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6课 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6课 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6课 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6课 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6课 赤壁赋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晨读新课启航 识记知识必备 领悟学海览胜 积累写作点滴 应用体验之旅 片段背诵 资料助读 整体把握 文本层析 素材档案 佳作欣赏 苏东坡与赤壁1 然而 文赤壁的全部意蕴 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 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 形如象鼻 山体为红色花岗岩 故名 赤鼻矶 苏东坡是四川人 想必他初来乍到 竟将湖北口音 赤鼻 错听为 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 孤舟出没烟波里 游饮江上 身临赤壁 伤感而怀古 触景而生情 面对万古东流 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 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 不公 不平 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 澜 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 时势何等风起云涌 一时多少豪杰 而今安在哉 于是 苏子愀然 扣舷而歌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 句出骇浪间 一吟成杰作 一叹成绝唱 文赤壁 2 这便是黄州赤壁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 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 地方不大 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 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 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 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 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 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 而正是这种意味 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 因此不妨说 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 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但是 事情的复杂性在于 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 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 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 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 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两方面一起提升 谁也离不开谁 东坡突围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 与父洵弟辙 合称 三苏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他的散文 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他的诗 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他的词 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 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与辛弃疾合称 苏辛 他在书法 绘画 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作品有 苏东坡集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年 当时 苏轼因 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不得签署公事 不得擅离置所 诗人在废黜黄州的困顿中 并没有真正心灰意冷 旷达的胸襟使他随缘自适 善于处变 并不忘时时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同年 他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 借地抒情 相继写下了著名的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等诗文 本文是 前赤壁赋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 给赤壁增添了光彩 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 东坡赤壁 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 由此名满天下 直到今天 在黄冈东坡赤壁 仍有 二赋堂 酹江亭 坡仙亭 等名胜 赋赋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 它外形似散文 内部又有诗的韵律 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在汉代是铺张扬厉 繁缛富赡的 被称为大赋 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 字句整饬 称为律赋 语句上以四 六字句为主 并追求骈偶 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经历长期的演变 过程 发展到中唐 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 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 不再讲究骈偶 音律 句式参差 押韵也比较自由 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 称为 文赋 凭 缭 樽 凭借 连结 盘绕 酒杯 星宿名 斗宿和牛宿 白茫茫的水汽 浩荡渺远的样子 指内心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 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向西 向东 吟诵 攻下 向东进发 砍柴 以 为伴 以 为友 使 舞 使 哭泣 为 哀叹 显出白色 动词 唱歌 名词 歌词 名词 歌声 名词 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动词 眺望 h 动词 唱和 h 连词 与 跟 动词 像 动词 往 到 副词 本来 形容词 顽固 zh 动词 劝酒 zh 同 嘱 动词 嘱托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语气助词 相当于 吗 介词 在 介词 在 助词 表被动 介词 从 助词 不译 助词 用在主谓间取独 不译 结构助词 的 代词 它 五 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也 表示判断 二 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 表示被动 三 省略句1 举酒属客 省略了主语 苏子 2 望美人兮天一方 天一方 前面省略了介词 于 四 状语后置句1 月出于东山之上 于东山之上 为状语后置 语序应为 月于东山之上出 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于江渚之上 为状语后置 语序应为 于江渚之上渔樵 五 宾语前置句1 而今安在哉 宾语 安 前置 现代词语语序应为 而今在安哉 2 而又何羡乎 宾语 何 前置 现代汉语语序应为 而又羡何乎 3 何为其然也 宾语 何 前置 现代汉语语序应为 为何其然也 六 定语后置句1 凌万顷之茫然 之 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现代汉语语序应为 凌茫然万顷 2 客有吹洞箫者 有吹洞箫者 为 客 的定语 苏轼的 赤壁赋 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 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 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 进而转移到关于人生问题的论辩上 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 悲 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表现出作者 乐 悲 乐 的感情变化 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 文章含而不露 意在言外 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内容提要 结构概览 一 阅读课文第一段 回答下面问题 1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作者通过吟诵 诗经 篇章来表现自己在明月美景下的情致 极富韵味 b 徘徊于斗牛之间 的 徘徊 二字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之情 c 在澄澈 幽美的夜景中 作者任一叶扁舟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飘荡 委婉表达了贬谪后失意茫然的心情 d 本段写作者与客夜游赤壁的情景 展示了作者身心与自然相融合 舒畅飘逸 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解析 c项 失意茫然 不当 第一段主要写作者置身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答案 c 二 阅读课文第二 三段 回答下面问题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属于客悲原因的一项是 望美人兮天一方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泣孤舟之嫠妇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侣鱼虾而友麋鹿a b c d 解析 表达物是人非 英雄不再的感慨 哀叹人生短暂 是理想不能实现的伤感 答案 c 3 对第三段文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客问答 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 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 这一段写作者抚今追昔 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 第三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 突出了人的渺小 为第四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 形成了反差 d 本段写历史事件 写眼前之景 写主客问答 联想丰富 转换自然 解析 c项 不是 埋下伏笔 答案 c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中的 美人 指所倾心的对象 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歌词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 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后 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b 第二段的 悲 是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中体现的 作者借助夸张 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音调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c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 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 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 虽然客人表现得极为悲伤 但作者的心情极为欢畅 二者形成对比 d 通过 客曰 由眼前的江水 明月想到曹操 周瑜两个人物 是描写 再由 而今安在哉 揭示人生短促之悲 是议论 最后感慨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是抒情 解析 第三段中的客语 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这是作者借客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答案 c 三 阅读课文第四 五段 回答下面问题 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体现作者达观态度的一组是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a b c d 解析 是作者客观陈述自然现象 描述主客宴后的情景 这三句话都不能体现作者达观的态度 答案 d 6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四段中苏子的回答 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 以明月江水作比 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 都既有变的一面 又有不变的一面 b 作者认为 若以不变的观点看事物 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 既然客观世界如此 我们就没必要去羡慕滔滔长江的无穷尽 c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 人就会得到思想上的解脱 作者认为解脱的真正出路在于 清风明月 故应从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 d 本文结尾意味深长 既照应了开头飘飘欲仙的快乐 也暗示自己被贬谪黄州后消极归隐的思想 解析 本文结尾 暗示了作者自己虽遭迫害被贬黄州 但并不消极的人生态度 答案 d 四 阅读全文 回答下面问题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赋开篇展现的是一幅逍遥游乐图 清风明月 助人雅兴 举酒诵歌 冯虚御风 宛若仙人 描写的情景让人觉得心境安闲 物我和谐 b 本赋运用的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 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 本赋的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的感受和苦恼 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 c 本赋中的客沉郁 主达观 客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 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而这种意蕴诉之于月下江游的眼前景物和由景物所引起的感触 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d 通观全文 人情美和人性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 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 作者以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 蓄天地之灵气 化万物之精魂 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 同时表现了自己高远的情志 解析 d项 人情美和人性美 应为 自然美 答案 d 1 以文为赋 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 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打破了赋在句式 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 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 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挚情韵 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 散文的笔势笔调 使全篇文章沉郁顿挫 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 它的抒写更为自由 如开头一段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 游于赤壁之下 全是散句 参差 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 虽都押韵 但换韵较快 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章的一个段落 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 极富声韵之美 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2 写景 抒情 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 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 景 理的融合 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 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 也为下文的抒情 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借追述历史陈迹 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 变 与 不变 的哲理 3 优美形象 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 情 写得具体可感 诉之于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课内素材 一千年前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曾与泗州友人刘倩叔共游南山 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对此东坡先生诗兴大发 感叹 人间有味是清欢 想那苏东坡 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 屡遭贬谪 但在得意之时也曾做过皇帝的近臣高官 佳肴美酒锦衣玉食自不在话下 但他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不因个人得失而奴颜婢膝 一生追求人间之真味 细细想来 这实在是做人的真谛 人生苦短 去日苦多 生活的表象多 姿多彩 其内涵却纷繁复杂 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就全然不必去为猥琐之事烦恼 于是 苏轼在 赤壁赋 中警醒世人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清风明月 饮酒赋诗 好一个达观的苏东坡 应用角度 生活态度 面对挫折 得与失 寄情山水 等 应用片段 苏轼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 漫想那 乌台诗案 的苦楚 那皇帝贬谪的敕令 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地 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他自问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 自己满腹经纶 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才干 而此时 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 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 继续飞扬 斟一杯酒 临江而酾 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 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 是啊 他清醒了 哀吾生之须臾 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 取山间之色 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 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 他在黄州兴修水利 奖励耕织 清廉从政 黄州的百姓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 知心的父母官 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 赤壁赋 华美的乐章 苏轼的赤壁 鲜活素材 切莫把问题官员复出 当儿戏 去年因拆迁问题被宣布免职的江西省宜黄县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宜黄县原县长苏建国 被证实最近分别出任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和抚州市公路局局长 有学者指出 问题官员几乎100 复出 免职如同带薪休假 12月14日 法制日报 拆迁问责第一案 在一年之后 给了当时为舆论的胜利 正义的伸张以热烈掌声的民众一记意外的耳光 两 建国 复出了 复出了 问题官员肯定很高兴 但民众却很受伤 自2003年我国官员 问责制度 启动以来 有无数官员自己 引咎辞职 或者被行政问责 但现实来看 这一旨在惩戒官员干部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形同虚设 免职成了问题官员的 带薪休假 这一现象暴露出公务员管理制度上的明显缺陷 甚至 变异 为问题官员的 避风港 每当因公共事件而民意沸腾之时 公众舆论危机高峰之际 就必须要有官员免职来 平息众怒 但是 免职却成了变了味的惩戒 名义上说是惩戒 实则是让问题官员 带薪休假 潜伏 一段时间 拿着休假的工资 规定时限一到 便又悄然复出 于是便出现了免职时声势浩大 复出时偷偷摸摸的怪象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官员犯错 改过自新 重新使用并无不可 也是理所当然 但从近年官员复出的个案来看 一些地方的问责干部的复出速度之快 快得让人难以接受 更难以服众 可谓是 问 也勃焉 复 也忽焉 热评 我们没有想过把承受过问责的官员 一棍子打死 免职官员能不能复出 要看他自己是否 争气 还要看民众是否能够再次接纳他 如果一个问题官员旧习不改 那么他复出势必会再次犯错 那时不仅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而且还会侵害群众利益 让民众受到伤害 如果一个问题官员痛改前非 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民众面前 踏踏实实为民众做好事 做实事 那么这样的问题官员复出 民众自然欢迎 东坡突围 节选 余秋雨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 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 由酷爱渲染开去 渲染得通体风雅 圣洁 其实 就我所知 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 优美的诗文 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 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 信中说 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 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 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 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 日常生活 在家人接来之前 大多是白天睡觉 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 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 但绝不喝多 怕醉后失言 他经过 乌台诗案 已经明白 一个人蒙受了诬陷 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 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 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 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 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 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 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 无法洗刷 无处辩解 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 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 对于一个文化人 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 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 去寻找无言的山水 去寻找远逝的古人 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 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 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