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离骚》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 赵翼 此句中 风 即指 诗经 中之 国风 而 骚 则指 楚辞 中之 离骚 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自古 风骚 并称 代表 文学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知人论世 了解屈原 屈原 约公元前340 约前278 名平 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爱国诗人 1953年 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 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 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 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 诬陷 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 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21年 前278 秦将白起攻破郢都 屈原悲愤难捱 遂自沉汨罗江 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作为政治家的屈原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 文学意义 各领风骚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 突破了 诗经 的表现形式 开创了新诗体 楚辞 从此 楚辞 与 诗经 并称为 风骚 风骚 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代表作有 离骚 天问 九歌 九章 等 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 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 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 屈原的作品 作为大诗人的屈原 楚辞 释义 盖屈宋渚骚 皆书楚语 作楚声 记楚地 名楚物 故可谓之 楚辞 楚辞 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 语言 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是屈原 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 楚辞是我国继 诗经 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突破了 诗经 以四言为主的格式 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想像丰富多彩 文字华丽 充满浪漫主义的精神 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后人称为 楚辞 又称为 骚体 它在诗歌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 司马迁解释为 离忧 认为屈原之作 离骚 盖自怨生 发愤抒情 班固进而释 离 为 罹 以 离骚 为 遭忧作辞 遭遇忧患苦难而作辞 2 王逸则说 离 别也 骚 愁也 把 离骚 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骚 释义 骚体诗的诵读指导 楚辞 以六 七言为主 兼及四 五 八 九言 并多用楚地口语 兮 字 朗读时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 以第一节为例 帝高阳 之 苗裔兮 朕 皇考 曰 伯庸 摄提 贞于孟陬兮 惟 庚寅 吾以降 听录音 注意 离骚 的节奏特点和字音 听课文朗读注意字词 灵活的是诗歌体式 将 兮 字放在单句末尾 每两句有 兮 字做停顿 抒情性也非常鲜明 两句一韵 诗歌容量增大 节奏优美 兮 使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 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 作用也不尽相同 用在句中 表语音的延长 用在句间 表语意未尽 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 表感叹意味 就课文来看 兮 字均用在句间 表示语意未完 等待下句补充 兮 2 皇览揆 ku 余于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 z u 兮 惟庚寅吾以降 1 高贵的出身 奇特的生日 美好的名字 我是古帝颛顼的后代子孙 我的先父表字叫伯庸 正好在寅年的寅 正 月 我在庚寅日那天出生 父亲观察和揣测我初生的气度 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给我取名叫 正则 啊 给我取表字叫 灵均 思考 作者在开篇写自己身世的作用 正则 公正的法则 隐含 平 意 屈原名平 灵均 灵善而均平 意指美好的原野 隐含 原 意 屈原字原 朕 zh n 我 秦始皇以前 人皆可用 朕 自称 秦始皇定为皇帝专用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 ch ng 之以修能 扈 h 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4 汩 y 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 qi n 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3 美好的品德 优秀的才能 志向的坚贞 我已有这些繁盛的美好品质 又增加优秀的才能 披上江离和幽僻之处的白芷这些香草 连结秋天开花的兰草作佩饰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 恐怕岁月不等待我 早晨拔取土坡上的木兰香树 晚上采摘小洲上的宿莽草 思考 屈原为什么要采摘 披挂香草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6 不抚壮而弃秽 hu 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5 进取的态度 忠贞的理想 日月飞驰一刻也不时光匆匆而过不久留停 春天秋天往复更替时序 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 恐怕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逐渐衰老 不把握壮年而抛弃污秽的东西 为何不改变这种法度 快乘上骏马驰骋 来吧 我愿在前方引导开路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运用了何种手法 运用比兴手法 以草木零落起兴 同时比喻美人迟暮 感叹岁月无情 来日无多 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 做出一番事业 小结 积极进修 锻炼才能 辅助国君 改革秽政 诗歌主旨归纳 诗人自叙身世 品质 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 表现了屈原坚持 美政 至死不悔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 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再见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维纫夫蕙茞 ch i 8 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7 期待的德政 成败的参照 当初三位贤君德行纯正完美 确实有众多的贤臣聚集在一起 杂聚了花椒和菌桂的香物 哪里只把蕙草白芷连结起来 桀与纣是多么猖獗放肆 只走邪道 以致举步维艰 那尧舜是多么耿直光明 已经遵循正道而又找到了治国的途径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 y 之败绩 10 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 zh ng 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馋而齌 j 怒 9 幽昧的现实 拳拳的担忧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苟安享乐 国家的前途黑暗又险隘 难道是我害怕灾祸吗 只恐怕国家遭受灭亡 匆匆忙忙地在国君前后奔走 赶上前王的足迹 国君不体察我的内心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怒火 不公的遭遇 余固知謇謇 ji n 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12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 shu 化 11 坚定的操守 爱国的情怀 痛苦的心情 指着苍天作证 我只是为了楚王的缘故 我本来就知道正直敢言会招来祸患 但忍耐着不停止忠谏 当初已经和我有彼此约定的话 后来反悔变心 而有另外的打算 我已经不把离开楚王看作难事 只是为国君的多次变卦而伤心 第三节 作者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 表达了对楚王不采纳他意见的痛心 香草 1 表明屈原追求美好事物 品格高洁 例 扈江离与辟芷 纫秋兰 木兰 宿莽2 用以比喻贤臣 例 申椒 菌桂 蕙茝美人 灵修 理想中的君王 男女譬君臣 关于香草美人 思考 作者在诗歌中用了很多的香草 美人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屈原的香草美人象征系统 离骚 之文 依 诗 取兴 引类譬喻 故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 以媲 p 匹配 于君 宓 m 妃佚女 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 以托君子 飘风云霓 以为小人 其词温而雅 其义皎而朗 凡百君子 莫不慕其清高 嘉其文采 哀其不遇 而愍 m ng怜悯 其志焉 王逸 离骚经序 离骚 中作者常以 香草 美人 来象征自己 品德高尚 贤士和君王 并表达政治理想 这是 离骚 的一大艺术特色 芳草美人 式的象征手法 这一手法的运用使 离骚 具有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象征手法的使用 明确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 比喻 相同处 本体和象征体 本体和喻体之间都有相似点不同处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 一般统摄全篇 海燕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 只在个别语句 语段中运用 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外 还是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 古代明君与昏君的对比 党人与自己的对比 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在节选部分屈原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可尝试用诗中原句回答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出身高贵 气宇不凡 身披香草 品德高尚 勤勉自强 赤胆忠心 嫉恶如仇 鄙视小人 为理想不惧危难 离骚 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 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 血统高贵 气度不凡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身披花草 华彩美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2 鲜明的高洁品格 勤勉修行 自强不息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赤胆忠心 主张美政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唯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嫉恶如仇 鄙视群小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追求真理 坚强不屈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 高大的抒情主人公 讨论 离骚 和 诗经 作对比 有何异同 不同点 1 形式不同 诗经 为整齐的四言诗 离骚 的句子不拘长短 可六言 七言 2 表现手法不同 一为现实主义手法 一为浪漫主义手法 相同点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离骚 的赋即用于叙事追述身世和名字的由来 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二为一 具有象征的性质 锡 通 辟 通 道 通 正 通 赐 赐给 僻 幽僻 导 引导 证 作证 通假字 文言知识总结 之的用法1 代词 他 她 它 们 例 我见相如 必辱之 之 他 指相如 2 的例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3 往 到 去例 如欲之南海4 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 何陋之有 5 用在主谓结构中 取消句子独立性例 孤之有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 6 调整音节 无实义例 怅恨久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朝搴 qi n 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的 固众芳之所在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岂余身之惮殃兮余固知謇謇 ji n 之为患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昔三后之纯粹兮彼尧舜之耿介兮何桀纣之昌披兮恐皇舆之败绩 用在主谓结构中 取消句子独立性 惟庚寅吾以降 惟草木之零落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句首语气词 想 夫 语气词 唯 只是 唯 语气词 夫 那些 夫 语气词 唯 只是 岂维纫夫蕙茞 ch i 唯 只是 以 肇锡余以嘉名又重之以修能纫秋兰以为佩夫唯捷径以窘步乘骐骥以驰骋兮路幽味以险隘忽奔走以先后兮指九天以为正兮 介词 把 介词 把 介词 把 连词 以致 连词 表顺承关系 连词 表并列关系 介词 在 介词 把 夫f 1 名词 成年男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2 名词 女子的配偶 丈夫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 陌上桑 3 名词 大丈夫 对男子的美称且成师以出 闻敌强而退 非夫也 左传 宣公十二年 4 名词 旧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宫人早起笑相呼 不识阶前扫地夫王建 宫词 夫f 1 代词 这 那聊乘化已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2 助词 用在句首 引发议论夫唯捷径以窘步 离骚 3 助词 用在句中 舒缓语气来吾道夫先路 离骚 4 助词 用在句末 表示感叹 相当于 啊 吧 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 悲 王羲之 兰亭集序 古今异义 朕 古义 今义 用于特指的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 古义 今义 认为 代序 古义 今义 代替序言的文字 我 作为 替代更换时序 纯粹古义 今义 1 不搀杂别的成分 2 副词 表示判断 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古义 今义 近路 党人古义 今义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