和 1KHz的脉冲信号接入即可。 3.6.2音响电路 音响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器,推动 8 欧母的喇叭,三极管基极串接 1K 限流电阻,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损坏喇叭。 4.电路原理图 ( 见附图 ) 5.调试方法 5.1计数器的安装与调试 按图 2,图 3,图 4电路在实验箱上连线。连线顺序为秒计数器,分计数器,时计数器。 接好线路后,将秒计数器,分计数器,时计数器连接个位的芯片的第 14个管脚分别接上脉冲上检验所接电路是否为正确的。 5.2译码显示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按图 5 电路在数字电路实验箱上连线。按已接好的脉冲调试,看看所接电路是否正确。 5.3振荡器的安装和调试 按 图 6 电路在实验箱上连线。接上示波器,观察波形可知道振荡器安装是否正确。 5.4校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按图 7所示的电路图在数字实验箱上连线。将电路输出接二极管。拨动开关。观察在 CP 作用下,输出端二极管的显示情况。根据开关的不同状态,输出端输出频率之比约为 1: 60,“开关”即数字实验箱上的逻辑电平开关。 5.5整点报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按图 8在数字实验箱上连线。报时电路发出的声响是 59分 1 秒至 59分 60秒之间, 59 分的状态是不变的。测试时, 1KHz 的 CP 信号可由实验箱上获得, 500Hz 的CP信号可将 1KHz 的信 号经 K触发器二分频得到。观察计数器 CP 信号的作用下,喇nts叭发出声响的情况。 6.实验心得 通过两周的努力,实验成果比较不理想,只完成了一半的设计。通过本次实验,我的手动能力和经验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在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上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调试的过程中,通过排除故障,我学到了许多经验,这些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在此次实验之后,巩固和运用了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电路分析”等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了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做时 ,分 ,秒计数器安 装的实验时 , 因所用方法不对 ,故在做此实验时屡屡失败 ,后在同学的指导下正确并成功的安装了时分秒计数器 .做分频实验时 ,由于秒计数器的损坏,而且秒计数器与分计数器同为 60进制,便把分频装置与分计数器相连接。 由于前面的实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并且在做分频实验的时候把秒计数器损坏了 ,所以在做完分频实验后 ,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做其他的实验 ,故其他的实验心得没能体会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搭档能融洽的合作并共同完成本次实验。巩固和运用了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电路分析”等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基本掌握了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 。 7.参考资料 1 实验电子技术 石油出版社 郭少勇 编 2 新编电工使用电路 500例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兰君 编 3 使用电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源 编 4 电子线路实战 科学出版社 钟谊 编 5 电子设计应用 杂志社 6 电子电路图站 7 电子之城 8 电子爱好者 nts附图: 3 . 3 k &11分十位 进位脉冲秒十位 进位脉冲3 . 3 k 0.01FS2 S1 校 时 脉 冲 5V&0.01F1 H z0 . 0 1 F0 . 1 F5.1k10k 2k 841576255531 k H z5 0 0 H z 5V1211Q0 Q3 7 4 L S 9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