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专业:物流管理 学号:0 5 1 0 7 5 0 6 姓名:朱 康 生 指导教师:蒋 家 添摘要出口加工区是目前国内政策最优惠、通关最快捷、管理最简便、设施最完善的海关特定监管的“境内关外”区域。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国际化进程加快,国际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加工区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等之后而产生,这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对外开放度最大的特殊封闭区。其主要是通过简化通关手续,为加工出口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快捷的通关便利,实现出口加工贸易在海关“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24小时工作的新通关模式,发挥其在吸引外资方面显著的集聚功能。 赣州出口加工区作为赣南地区的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它将走向哪里?而我们又有怎样的措施喝对策发展赣南地区的薄弱的经济?本文从加工贸易的源头出发,结合赣州本地的特点和优势,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赣州出口工区的发展方向、对策等策略问题。对本论题的研究可以深刻的认识赣州出口加工区设立的意义,更加可以为赣州出口加工区的良性发展做出指导作用。关键词:出口加工区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AbstactGanzhou was approved to set up an export processing zone by the state department on may 9,2007 with total area in the planning stage of 2.93 sq km and the area of land developed 1.52 sq km.The zone is a particular close district managing to protect a tax to process exclusively which is taken charge of by the maritime customs.It mainly develop on international have the exit of competition ability to process a business enterprise on the market, business enterprise which go into the area can enjoy a series convenience and special discount in the customs clearance, revenue from tax areas etc. On morning of May 30, the GanZhou state exports processing an area opening a rites economic in the area pond of the technique development is solemn and impressive to hold in the Tandong town. This text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counterplan that the GanZhou state export processes area from the strategic angle etc. strategy problem.key word: Export processing zone/The exit processes area Expansionist policy/Development strategy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出口加工区和加工贸易的概念(一)出口加工区的概念出口加工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在港口、机场附近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划出的一定区域,在区内搞好水、电、道路、通讯、厂房等基础设施,用优惠办法吸引外国投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出口加工工业,以达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增加就业、赚取外汇等目的。它是为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而开辟的区域。区内为投资设厂提供基础设施,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如原料进口免交关税,外资企业的利润可自由汇出。 出口加工区是50年代末出现的新的经济特区,它与自由贸易区的区别在于自由贸易区主要是发展贸易和转口贸易,增加商业收入以繁荣设区国经济,而出口加工区则通过规定有关的投资优惠条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并以此促进设区国经济的发展。 二、出口加工的实践经验及模式(一)出口加工区产生的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各国的合作加强,尤其在出口加工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各国制定各项优惠政策,设立出口加工区。江西属于中标欠发达的地域,近年来提出了“对接长珠闽”的规划,在这一大背景下,赣州作为江西的第二大城市,更作为共和国的摇篮和革命老区,赣州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二)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及发展历程1.出口加工区的特点:加工出口区是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态, 早期的自由贸易区一般不进行加工、制造, 没有完整的工业设施。而晚期的自由贸易区在原有服务于转口贸易的初级加工基础上, 着重发展了生产功能。它以当地丰富而廉价劳动力和提供完备的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和优惠待遇, 吸收外商的资金和技术, 同外商合作发展的出口工业, 以带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 加工出口区兼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区的结合体, 它在吸引外资方面, 既提供了自由贸易区的某些优惠条件, 以发展贸易和转口贸易; 又提供了发展工业生产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因此, 加工出口区兼具贸易与工业生产两种功能, 在这两种功能中, 一般是以发展出口加工业为主,兼营进出口贸易。于是, 按其性质, 加工出口区属于工业贸易型经济性特区。 加工出口区虽然脱胎于自由贸易区, 但与自由贸易区相比较,有其自身突出的特征:第一, 设区目的的差异: 加工出口区的设区目的主要是为了引进和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通过发展出口导向的加工工业, 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 促进设区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繁荣, 比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以进口替代为主、发展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增加商业收入的基点要高。出口加工区通过保税加工, 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工业, 使工业生产与对外贸易紧密结合。生产的全部或绝大多数产品都必须出口。因此, 加工出口区主要设立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二, 功能上的差异: 自由贸易区的传统功能, 是通过对进出口商品豁免关税并提供设施与便利, 发展转口贸易, 增加商业性劳务收益; 而加工出口区则是通过允许机器、设备、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自由进出, 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工业, 其商品的自由流动已由商品扩展到生产要素。这是加工出口区对自由贸易区的一个质的飞跃和质的区别。第三, 出口商品价值的差异: 加工出口区与自由贸易区主要经济活动在形式上均表现为商品的进出口, 但加工出口区的商品则更注重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加工出口区的商品是经过生产领域加工的产品, 产品已成为增值了的商品; 自由贸易区所出口的商品只是将进口商品经简单处理, 重新包装后再出口, 商品一直出于流通领域, 没有进入生产过程, 一般不增值或增值较少。由于商品的附加值不同, 其利润也有差异。第四, 后向辐射能力的差异: 自由贸易区区域的隔离性强,与其腹地或设立国家和地区其他非经济性特区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不紧; 而加工出口区却比较注重工业与区外经济的多种联系、技术转移和示范效果, 力求对国内经济产生较大的辐射作用。一般来说, 加工出口区不专门从事边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最多只是将它作为一种副业来经营。第五, 利用外资的形式的差异: 加工出口区的经济活动以利用外资为主, 而且主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因而相对于其他经济性特区而言, 出口加工区各种经济活动条件较优惠, 以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而自由贸易就不一定是以吸引外资直接投资为主。此外, 加工出口区在面临外来冲击时, 抗冲击能力较之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都要强。2.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历程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47年爱尔兰政府在香农国际机场开设自由贸易区赚取过往旅客的外汇,1959年又在机场附近划出380公顷的土地作为自由加工区,专为外资厂商开办出口加工之用。在亚洲,台湾于1959年在高雄创办了出口加工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前身也是出口加工区。60年代以前,这种模式并未为人们所重视,70年代发展迅速,到80、90年代已有 40 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00多个出口加工区,几乎遍布世界。200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大连、天津、北京、江苏昆山、苏州、上海松江、杭州、厦门杏林、深圳、广州、吉林珲春等15个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2003年增至38个,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本文讨论的赣州出口加工区于2007年5月9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规划总面积为2.9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52平方公里;2007年5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从发展历程看,出口加工区于经济特区、保税区之后,兼有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的特点,但功能单一,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 三、赣州出口加工贸易发展概况(一) 赣州加工贸易发展现状赣州作为江西的南大门,珠三角的后花园,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优越的投资环境。在承接广东、福建等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中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热土。 近年来,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争取在对接“万商西进”中有更大作为,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接长珠闽、连接港澳台、融入全球化”战略决策,积极构筑“万商西进”桥头堡的加工贸易前沿阵地。几年来赣州市新增加工贸易企业中,有90%为这类企业,有力地推动了赣南加工贸易的发展。根据赣州海关统计,2001年赣州市加工贸易企业仅10余家,实际进出口值1000万美元左右,占对外贸易总值不到10%;2005年,赣州市加工贸易企业已发展到近100家,实际进出口总值达2.55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值的50.21%,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1至7月,赣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量约1.97亿美元,占整个赣州进出口总值的53.38%,同比增长48.12%。赣州市外贸经济已然形成加工贸易占据整个外贸“半壁江山”的大格局。 目前赣州加工贸易的主要行业有:有色冶金及新材料行业、食品加工业、现代轻纺业、机电制造业、新型建材业、制药业。这些行业一是以资源为导向的产业,充分依托赣州丰富的稀土、钨、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脐橙、绿色果蔬、鸭、鹅等农副产品以及中草药资源,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搞好深加工、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培植发展有色冶金及新材料、建材、食品加工以及制药等产业;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依托大量消费的日用品和市内、市外市场,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制衣、制鞋、玩具及电子产品装配、饮料等劳动密集型以及外向型企业,大力培植发展现代轻纺业、食品业等;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企业存量进行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增加其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投入,增强其发展后劲。比如,赣州机电制造业基础较好,还有汽车目录这样的宝贵资源,完全可以把以汽车配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培植成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用汽车、摩托车等产品。 (二)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潜力赣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资源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在江西建设“万商西进”桥头堡中,应积极主动的抢占先机,主动对接。 赣州市毗邻粤闽两省,地处东南沿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之前沿阵地,具备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天然地理区位优势。加之赣州长期受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经济的强力影响,在经济和生活的各方面都与它们联系紧密;应当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主动承接东部的产业梯度转移,将技术、资金引进与本地丰富的人力资源相结合,助推赣州市加工贸易先行。 自然资源是赣州发展加工贸易的另一优势。赣州市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多,是全国十八大重点林区之一;果农经济发展迅速,尤以脐橙为最,“脐橙之乡”誉满神州;矿产资源众多,现已探明的固体矿产种类60多种,尤以有色金属和稀土金属丰富,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美誉。资源型工业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发掘、配置好各种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产品精、深加工,走科技治虔之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加快发展核心技术和打造品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三)赣州出口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赣州出口加工贸易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忽视。1、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及其综合贡献度较低(1)地方财政负担较重,税收贡献较低(2)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够紧密 (3)未能有效弥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2、各出口加工产业内同构现象严重,资源竞争激烈3. 出口加工功能较为单一,只进行简单的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未能实现与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同步发展,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在功能重叠,政策优势日趋减弱4.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相关管理机构的职能仍不协调,管理体制和细节尚未理顺(1)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2)多头管理,政策理解和执行存在不统一(3)出口加工区发展缺少科学的规划 (4)管理和操作细节尚未理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在赣州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研究阶段,在不断的上升,在各个方面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其发展建设应该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四、赣州出口加工区发展对策(一)增设保税物流功能和研发机构 所谓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 就是从政策上鼓励与国际物流相关的物流企业入区经营,允许进区投资的物流企业不仅服务区内企业, 而且进一步将物流配送业务拓展到区外、境外, 进而放大出口加工区内仓储企业的中介作用和物流辐射功能。出口加工区功能单一, 即加工出口, 这种单一的功能使得它容易形成聚集力, 提高加工贸易的加工制造和出口能力。但是功能单一也制约了加工区的发展, 特别是物流功能不齐全, 与加工制造发展不协调, 无法与区外产业链建立有效的对接。通过这项措施可以引导国际物流企业进区, 进而带动加工制造业进区投资设厂, 使出口加工区成为以加工制造为主, 以物流仓储、国际贸易为辅的区域。克服出口加工区原本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缺陷, 进而推动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 还可将口岸功能延伸到内陆地区, 解决运输路线长等问题, 拉近中西部出口加工区与东部沿海出口加工区的差距, 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积极发展的环境, 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功能性差异。 (二)改进海关监管方法,提高通关速度 出口加工区是外向型的经济模式,产品直接出口,由海关直接监管,海关的工作效率影响着出口加工区的效率。所以改进海关监管方法,提高通关速度,是出口加工区建设必须的措施。(三)健全和完善中国出口加工区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 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市场竞争机制, 健全和完善中国出口加工区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 科学地规范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和淘汰, 推动出口加工区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所谓健全和完善出口加工区“准入”、“退出”机制, 即调整完善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设立出口加工区的审批标准和程序 , 支持综合条件较好、良性健康发展的, 淘汰发展缓慢、甚至举步不前、发展不理想的, 以利于出口加工区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 进而引导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准入”, 就是按照审批程序和标准, 对于加工贸易比较发达且条件成熟、确有需求的地区, 适当放宽条件, 打破只能设在国家级开发区的限制, 也可在省级开发区设立出口加工区。“退出”, 就是要全面清理检查已批准和设立的出口加工区, 综合评估各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状况,设定一个标准, 比如自批准之日起2 年内未建设完毕, 或封关运作后3 年内仍无投资项目或加工贸易年进出口总值低于100 万美元, 经提请注意后一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