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电子毕业设计1680C51汇编语言编程电子时钟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2页)
编号:51687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11-12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3.6
积分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论文
- 资源描述:
-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1680C51汇编语言编程电子时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内容简介:
-
电子时钟设计 .1. 电子时钟设计 作者:杨荣 指导教师:胡国华 摘 要 : 电子时钟设计主要 以 EL-MUT-III 型单片机实验箱为平台,并运用 80C51 汇编语言编程技术进行设计开发。 80C51 汇编语言具有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小等优点。 EL-MUT-III 型单片机实验箱 采用模块化结构,通过对不同模块的灵活组合,可完成从单元到系统,从基础到尖端的不同层面、不同复杂程度的实验 。使用 EL-MUT-III 型单片机实验箱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 发展空间,可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个人的能动性 。 该实验是由时间模块、日期模块、秒表模块、温度模块 四部分组成。模块间可以通过按键切换,在各模块中实现了对时间和日期的正确显示与修改,秒表的计时、暂停和清零, LED 数码管和 LCD 液晶显示屏同步显示,自动检测外界温度并显示等基本功能。 本设计运行稳定、不易出错,外型美观、操作简便,对 80C51 的综合编程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单片机 LCD LED 电子时钟 1 引言 1.1 开发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 电器产品在市场上飞速涌现,并给人们带来了生产和生活的巨大飞跃。电器产品能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其芯片技术更新,而芯片的更新却依赖于单片机开发的技术含 量。 无论在航天、军事、数控机床上还是洗衣机、电风扇,都离不开对单片机的研究和开发。 高校对单片机人才的培养是通过硬件实验来实现,所以说硬件实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器产品的更新速度。 相对而言,我国的硬件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电脑硬件人才的培养和硬件科研开发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关于硬件开发方面的参考资料、文献和相关系统还很少。一个国家军事强大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科技含量武器装备,一个企业经济腾飞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生产。因此对单片机人才的培养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必要课题,也是信 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高校硬件实验教学是单片机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提高未来单片机人才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又是高校硬件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接触到多种多样的设计任务。其中绝大部分是教学实验案例中没有的。 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和操作技巧。我认为设计性实验的引入是搞好硬件实验的关键环节。目标不局限于让学生完成每个实验,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汇编程序,知道如何进行硬件设计步骤,能在nts电子时钟设计 .2. 原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扩展。电子时钟设计属于设计性实验,在实 验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该实验给我带来的益处。 电子时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促进对所学计算机知识的综合应用;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关单片机方面的相关知识; 培养了对单片机实验和汇编语言编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 1.2 单片机发展概述 随着大规模继承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央 CPU、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 I/O 接口、定时器 /计数器以及串行通信接口等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了一个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单片机的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在某些应用领域中,它承担了大中型计算机和通用微型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一些工作 。 因此,单片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猛的发展。 1.2.1 单片机的特点 单片机是在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了 CPU、存储器(包括 RAM/ROM)、I/O 接口、定时器 /计数器、串行通讯接口等电路。片内各功能部件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起来。就其组成而言,一块单片机芯片就是不带外部设备的微型计算机。它的特点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高。单片机把各功能部件集 成在一块芯片上,内部采用总线结构,减少了各芯片之间的连接,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其体积小,对于强磁场环境易于采用屏蔽措施,适合于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2、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单片机高性能 /低价格,是单片机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也是各公司竞争的主要策略。 3、控制功能强。单片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品种,它的体积虽小,但“五脏具全”,它适用于专门的控制用途。在工业测控应用中,单片机的逻辑控制功能及运行速度均高于同一档次的微型计算机。 4、系统配置较典型、规范。单片机的系统扩展容易,易构成各种规模的计算 机应用系统。 5、低功耗。适用于携带式产品和家用电器产品。 1.2.2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正是由于单片机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智能化工具。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参考 达盛科技的 EL-MUT-单片机 /微型机实验系统指导书,nts电子时钟设计 .3. 现将单片机的应用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小、功能强等特点,故广泛应用于各类仪器仪表中(包括电压、频率、温度、湿度、流速、元素、位移、压力等测定),引入单片机使得仪表仪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 和精度。例如:微机多功能电位分析仪、微机温度测控仪、智能电度表、智能流速仪等。 2、单片机在工业测控中的应用。 单片机广泛用于工业过程监测、过程控制、工业控制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等。例如: MCS-51 单片机控制电镀生产线,温室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报警系统控制、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等。 3、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家电中的应用。 单片机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智能电器产品及家电中。例如: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控制、心率监护仪、空调、微波炉、电饭煲、收音机、电风扇等。 4、单片机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 术中的应用。 单片机的通讯接口,为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呼叫应答系统、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单片机无线遥控系统等。 5、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单片机除了以上各方面的应用外,它还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计算机外部设备、航空航天器电子系统等。 1.2.3、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单片机作为微型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面很广,发展很快,它的产生和发展和微处理器的产生发展同步,现以 8 位单片机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6 年 -1978 年):以 Intel 公司的 MCS-48 系列单片机为代表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始了工业控制领域的智能化控制时代。 第二阶段( 1978 年 -1983 年):以 Intel 公司的 MCS-51 系列单片机为代表,结构和性能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第三阶段( 1983 年 - 至今):高档 8 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 16 位单片机推出阶段。此阶段主要特征是,一方面不断完善高档 8 位单片机,改善其性能结构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 16 位单片机及专用单片机。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大容量、高性能化;小容量低价格和外围电路 内装化nts电子时钟设计 .4. 等几个方面发展。 2 设计分析 开发 电子时钟设计 的第一步是进行设计分析。设计分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计能否实现,有一个好的设计分析,有利于设计的进一步深入。 2.1 设计要求及分析 2.1.1 设计要求 1、能正常显示时间,由于我们采用 6 个数码管,故时间格式为“时,分,秒”。 2、具备秒表的功能,即可作为一个计时器。 3、可以对小时、分和秒进行调整。 4、在实现 2、 3 功能时,需用到键盘。 2.1.2 设计要求分析 经过设计要求的分析,本设计由时间模块和秒表模块 2 部分组成。需要用到硬件设备有 LED 数码管、键盘。设 计中技术性的要求有 8279 控制 7 段 LED 数码管显示时间和秒表、中断技术等。 2.2 实验 雏形规划 2.2.1 MCS-51 单片机的概述 MCS-51 单片机芯片有许多种,其典型产品有 8031、 8051、 8751 等。它由多个部件组成,即中央处理器( CPU)、电路、程序存储器( ROM/EPROM)、数据存储器( RAM)、并行 I/O 接口( P0-P3 口)、串行口、定时器 /计数器及中断系统。它们都是通过总线连接,并被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即为单片微型计算机(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2.2.2 实验箱接口分析 EL-MUT-III 实验箱是 MCS-51 单片机的一种,它是北京达盛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其实验系统 CPU 插座、 LCD 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电路、系统及用户 CPLD、 8279键盘 /显示接口、 8255 并行接口、 244/273 I/O 电路外扩展模块、简单输入输出电路等接口组成。系统板结构如图 2.1 所示。 2.2.3 实验的实用性分析 基于 80C51CPU 电子时钟设计的开发与实现主要原因有:一、目前,我国关于单片机实验方面的资料文献,无论在报刊杂志上、图书管还是在互联网上寻找都非常困难,同时全国 各高校硬件实验爱好者对这方面资料急切的期待。鉴于此原因我完成该实验,希望我的努力能为我国单片机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参考资料。二、一个国家军事nts电子时钟设计 .5. 强大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科技含量武器装备,一个企业经济腾飞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生产。综上所述,为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为了我们企业日益腾飞,我努力做好实验,立志要为我国的单片机事业而奋斗。 2.2.4 设计雏形演化 通过对系统设计要求的分析,本设计主要由 2 个模块组成(图 2.2)。时 间模块和秒表模块。在时间模块中,实现对时间的正确走时和修改;在秒表模块中,实现秒表的计时、暂停、清零功能。显示模块是 7 段 LED 数码管。 2.2.5 设计雏形演化 经过几个月实验,我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运用所学知识把实验室现有设备充分的利 用起来,我粗略的估计自己能实现 4 个模块(图 2.3)。各模块的详细功能与规划如下: 图 2.1 系统板结构图 图 2.2 设计要求模块关系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6. 1、在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我充分利用实验室有限资源再加上 2 个模块,分别是日期模块和温度模块。 2、各模块间通过按键进行单向循环切换。 3、在时间和日期模块中,可以对六位数码管的任意 位进行修改。并且在修改某位时,该位的 LED 数码管闪烁,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点亮,以指示该位被激活,可以对该位进行修改。 4、在各模块中,实现在 LED 数码管上和 LCD 液晶显示器上同步显示数据。 5、在温度模块中,实现温度的自动检测,显示屏幕上的数据并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6、在 LCD 液晶显示屏幕上,为各模块配有标志型图案。 图 2.3 预计实现模块关系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7.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实验连线设计 在单片机实验中,实验连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比较复杂的实验,其实验连线相当复杂。所以,连线时一般要画好实验连线图,按照图示进行连 线,下面就该实验连线图(图 3.1)和连线方法总结如下: 1、 硬件模块间连线图示中, EL-MUT-实验箱右侧为输出设备,包括: LCD 液晶显示器、 LED 数码管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指示灯显示器; EL-MUT-实验箱左侧为输入设备,包括: 3X8 键盘、 DS18B20 温度感应器。 2、按照硬件模块图示进行实验连线: ( 1) CS273 接片选接口 CS1; CS273 的 00-05 依次接 LED1-LED6。 ( 2) 8279 的 RL0-RL7 依次接键盘 RL10-RL17。 ( 3) 8279 的 KA0-KA2 分别接键 盘的 KA10-KA12。 ( 4) 8255 的 A 口 PA0-PA7 依次接 LCD 的 DB0-DB7。 ( 5) BUSY 接 PC7,REQ 接 PC0; 8255CS 接片选接口 CS0。 ( 6) DS18B20 温度传感器模块的 DOUT 接 8051CPU 中的 P1.0。 3.2 系统开发环境 3.2.1 系统开发环境 硬件环境: PC 机一台( 586 以上 CPU、内存 640K、 VGA、硬盘 2M 以上), EL-MUT-型单片机实验箱一台, 8051CPU 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模块各一个。 软件环境: 8051 调试软件、 Windows98 以上操作系统。 3.2.2 系统开发环境分析 自从 Windows 2K、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上市以后, Windows 98 操作系统由于界面简单、功能少等缺点逐渐被广大电脑用户冷落,但实践证明该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图 3.1 硬件模块间连线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8. 安全性等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所以我们选择 Windows 98 作为开发本设计的系统平台。 8051 调试软件是北京达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单片机自带的程序调试软件。该软件可以对程序进行汇编、编译运行外,还可以单步执行程序、执行到光标处等多种优点,对本实验开发非常有利。参考 何桥主编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所以我们选择该软件作为本设计 的软件环境。 nts电子时钟设计 .9.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各模块设计 4.1.1 时间模块设计 由图 4.1 可以了解到,时间模块主要由三个功能模块构成,其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如下: 1、显示并正确走时:该电子时钟按照预设的工作方式不停的走时,以达到时间误差很小。 2、修改:用来对非正确时间进行修改,从图 4.1 中看到修改的方式有 2 种: ( 1) 依次修改:按 LED 数码管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修改时间。 ( 2) 任意位修改:可以移动光标到 LED 数码管的任意位进行时间修改。 3、切换到日期模块:用来切换到日期模块,以实现多功能的电子时钟。 4.1.2 日期模块设计 图 4.2 以了解到,日期模块主要由三个功能模块构成,其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如下: 1、显示当前年月日:由于在一日之内,日期显示不出其动态变化。在调试时,可以改变其工作频率,以秒当日走。这样看来,日期显示是否正确,一目了然。 2、修改:用来对非正确日期进行修改,从图 4.2 看到修改的方式有 2 种: ( 1) 依次修改:按 LED 数码管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修改时间。 ( 2) 任意位修改:可以移动光标到 LED 数码管的任意位进行时间修改。 3、切换到秒表模块:用来切 换到秒表模块,以实现电子时钟的多种功能。 4.1.3 秒表模块设计 由图 4.3 以了解到,秒表模块主要由三个功能模块构成,其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如下: 时间模块 显示当前时分秒 修改 切换到日期模块 依次修改 任意位修改 图 4.1 时间模块功能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10. 1、显示六个零,等待按键,从图 4.3 看到等待按键有 2 种情况。 ( 1)计时键开始计时:当计时键按下时,秒表开始计时。 ( 2)切换键切换到其他模块:切换键按下直接切换到其他模块。 2、开始计时:用来实现秒表计时,从图 4.3 看到等待按键有 3 种情况。 ( 1) 计时暂停:当暂停键按下时,秒表立即暂停。 ( 2) 计时清零:当清零键按下时,秒表立即清零。 ( 3) 切换到温度模块:用来切换到温度模块,以实现多功能电子时钟。 3、计时暂停时:用来实现秒表计时完毕,暂停用来查看时间走了多少。从图 4.3看到等待按键有 3 种情况。 ( 1) 开始计时:当计时键按下时,秒表继续接着计时。 ( 2) 计时清零:当清零键按下时,秒表立即清零。 ( 3) 切换到温度模块:用来切换到温度模块,以实现多功能电子时钟。 4、计时清零:用来实现秒表计时完毕,计划重新计时,对以前的数据进行清零。从图 4.3 看到等待按键有 2 种情况。 ( 1) 开始计时:当计时键按下时,秒表立即计时。 ( 2) 切换到温度模块:用来 切换到温度模块,以实现多功能电子时钟。 4.1.4 温度模块设计 由图 4.4 以了解到,温度模块主要由三个功能模块构成,其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如下: 1、根据程序设计,在该模块中, DS18B20 不断检测外界温度变化,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出来。 2、 DS18B20 是一个温度感应器,实验中我们设定了 2 种情况。 ( 1)冰块接触 DS18B20:温度立即下降。 ( 2)打火机靠近 DS18B20:温度立即上升。 日期模块 显示当前年月日 修改 切换到秒表模块 依次修改 任意位修改 图 4.2 日期模块功能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11. 4.2 程序设计流程图 在本设计时间 模块修改时间时,根据设计分析提出了两点要求:一、为了防止逻辑性错误出现,要对时间各位进行修改限制。例如:小时的两位 AB,高位 A 修改时,只能选择 0、 1、 2 这 3 个数字,因为 24 小时模式下不可能出现 30 几小时的数字,所以在程序设计中,我们给语句加了限制。二、可以任意位修改,即对时间的任意位是有选择性的修改,也可以按位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修改。在本设计中,实现这两点要图 4.3 秒表模块功能图 切换到温度模块 清零时 开始计时 切换到温度模块 等待按键 开始计时 切换到温度模块 切换到温度模块 秒表模块 开始计 时 暂停时 继续计时 计时清零 暂停 计时清零 温度模块 不断检测并显示外界温度 DS18B20 切换到时间模块 冰块接触温度下降 打火机靠近温度上升 图 4.4 温 度模块功能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12. 求的程序流程图 (如图 4.5) 图 4.5 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nts电子时钟设计 .13. 5 系统测试 5.1 程序运行 系统程序一开始运行,就进入系统界面 (如图 5.1)。系统首先进入的是时间模块并开始计时,系统时间初始值为 12: 00: 00,在 LED 和 LCD 上同步显示。 在系统测试中,为了不让大家对许多名词感到很陌生,现就图 5-1 把该实验箱中用到的主要硬件介绍如下: 1、 LED 数码管和 LCD 液晶显示器 位于实验箱(图 5.1)左上角的 8 段数码管显示就是 LED 数码管。如图 5.2。 LCD液晶显示器位于实验箱右中部。如图 5.3。 2、 8051CPU 位于实验箱右上角如图 5.4,温度感应模块是左中部体积教大的板卡图 5.5,有三个等点亮。 键盘位于实验 箱右下脚,很明显有好多突出的小按钮图 5.6。 图 5.2 LED 数码管 图 5.3 LCD 液晶显示器 图 5.1 系统界面 nts电子时钟设计 .14. 5.2 各模块调试 程序运行后,对本实验各模块可以实现的功能分别进行检测。下面就依次对各模块进行功能测试。 1、在时间模块中,时钟不停的走时, LCD 和 LED 同时显示时间, LCD 上 TM 被方框框住,表明所有显示都是时间模块中的数据。在本模块中,对其功能键进行检测如下: ( 1) A 键按下后,应该实现的效果是:时钟中断, LED 停止走时, LCD 液晶显示屏静止, LED 数码管第一位闪烁,发光二极管第一个点亮。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继续检测 。 ( 2)键盘上的数字键 0-9 可以修改时间, LED 和 LCD 上的数字同时被修改。修改时,按键已经智能限制了逻辑性错误修改(比如 78 分,分的高位不可能超过 5),修改完一位后, LED 下一位闪烁,发光二极管下一个点亮。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继续检测。 ( 3) STEP 键是个右移一位选择键,它每按一下, LED 闪烁向右移一位,发光二极管右移循环点亮。此时数字键修改位应该是选择的该位。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继续检测。 ( 4) ENTER 键按下后,恢复时钟中断,继续走时,按键(除 A 和 LAST 键)屏蔽。 经检测效 果与预想的一致,继续检测。 ( 5) LAST 键按下后,切换到日期模块中, LED 和 LCD 显示当前日期, LCD 显示屏幕上 DT 被框住表明在日期模块, LCD 屏幕左下脚有个日历本的图案。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本模块检测完毕。 图 5.5 温度模块 图 5.4 8051CPU 图 5.6 3X8 键盘 nts电子时钟设计 .15. 2、在日期模块中,时钟中断一直不停的进行,其对检测与在时间模块中方法一样,只是在日期修改时,对年月日的修改限制不一样,这里大家都很清楚,我这里不再赘述。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本模块检测完毕。 3、在秒表模块中,检测方法如下: ( 1) LCD 和 LED 显示六个零, LCD 上 SW 被方框选 种,表明正在显示秒表模块中的数据, LCD 左下脚有秒表图案显示。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继续检测。 ( 2) C 键按下后,秒表开始计时; D 键按下后,秒表暂停; E 键按下后,秒表清零。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继续检测。 ( 3) LAST 键按下后,切换到温度模块中, LED 和 LCD 显示当前温度, LCD 显示屏幕上 TE 被方框选中表明在温度模块, LCD 屏幕左下脚有个摄氏度的图案。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本模块检测完毕。 4、在温度模块中,没有任何按键操作, LCD 和 LED 数据显示一致。当打火机靠近 DS18B20 时,温度 急剧上升;当冰块靠近 DS18B20 时,温度有所下降。 经检测效果与预想的一致,本模块检测完毕。 nts电子时钟设计 .16. 6 实验操作说明及结果分析 6.1 操作说明 6.1.1 功能键介绍 1、时钟程序和秒表切换键 -LAST 2、时钟程序和温度切换键 -LAST 3、时钟程序和日期切换键 - LAST 4、时钟程序以及 日期程序调整键 -A 5、时钟程序以及日期程序调整确定键 -ENTER 6、秒表开始计时键 -C 7、秒表暂停键 -D 8、秒表清零键 -E 9、调整时间或日期位移动键 -STEP 6.1.2 功能键使用说明 1、按照连线接好设备,运行程序 dzsz.asm。首先进入的是 时钟模块 。在 时钟模块 和 日期模块 中, LED 和 LCD 显示对应初值分别为 12: 00: 00 和 06: 01: 01,详细的按键操作以及操作所对应的功能如下: A 键:时钟或日期暂停,默认的 LED 第一位闪烁,发光二极管 L1 点亮。闪烁位和点亮位意味着该位已经激活,等待按键修改。 0-9 数字键:可以修改所激活的位。 STEP 键 :可以移位到所要修改的那个 LED 数码管,修改位闪烁,同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 ENTER 键:重新记时开始,发光二极管灭。 LAST 键:分别切换到日期和秒表模块。 2、在 秒表模块 中初始值为 000000。通过某些按键来使用秒表,该模块中详细的按键操作以及操作所对应的功能如下: C 键:秒表记时开始。 D 键:暂停。 E 键:秒表记时清零。 LAST 键:切换到温度显示模块。 3、在 温度显示模块 中没有设定初始值。温度是通过其感应器( BS18B20)不断地检测外界温度并转化为数字信号显示出来。该模块中详细的按键操作 以及操作所对应的功能如下: BS18B20:触摸时温度会接近人体温度,打火机靠近时,温度会不断上升。 LAST 键:切换到时间显示模块。 nts电子时钟设计 .17. 6.2 设计的特点及与其他设计的比较 6.2.1 本设计与其他同类设计之比较 1、各模块数据在 LED 和 LCD 上同步显示。 2、各模块在 LED 上显示时,第二位和第四位使用点区分显示。 3、各模块在 LCD 上显示时,第二位和第四位后分别使用短横杠区分显示。 4、在 LCD 显示各个模块时,有相应的图标与之对应显示。 5、修改时钟和日期时, LED 的对应位闪烁,同时对应位的发光二极管点亮。 6、 在 LCD 显示各个模块功能时,当方框选中某个模块时, LCD 显示此模块功能。 6.2.2 本设计特点 1、增加了 LED 和 LCD 同步显示。 2、数据显示时,清晰易懂,一目了然。 3、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4、程序结构合理,不易出错。 6.3 实验意义 根据对全国各高校硬件教学的调查,我发现高校学生对硬件实验的感觉是:枯燥、难理解。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状态普遍低迷。多数教育者们面对这种现状,颇感无奈。经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如下: 1、硬件人才缺乏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科研经费不足,导致硬件开发进展缓慢。 2、我 国现有的实验案例、教材十分贫乏。仅有的教材却枯燥乏味,令学生不感兴趣。 本实验的成功开发为我国的硬件事业献出一份“薄礼”,为各高校硬件教学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案例。同时也大胆地开辟了我院硬件实验的先河,弥补了我院在计算机硬件实验上的空白,极大地缩小了与其他院校硬件实验的差距,也积极地响应了我院的 07 年本科院校教学评估。nts电子时钟设计 .18. 7 结束语 本设计是以 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大学生单片机作品大赛为初衷,以北京达盛科技EL-MUT-实验箱为平台,运用 8051 汇编语言开发的一个电子时钟设计。经过几个月的设计和开发,该电子时钟设 计基本完毕。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比赛的要求,并接受了专家的验收。 虽然实验已经结束,但由于时间仓促,本人能力有限,设计中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改进。比如:在日期模块中,年份只限制在 2000-2099 年之间有效。 面对这个问题,我要实现万年历。关于万年历在本设计中的实现,目前我还没有想出好的解决方法,真诚的希望得到老师批评指正,有待于本设计的进一步完善。 nts电子时钟设计 .19. 参考文献 1 何桥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年 2 达盛科技 .EL-MUT-单片机 /微型机实验系统指导书 M.达盛科 技 3 张毅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 ,2000 年第 2 版 4 陈斌 .51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 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年 5 王志强 .MCS-51 单片机应用开发子程序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年 6 赵小侠 .8051 单片机数据传输接口扩展技术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年 7 徐爱钧 .单片机高级语言 C51 Windows 环境编程与应用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2 年 12 月 8 Analog Device Corp. Data-Acquisition Data bookM.1991 9 Intel.Microcontroller HandbookM.1988 年 10 崔如春 .MCS51 系列单片机双机并行互连的实现方法 EB/OL.http:/www.2008 M/mcs51xilie.htm nts电子时钟设计 .20. Abstract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Clock Abstract: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clock mainly uses the technology of 80C51 compilation language to design and develop, which uses EL-MUT- single-chip computer experiment container as a platform. The advantages of 80C51 compilation language are operating quickly、 occupying little inter-space and so on. EL-MUT- single-chip computer experiment container adopts the structure of model, It can complete various experiments of different layer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