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华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185湖南工程学院4极变频电动机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1678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70.48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12 上传人:QQ28****1120 IP属地:辽宁
3.6
积分
关 键 词:
毕业设计论文
资源描述: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185湖南工程学院4极变频电动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题 目: 4 极 变频电动机 设计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胡振华 学 号: 20030120411 指导教师: 石 安乐 2007 年 3 月 10 日 nts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电气系网页或各教研室 FTB 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 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 1 篇外文资料。 4统一用 A4 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nts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 2500 字 以上 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 一、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的概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机床、冶金、电力、牵引、化工、纺织、 供水、造纸、建材和农业等行业的 发展开始大量应用变频电动机,节能效果显 著。 20世纪 90年代以前,人们对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变频器的拓朴 结构以及控制算法上,使电动机传动的动态性能和调速精度大大提高。 变频调速电动机系统具有高智能、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 但变频 器供电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和功率密度等性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 究。因此,必须重新考虑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设计问题。 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从 20世 30年代开始, 人们就致力于交流调速技术的研究,然而进展缓慢。在相当长时期内,直流调 速一直以性能优良领先于交流调速。 60年代以后, 特别是 70年代以来。电力电 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交流调速性能可以与直流调速相媲美,目前,交流调速己前入逐步替代直流调速的时代。 交流变频调速的发展状况,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方面,大容量和特大容量上,填补了直流调速传动的空白。由于直流电机具有换向器,它承受的电压有一定的限制 (一般小于 2千伏 ),因此直流电机 的功率较小,而交流变频调速异步电机,在容量上可以做得比直流电机大得多。 近年来,西门子公司在低速大容量的交一交变频传动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84年西门子公司向Dilling钢厂辊 宽为 5.5米的轧钢机提供了一套 2X10920千瓦的交一交变频系统。法国的Alsthom公司制造了用于传动裂化气体压缩的 21000kW,转速为 5900r/min的交一直一交电流源型变频调速系统于 1984年投入了运行。这是高容量的典例。 第二方面,快速的转矩控制,可以得到和直流调速相同甚至更好的静、动态性能。早期的变频传动转矩响应慢、低速特性差,而引入矢量控制后,调速特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西门子公司研制的采用稀土材料的矢量控制系统,转 速达 3000转 /分,而全速反应时间时间只需 15毫秒。 nts 第三方面,新型全控型开 关器件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变频器的性能指标。快速晶闸管的出现,为交流变频调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全新的全控开关器件的 不断推出和完善,出现了新一代变频器,为提高交流调速性能指标,缩小变频器体积,降低系统的造价,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 、 变频电动机的研究情况 20世纪 40年代以前,人们对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变频器的拓 扑结构以及控制算法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使电动机传动的动态性能和调速精度人大提高。但变频器供电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和功率密度等稳态性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和研究。尤其是高压大容量 的电动机传动系统中出现了 低效率和低功率因数的问题,使得人们重新认识到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 稳态性能与其动态性能一样重要。对不同的控制方法,电动机在效率、功率因 数以及温升等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提高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稳态性 能,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约能源,而且还能提高电动机运行的可能性。因此,必须重新考虑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设计问题。应用交流调速技术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了节能 :二是为了获取高精度的转 速转矩控制 :三是为了实现高速驱动。 在变频调速中,由于电动机是由变频器供电,这与传统工频正弦波供电的电动机存 在着很大区别。一方面,前者在从 低频到高频的宽频范围内运行 ;另一方面,电源波形是非正弦的。而目前广泛 采用的 SPWM正弦脉宽调制技术,虽然大大抑制了低次谐波,降低了电动机的 脉动转矩,扩展了电动机低速下平稳运行的范围,但在这种调制方式中,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中含有相当高的由于调制而引起的谐波分量 ,特别是在输出 电压较低时,情况尤为严重,其幅值往往可达到与基波相近的程度。电动机在这种供电状况下工作是极不理想的。由于这些高次谐波的存在,定、转子由于 集肤效应使电阻增大,致使定转子铜耗增大,这对于双鼠笼及深槽式转子电机 尤 为严重。同时,高次谐波还会使铁耗及杂散损耗大大增加,最终降低电机运 行效率。 其次,由于高次谐波的存在,还会产生电磁振动和噪声。这一点对于正弦波电源供电的电机来讲已是很困难的问题了,而对于由逆变器供电的电机,由于电源的非正弦性,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和棘手。此外在低频运行时仍然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低次谐波,从而在低速运行 时产生脉动转矩,影响电机低速稳定运行。 最后,由于变频调速电机调速范围厂,一般调速比为 1: 10,也即要求电动机 在 5Hz频率下能低速稳定运行。由于这时转速很nts 低,普通电机采用的自冷式风 扇冷却方式提供的冷却风 量已大大减少,散热效果己大大降低,必须采用其他 冷却方式或提高绝缘的温度等级。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变频电动机的设计研究中。 变频电动机的设计都从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和电机参数的设计入手,但在文 献 1中还有一些特殊考虑,比如转子不斜槽,以避免由于斜槽产生的漏磁通造 成的损耗 ;定子绕组采用多股并绕,以减小定子集肤效应影响 ;采用他冷式风 扇通风结构等等。有些设计在分析了变频电动机的转矩转速特性后,总结了变频变压调速给电机带来的效率、温升以及对频繁起制动的适应能力等问题,并对电机进行了电磁设计和结构 设计,还重点考虑了变频器供电对电机的影响, 从分析静止变频电源的特点以及电动机运行特性,对在非正弦波电源系统上运 行的电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在变频电动机的 设计中,有学者根据“变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应确定为逆变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之原则,将电压分解为基波相电压和各奇次谐波相电压,设电机磁路不饱 和,采用“叠加原理”分别计算它们对电机的作用。由于这种假设的限制性, 该设计方法的应用存在局限。 1999年国内学者首次建议电机制造厂同时供应变 频电源装置,做配套试验后出厂。他对变频电动机进行全面分析, 给出了转子 电阻、定、转子电抗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和曲线,采用简化公式来估算变频电动 机的高速最大转矩、低速起动转矩和起动电流能否适应调速要求,然后对变频 调速电动机的设计提出意见。 随着变频电动机设计的深入,对电机性能的分析和参数计算显得尤为重要,对变频电动机性能的分析方面,主要是对脉动转矩、损耗、效率、温升和电机 绝缘结构等进行分析 。安徽机电学院的陈其工教授对变频电动机作了具体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提出了采用软件技术来抑制谐波电流和脉动转矩的思想。 nts 参 考 文 献 昊忠智,黄立培 ,吴加林 .高速用变频器及配套设备选用指南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李奇威 .三相变频异步电机设计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兆安,黄俊 .电力电子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李连贵 .日本逆变器驱动变速异步机的设计问题 .大电机消息 ,1988 袁绍涛 .SPWM电压型变频器供电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计算和动态过程仿真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戴文进 .变频调速专用电机的研究 .电工电能新技术 ,1995 胡崇岳 .现代交流调速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佟纯厚 .近代交流调速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 温嘉斌,沈稼丰,周美兰 .电厂用高压大型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经济效益和技术问题分析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 ,1995 李连贵 .最近的交流电机变速驱动技术 .大电机消息 ,1988 吴忠智,昊加林 .变频器应用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 王君艳 .交流调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 杨兴瑶 .电动机调速的原理及系统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9 4 实用中小电机手册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5 汤藴 缪 .史乃 .电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6 许大中 .交流电机调速理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 7 刘建忠 .实用异步电动机设计、安装与维修 杨万青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8 陈世坤 .电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nts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 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开 题 报 告 一、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变频电动机的研 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采用变频调速的交流电动机,它以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通用性强,工艺先进,功能丰富,保护齐全,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优于以往任何调速方式。 变频调速电机的优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节电显著,二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采用变频控制后的电机和泵,其转数下降,轴承等机械磨损降低,泵端的密封系统不易破坏,机泵故障率降低,维修工作量大为减少。 正是由于变频电动机在工业生产中的这些优点,所以对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由研究变频器的原理入手,结合变频电动机的结构和其电磁设计方法,在全面掌握变频 电动机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设计!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投向变频电动机的设计研究中。变频电动机的设计都从额定电压的确定方法和电机参数的设计入手,但在文献 1中还有一些特殊考虑,比如转子不斜槽,以避免由于斜槽产生的漏磁通造成的损耗 ;定子绕组采用多股并绕,以减小定子集肤效应影响 ;采用他冷式风扇通风结构等等。有些设计在分析了变频电动机的转矩转速特性后,总结了变频变压调速给电机带来的效率、温升以及对频繁起制动的适应能力等问题,并对电机进行了电磁设计和结构设计, 还重点考虑了变频器供电对电机的影响,从分析静止变频电源的特点以及电动机运行特性,对在非正弦波电源系统上运行的电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在变频电动机的设计中,有学者根据“变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应确定为逆变器的最大输出电压”之原则,将电压分解为基波相电压和各奇次谐波相电压,设电机磁路不饱和,采用“叠加原理”分别计算它们对电机的作用。由于这种假设的限制性,该设计方法的应用存在局限。 1999 年国内学者首次建议电机制造厂同时供应变频电源装置,做nts 配套试验后出厂。他对变频电动机进行全面分析,给出了 转子电阻、定、转子电抗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和曲线,采用简化公式来估算变频电动机的高速最大转矩、低速起动转矩和起动电流能否适应调速要求,然后对变频调速电动机的设计提出意见。 应用电子技术系的赵争鸣教授对异步电机的优化作了大量的工作,特别针对变频电动机提出了从电机转子槽形到整体体积优化的新方法,编制了一套包括设计、参数计算、仿真和结构绘图 4 部分功能的软件包。由于变频电动机转子槽形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大,通过优化电机转子槽形就可以提高变频电动机的电磁性能。一般,变频电动机转子槽形采用直槽、上宽下窄,槽形宜浅不宜深 o 随着变频电动机设计的深入,对电机性能的分析和参数计算显得尤为重要,它为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变频电动机性能的分析,主要是对脉动转矩、损耗、效率、温升和电机绝缘结构等进行分析。安徽机电学院的陈其工教授对变频电动机作了具体的设计与性能分析,提出了采用软件技术来抑制谐波电流和脉动转矩的思想。 变频电动机与逆变器作为一个整体,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其主要特点为 : 1.电力电子、电动机及控制技术的一体化。国外主要电动机生产公司早己迅速摆脱了单一电动机生产制造模式,而大大扩展了电 动机的外延和内涵,以成套机电产品形式走向市场。 2.集成化和智能化。电动机的高新技术附加含量愈来愈高。电动机机体内不仅仅包含原来电动机定、转子,而且内含电力电子元器件及各种控制线路,使得电力电子、电动机、控制不仅在运行上形成一体,在外观上亦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智能”称之为“ Smart Motor(智能电动机 )。 3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由于电动机及控制系统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其运行成本,所以高性能及高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电气电子毕业设计185湖南工程学院4极变频电动机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1678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