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课件 第三章 集合论-2nd.pdf_第1页
离散数学课件 第三章 集合论-2nd.pdf_第2页
离散数学课件 第三章 集合论-2nd.pdf_第3页
离散数学课件 第三章 集合论-2nd.pdf_第4页
离散数学课件 第三章 集合论-2nd.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43 第三章 集合论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陈志奎 教授 办公室 综合楼411 Tel 87571525 实验室 教学楼A318 323 Tel 87571620 24 MobileEmail zkchen zkchen00 2 43 3 2集合的运算 定义 由集合A和B的所有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 合 称为集合A和B的交集 记作ABI ABx xAxB I AB ABI 一 相交运算 例如 设A a b c d B d f a C e f g 则 ABa d I BCf I AC I 可以看出 ABA ABB II 3 43 一 相交运算 证明 若 则 对任一 则 且 即 且 故 因 此 ABACBC II设 求证 xA xB xAC IxA xC xB xC xBC I ACBC II 集合的交运算具有如下性质 a AAA b A c AEA d ABBA eABCABC I I I II IIII AB ABI 4 43 一 相交运算 类推至多个集合的情况 集合的交运算仍满足结 合律 ABCABC IIII试证明 ABCx xABxC x xAxBxC x xAxBxC x xAxBC x xAxBC III I I 证明 12 1 n n i i PAAA A III I 假设有n个集合A1 A2 An 那么这些集合的交集可表 示为 5 43 二 联合运算 集合的并 定义 由集合A和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 B的并集 记作A BU ABx xAxB U A B ABU 例如 例如 设设A a b c B c d f C b e 那么 ABa b c d f ACa b c e BCb c d e f U U U 可以看出 AAB BAB UU 6 43 二 集合的并 集合的并运算具有如下性质 a AAA b AEE c AA d ABBA eABCABC U U U UU UUUU 注意 假设有n个集合A1 A2 An 那么这些集合 的并集可表示为 12 1 n n i i WAAA A UUK U U 7 43 二 集合的并 AB CDACBD UU例1 假设则 xACxAxC xAABxBxBD xCCDxDxBD ACBD U U U UU 证明 对任意 有 若 由可得 故 若 由可得 故 因此 8 43 二 集合的并 证明 对于任意的x 若 由x的任意性可知 a 成立 同理可以证明 b 3 2 1 A B C a ABCABAC b ABCABAC IUIUI UIUIU 定理 设为三个集合 那么 xABC xAxBC xAxBxC xAxBxAxC xABxAC xABAC IU U II IUI 9 43 二 集合的并 3 22 A B a AABA b AABA UI IU 定理 设为任意两个集合 那么 a AABAEAB AEB AE A UIIUI IU I 证明 b AABAAAB AAB A IUUIU UI 证明 10 43 二 集合的并 3 23ABABBABA UI定理 当且仅当或 ABxAxB xABxAxBxB ABB BABABB ABBAABAB ABABA U U UU UU I 证明 1 若 对任意 必有 对任意 则或 即 所以 又 故得到 2 若因为故 同理可证明当且仅当 11 43 关于交集 并集的例子 老师讲完交集 并集的概念之后 提问学生 1 设A x x是参加百米赛跑的同学 B x x是参加跳高比赛的同学 求A B 2 设A x x是红星农场的汽车 B x x是 红星农场的拖拉机 求A B 一学生答道 1 中A B x x是参加百米障碍赛的同学 2 中A B x x是红星农场的联合收割机 12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定义 设A B是两个集合 所有属于A而不属于B的 元素组成的集合 称为A和B的差集差集或B对A的相相 对补集对补集 记作A B 绝对补集 B对E的相对补集叫做绝对补集 简称 补集 记作 B ABx xAxB A B A B A A A 13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例 设A是小于10的素数集和 B是奇数集合 求 A B 解 A 1 2 3 5 7 B 1 3 5 7 9 A B 2 例 设U I I是整数集合 0 Ai iI i 解 0 UAi iI i A U 14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集合的差分运算还具有如下性质 aAA bE c AAE d AA U I A A A 15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定理3 2 4 设A B为任意两个集合 则下列关系式 成立 aABAB bABAB U I I U ABx xAB x xAB xxAB xxAxB xxAxB x xAxB x xAB AB U U U U I I 证明 a 16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定理3 2 5 设A B为任意两个集合 则下列关系式 成立 a ABAB b ABAAB I I 证明 b 设 即且 因为 则必有 故有 即为 设 则且 即 且 或者 显然只能 与 成立 即 xAB xA xB xB xAB I xAAB I ABAAB I xAAB IxA xAB I xA xA xB xA xB xAB AABAB I 17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定理3 2 6 设A B C为任意三个集合 则下列关系 式成立 ABCABAC III 证 ABCABC III ABC II ABAC II又 ABAC ABAC ABAABC ABC II I II U II UII II 因此 ABCABAC III 18 43 三 差分运算 集合的补 3 27 A BAB aBA bBAAB U 定理 设 是任意两个集合 若 则 xAxBxBxA xBxABA 证 a 若 则 因此 若 必有 即若 则 即 bBAA BAA BAAA BAE BA ABBAB b U IU UIU UI U U 证 因为 所以 得证 19 43 四 对称差分运算 定义 设A B为任意两个集合 属于A但不属于B 的所有元素和属于B 但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的并 集 称为A和B的对称差集 记作 例如 A 1 2 3 B 3 2 4 则 1 4 ABABBA ABBA ABAB U IUI UI AB AB E AB 20 43 四 对称差分运算 集合的对称差分运算满足如下性质 a ABBA b AA c AA d ABABBA eABCABC IUI AB E 21 43 四 对称差分运算 ABCABC 求证 ABCABCABC ABABCABABC ABCABCABABC I U I I U II U I U II I I U II U UIU I 证 ABABC ABAABBC AAABABBBC ABABC ABCABC UIU I UIUUII IUIUIUII UIUIUI IIUII 由于 22 43 四 对称差分运算 ABC ABCABCABC ABC IIUIIUII U I I 所以 ABC ABCABC ABCBCABCBC ABCBCABCABC ABBABCABCACCA BCABC ABCABCABCABC IUI IIUIUIIUI IUIUUIIUII IIU IIUIIUIIUI IUII IIUIIUIIUII 又因为 ABCABC 得证 23 43 四 对称差分运算 上述证明结果可以通过以下文氏图清楚看出 E A B C B A C E AB ABCABC BC 24 43 3 3集合定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ABA SABB SAAB SBAB SABA SABAB SABBA SABBA SABBA SABCABC SABCABC SABCABC I I U U U UU II UUUU IIII 交换律 结合律 25 43 3 3集合定律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SABCABAC SABCABAC SAA SABAB SABAB SAAA SAAA SAA SAAE SAEA SAA S IUIUI UIUIU I U U I I U I U I U 分配律 双重否定律 德 摩根律 等幂律 补余律 24 25 AA SAA 同一律 26 43 3 3集合定律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SA SAEE SAABA SAABA SE SE SAA SABA SABAAB SABCABAC I U UI IU I UU UI 吸收律 零律 27 43 3 3集合定律 证明 39 转化为假设 为假 证明 为假 由 为假可知 和 均 为假 即 并且 为真 也就是 为真 使得 为假 36 37 38 39 40 SABCABAC SABAB SABABAB SABAB SABAB IU I I U I U I AB AB U AB A B A B AB U AB U 28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集合的运算 可用于有限个元素的技术问题 设A1 A2是有限集合 用 A1 A2 分别表示它们的基 数 那么可以推出 1212 1212 1212 121212 min 2 AAAA AAAA AAAA AAAAAA U I I 29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定理3 4 1 设A1 A2是有限集合 A1 A2 为其基 数 则 121212 AAAAAA UI 1212 1212 1212 1 AAAA AAAA AAAA I U I 证 当 和不相交 即时 12 11212 21212 12121212 12121212 121212 2 2 AA AAAAA A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AA I I I II I II I II UI U 当 那么 所以 由于 因此 30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例 假设在10名青年中有5名是工人 7名是学 生 其中兼具有工人与学生双重身份的青年有三 名 问既不是工人又不是学生的青年有几名 解 设工人的集合为W 学生的集合为S 则根据 题设应有 5 7 3 10 WSWSWSWS I IU又因为则 10 10 10 573 1 WSWS WSWS IU I 因此既不是工人又不是学生的青年有1人 31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包含排斥原理在三个有限集和上的推广 123123121323 123 AAAAAAAAAAAA AAA UUIII II 32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例 某工厂装配30辆汽车 可供选择的设备是收音机 空气调节器和对讲机 已知其中15辆 汽车有收音 机 8辆有空气调节器 6辆有对讲机 而且其中有3 辆这三种设备都有 我们希望知道有几辆汽车没有 提供任何设备 解 设A1 A2和A3分别表示配有收音机 空气调节器和对 讲机的汽车集合 因此由题设知 123123 15 8 6 3AAAAAA II 因为12123 13123 23123 3 3 3 AAAAA AAAAA AAAAA III III III 得 123121323 1586 3 3233323 AAAAAAAAA UUIII 33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把包含排斥原理推广到n个集合 定理3 4 2 设A1 A2 An 为n个有限集合 它们 的基数分别为 A1 A2 An 可得 12 11 1 12 1 1 n niij iij n n ijkn ij k n AAAAAA AAAAAA UUK UI IIIII 34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例 求1到250之间能被2 3 5和7中任何一个整 除的整数个数 解 设A1表示1到250之间能被2整除的整数集合 A2表示能被3整除的整数集合 A3表示能被5整除 的整数集合 A4表示能被7整除的整数集合 x 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 1 250 125 2 A 3 250 50 5 A 2 250 83 3 A 4 250 35 7 A 12 250 41 2 3 AA I 13 250 25 2 5 AA I 14 250 17 2 7 AA I 35 43 3 4包含排斥原理 23 250 16 3 5 AA I 24 250 11 3 7 AA I 34 250 7 5 7 AA I 123 250 8 2 3 5 AAA II 134 250 3 2 5 7 AAA II 234 250 2 3 5 7 AAA II 1234 250 1 2 3 5 7 AAAA III 于是有 1234 1258350354125 17 16 11 78532 1193 AAAA UUU 36 43 3 5多重序元与迪卡尔乘积 定义 由两个具有固定次序的客体组成的序列 称序偶 记作 一 序偶 2 3 3 2 2 33 2 37 43 一 序偶 序偶的相等 x ya bxayb 序偶中 a称为第一元素 b称为第二 元素 两个元素不一定来自同一个集合 他 们可以代表不同类型的事务 38 43 二 多重序元 定义 n重序元是一个序偶 它的第一元素是 n 1 重序元 3重序元 z 简单记作 n重序元 xn n重序元的相等 121121 1122 nnnn nn x xxxa aaa xaxaxa KK 39 43 三 迪卡尔乘积 定义 设A和B是任意两个集合 若序偶的第一个 元素是A的一个元素 第二个元素是B的一个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