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组成设计者 郭兰【本堂学习目标】:1、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氢气的一些性质3、认识并区别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预习效果检测】:1、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1)电源种类 (2)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3)气体产生位置:负极 ,正极 二者体积比 (4)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用 检验,现象 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 检验,现象 。(5)结论: 。 2、由 种元素组成的 叫做单质,如 、 等;由 种元素组成的 叫做化合物,如 、 等 ; 由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叫做氧化物 , 如 、 等。 【新课教学】:(一)知识要点:1、电解水实验:现象检验)结论 。 2、氢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验纯。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二)课堂典例:例1、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最显著的特点是A密度最小 B、无色气体 C、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变式训练】收集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B、向下排空气发收集一试管气体 C、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松开拇指 D、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例2、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0mL,则生成氢气 mL。(4)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_.【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臭氧(O3) C. 生石灰(CaO) D.冰水混合物2下列性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 B电解水C水气化 D制蒸馏水3关于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4下列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的是( )A分解过氧化氢 B加热分解氯酸钾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电解水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A水银 B金刚石 C冰 D液态氧6蒸馏水不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C化合物。 D氧化物7市场出售的矿泉水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C单质 D氧化物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活中的“水”可看作纯净物的是()A硬水 B自来水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汽水 【课后拓展】:1、按物质所属类别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空格内:(1)空气 (2)海水 (3)液态氧(4)二氧化碳 (5)高锰酸钾 (6)冰水共存物 (7)水银 (8)氯化钾 (9)石灰水 (10)四氧化三铁混合物 _ , 纯净物 _ ,化合物 _ ,氧化物 _ 。2、A物质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B和C,B在C中燃烧又生成A,铁丝在C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D,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A._ B._ C._ D._3、如图所示,甲、乙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比装置乙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_。(2)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_。(3)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4)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_。(5)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的气体是_,B管收集到的气体是_。(6)在D处,用_检验生成的气体【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分子和原子设计者 郭兰【上节课回顾及弥补】:【本堂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4知道原子可以构成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5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预习效果检测】:1、微观上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包括 、 等.微粒具有以下性质(1)微粒极 (肉眼看不见).(2)微粒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 (运动速度与 高低.有关)。(3)分子之间有 (气体微粒之间间隔 ,所以气体易被压缩)。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而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 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 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 , 又重新组合成分子。(1)电解水的微观实质如图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每个水分子分成 和 ,每两个 结合为一个氧分子,每两个 结合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合成 ,许多氧分子聚合成 。(2)、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分子 (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水分子间的 发生改变。【新课教学】:(一)知识要点:1、分子的定义 2、分子的基本性质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原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5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联系(二)课堂典例: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液体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体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 D冰块、雪花的分子几乎都是水分子。 【变式训练】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例2、电业工人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夏天通常将电线(铜、铝等)架设略松一点,冬天则将电线架设稍紧一点,为什么?【变式训练】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 D、分子大,原子小【随堂练习】:1.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 D.铜片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不停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变 D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3下列变化中有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的是( )A湿衣服经晾晒变干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蔗糖溶于水变成糖水 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分子比原子运动慢 B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大,原子小5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和数目不变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质一定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B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化合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肯定不止一种。7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氧分子C氢原子 D水分子8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过氧化氢C氢原子 D水分子【课后拓展】:1将滴有酚酞试夜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放在实验桌上(贴图形)(1)用 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实验说明 _、 、 .(4)某学生做实验时操作错误,结果观察到管口棉花变红,而试纸条不变色,其原因是 _ 。2、如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0毫升水向水中加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回答以下问题:(1)当糖块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面 (填低或高),此现象说明 _ 。(2)糖水是 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有哪些分子? _ 。(3)通常说糖水是甜的,从化学角度分析这句话对吗? _ 。【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设计者 郭兰【上节课回顾及弥补】:【本堂学习目标】:1、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过滤的基本操作 3、知道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4预【预习效果检测】: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事 、 、 、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净水时加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既有吸附作用又要过滤作用水的净水剂是 ,该净水剂能除去 和 。2、硬水和软水:(1)定义: 硬水 ,软水 (2)鉴别方法:用 ,(3)现象: 。 (4)硬水软化的方法: _ 和 _ 。3、过滤操作要点: 一帖指 二低指 和 ,三靠指 _ 、_ 、 _ 。【新课教学】:(一)知识要点:1硬水与软水(1)定义 (2)检验 (3)硬水的危害 (4)硬水软化 2、自来水的生产,3净水的方法:(1)过滤:原理、操作要点,(2)吸附 (3)蒸馏(二)课堂典例:例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上( )A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B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停搅拌,加快过滤 C、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D一杯浑浊的液体,过滤时一定要一次性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变式训练】下列制作过滤器的步骤错误的是( )A、去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多余部分应剪去,使滤纸边缘比漏斗口低 C、用少量水湿润,滤纸与漏斗间不留气泡 D、为了加快过滤,用玻璃棒搅动液体,例2、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假肥皂水搅拌【变式训练】天然水经过下列净化操作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随堂练习】:1.下列方法不属于净水措施的是( )A吸附 B过滤 C.电解 D.蒸馏2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托盘天平 C量筒 D漏斗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能将硬水变软水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净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 D锅炉用水硬度高十分危险4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杂质 B除去原有的臭味 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除去所有的杂质得到纯净水5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使用正确的一组仪器是( )A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 B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酒精灯 C铁架台、铁圈、蒸发皿、漏斗、酒精灯 D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6.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A. B. C. D.7.海门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植树造林 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不用含磷洗衣粉 工厂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A. B. C. D. 【课后拓展】:1.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自来水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装修合同
- 三水杨酸胆碱镁销售合同3篇
- (翼人2024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5 简单工具 课件(新教材)
- 瑞典简介课件
- 安全方面培训班名称大全课件
- 理财实战课件
- 改造工程加固方案咨询(3篇)
- 安全教训培训课件
- 房屋工程规划方案(3篇)
- 地铁工程复工方案(3篇)
- 数字货币投资入门指南
- 2024年“学宪法、讲宪法”应知应会题库
- HG-T 5367.5-2022 轨道交通车辆用涂料 第5部分:防结冰涂料
- 原油加工承揽合同
- 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不良反应预测与预警系统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队列训练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