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郑州77中朱文静《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郑州77中朱文静《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郑州77中朱文静《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郑州77中朱文静《卖油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卖油翁教学设计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 朱文静教材来源: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 题:卖油翁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郑州龙门实验学校七年级七班学生设 计 者:朱文静/郑州市第七十七中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2.教材分析:卖油翁是语文人教版2016年改版后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笔记小说集归田录中记述的一则故事。文章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是篇经典的文言小品文。教学中应加强诵读,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学生对文言语句含义的理解,增强文言文语感;体会人物对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心理和态度,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人物以及文章阐述的道理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3.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心智尚幼,学习热情高,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接触过六篇文言文,文言文学习畏难情绪大大减少,阅读兴趣增加。学习本课,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感知,揣摩人物心理和态度,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学习目标1.朗读译读,理解句意词意。2.品读揣摩,感受简洁之美。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一是朗读课文。由于借班上课,不熟悉学生具体情况,故通过随机指名朗读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及预习情况,再由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最后学生展示读。二是译读课文。理解词意,读懂句意,小组合作,质疑解难。以此检测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能力。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一个问题:一是在白板上出示教师品读揣摩片段的示例,继而显示文章片段请学生从中找出关键词句赏析,进而理解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以此检测学生理解文章的准确度,以及品读赏析语言、分析概括文章的能力。二是出示一个问题: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并提示学生从卖油翁、康肃公、旁观者等多角度来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以此培养学生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 白板显示古代君子六艺的一组图片,请学生由图片简单猜读小篆“礼、乐、 射、御、书、数”,进而简介故事人物陈尧咨,顺势引出课题卖油翁。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入题。环节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先指名学生朗读,了解学生语文基础与预习情况。若学生朗读不理想,则教师范读再请学生各自读,最后展示朗读;若学生朗读较为理想,可请学生评价,教师指导评价语,不再范读,直接展示全班齐读。(借班上课,不可预知状况较多,故以此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环节二:译读课文,小组合作,读懂文意。活动:参考注释,译读课文,小组合作,质疑解难。问题一:学生先参考注释,自主译读课文。(以此检测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的能力。)问题二:学生小组合作,质疑解难,读懂课文。(以此检测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白板出示课下没有注释但较难理解的词语含义,以降低学生译读课文难度。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环节三:品读揣摩,体会人物心理,分析人物个性。问题一: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品读赏析示例。示例: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赏析:“善”且“当世无双”表明康肃公才能出众,所谓绝技在身。请学生品读“公以此自矜”与“公亦以此自矜”仅一字的细微差异,启发学生理解康肃公因箭术超群,平日引得众人称赞,故自视甚高,心高气傲的心理。白板依次显示文章片段: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4.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请学生依次自主品读赏析,并与同学分享发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朗读精彩片段,点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心理变化,进而分析人物个性,体会语言简洁之美。(以此检测学生的分析、鉴赏、概括能力)教师预设:1. “释担”“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之”中的动词可见这不符合卖油翁的身份,定有蹊跷。卖油翁旁观康肃公射箭,他在思考什么呢?他这一连串的动作显示出来的见惯不惊、不过如此的态度,本就心高气傲的康肃公岂能承受?一场冲突在所难免。2.教师提醒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两组对话。如果学生不乐意朗读,则由教师读卖油翁的语言、学生齐读康肃公的语言,体会称谓与句式的变化,进而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个性。引导学生比较“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与“汝知射乎?吾射不精乎?”的细微差异,感受康肃公心高气傲、盛气凌人的姿态。比较第二人称“汝”“尔”与“公”卿“子”“先生”“足下”“长者”“前辈”的不同,模拟康肃公被激怒后居高临下斥责卖油翁的语气,体会他脾气暴躁的个性。分角色朗读中体会卖油翁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的应答透出来的沉稳与智慧(不写卖油翁神态语调,留白的妙处)。3.教师出示道具铜钱一枚,学生读白板显示内容,教师空手演示倒油动作,特别提醒学生体会作者所用动词之精妙:取、置、覆、酌、沥,一气呵成,卖油翁不慌不忙、从容平静的展示了自己的倒油绝活,并趁势强调:“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引导学生多角度揣摩康肃公“笑而遣之”的“笑”的含义。顺势品评人物:通达爽快是康肃公个性的另一面。环节四:品读探讨。问题一:白板出示问题“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以此培养学生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教师视学生回答给予适当点拨。问题二: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关注作者创作的初衷与故事的流变。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欧阳修自序由大人物的趣事 小人物的传奇,思考故事流变深层原因。教师预设:或许,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渴望从小人物身上获得某种人生教益,我们渴望也像卖油翁一样:手上有绝活,活得有尊严。环节五:拓展延伸。问题:康肃公箭术超群,卖油翁却说:“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也就是说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陈尧咨高超的箭术真的仅仅是熟练就能达成的吗?学生质疑,各抒己见。教师小结:三十五岁再读卖油翁,与同学们分享文字探险的乐趣,不亦快哉!18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曾这样写到:“我们听到的只是一种观点,而非事实。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视角,而非真相。”希望同学们在成长中多读书多思考、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