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家园之我建.doc_第1页
网络家园之我建.doc_第2页
网络家园之我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前而言,研修工作室的建设和完善基本上是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单打独斗”, 工作室的成员也基本上是在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邀请”下加入的,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体中小学教师并不知道“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是怎么一回事,创建的目的意义何在,而单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个人或者少数几个工作室成员的力量,那显然是很有限的。况且,现在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基本上都是教学一线的骨干,满负荷工作,许多的还是毕业班的把关教师,他们本身已经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他们的工作很难开展,工作室的建设也势必受到影响。一是工作室成员的职责和待遇问题。工作室成员基本上也是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担负着学校的日常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虽然参加工作室的建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提高,但他们也将为此付出许多辛勤的劳动,要牺牲许多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来为工作室工作,为此,有必要对他们的劳动加以认可,在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考虑。二是活动场地和资金问题。中小学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多数还是一级的教师,在学校,他们除了自己的的办公桌(目前学校基本上是集体办公的),并没有自己的活动场地,经常动用学校的会议室或其他场所,学校领导是否支持很成问题,工作室成员的活动也不可能像浙江的名师带他们到公园或什么风景区去开展,那么,研修活动的开展,也只有在自己的家里了。同时,活动的开展,零资金运行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工作室成员既然多数人是来自一线老师,学校领导如果不支持,他们往返的车票也只能自己“报销”了。三是工作室成员的审批问题。创建“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要完成“建资源、带队伍、出成果”和“开展研修一体的教师培训”的工作重任,必须结集优秀的教师加入到网络研修工作室。但是,没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命令”,单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个人的“邀请”,其中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后的结果,加入到工作室的要么是本校的老师或者与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其他学校的老师。其实大家都清楚,每一次改革,包括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离开了行政力量,事情办起来都很艰难。为此,我觉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室成员审批制度,采取中小学校的市级、县级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报名,县级教育局审批,再报省教育厅批准,方可加入,并对工作室成员同时进行考核。这样一来,表面上看是提高了成为“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成员的门槛,但实际是却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的地位和影响,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学科带头作用。总之,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名师网络研修工作室”建设在我省还是第一次提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我相信,在省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