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谈中学生课外阅读 陈静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羸弱,与时代的变化、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等不能相适应。审视语文教学,深究其“少慢差费”的原因,笔者以为,长期以来,不尽合理的教学体系、单薄乏味的教学内容、呆板沉闷的考试制度,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轻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导致了语文整体水平的低下。在这其中,学生课外阅读面的狭窄、阅读数量的不足、阅读方法的不当,阅读能力的缺失,正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时代的变化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语文教学中课程的改革、教法的更新,都无一例外地滞后于时代的变化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自主性课外阅读,正是让我们的学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走出象牙塔,认识缤纷世界和融入多彩时代的重要途径。从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来看,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现代语言能力。学生是否具有成熟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能力形成与否。苦于这种认识,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把语文能力的提高落实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文能力,光依赖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前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把课本讲得再细再透,学生的语文素质仍然停滞不前,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课本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迁移到课外,因此离开课本,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无可措手。而近几年高考,恰恰考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能力。鉴于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气势磅礴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这一方面也有明确指令目标:高一高二年级,“经常阅读报章杂志,读两本以上文学名著”;高三年级应“初步具有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同时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课文当然是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的重要材料,但课文又毕竟只是具有典范性的例子,阅读训练量太单薄,力度和深度都大大不够。因而,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大量引入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的优秀课外作品,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让学生从中吸取充盈的人文精气,以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以求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获取多元信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那么,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怎样知道学生进行有小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外阅读,从兴趣的培养、材料的选择、读法的运用、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诸方面进行指导。一-、指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结果。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除了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落实主导地位。选取阅读材料,应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量要大,选要精,采用民主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摸底,尽可能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进而交给学生打开的阅读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使之能在书海中畅游。二、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在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编写者开列了一个课外名著的必读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选择其中26部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出版了首套丛书,非常适合中学生课外自读。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分层次有目的地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适量熟读和背诵我国古代诗文中的名段名篇,如诗经、大学、中庸、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品的部分段落篇章,以及报任安书、归去来兮辞、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进学解、秋声赋、前后赤壁赋、徐文长传等散文、传记作品。一些经典性的外国作品也应该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视线之中,如希腊神话故事、圣经故事、巨人传、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培根论说文集等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一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同样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上好材料,如读者、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读写月报、杂文报、报刊文摘等等,既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又为之喜闻乐见;既是学习运用语文的好阵地,又是放松心灵调节生活的必需品。教师要当有心人,及时搜索相关信息,推荐优秀读物,使学生身浸其中。语文教学应注重量的积累,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熟练运用语言的必由之路。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有其内在的规律。对于阅读的指导者的教师来说,所做的应该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训练中掌握阅读的一般要领,进而找到适合于个体的阅读方法,以求得最佳的阅读效果。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两种基本形式。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应采取不同的形式。清代学者唐彪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必备以资查考之书。”即所谓精读和略读。这两种基本方式,需要教师作出各自不同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说:“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集)不同的阅读要求,决定着不同的阅读方法。其实,不同的阅读者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结合个人实际,课外阅读只要遵循精读和略读的原则的前提下,读法完全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自助。例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朱熹的“熟读精思”法、金圣叹的“精批妙评”法,皆各有特色、影响深远。四、指导学生注重积累形成习惯。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能拓宽视野,在语文学习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并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在教读课文时,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向课外相关内容链接,适时进行扩展性阅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可以让学生对照周作人、朱自清等人有关“三八”惨案的文章,以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刻性。再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时,讲到有关文体常识,读梁启超在其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可以形象领会小说的教育功能:“人之读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扬,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继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逐入其灵台而据之。”进行诗歌的创作,更可以借鉴清代诗人、评论家袁枚的精辟见解,如“诗难其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诗以道性情,性情有厚薄,诗境有浅深。性情厚者词浅意深”等,定会有所启发。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使学生自由地徜徉于语文长廊,获得语文的滋养。课外阅读应形成习惯,语文学习的本源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而仅仅靠慢嚼细咽几十篇课文,无异于“源不深而求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师挂轮协议书
- 手写婚内协议书有用
- 合伙人持股协议书
- 买房合同补充协议书怎么签
- 农村自建房所有权协议书6篇
- 2025年漳州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集中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图论与网络分析-洞察与解读
- 2025企业劳动合同的
- 2025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厅局某协会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白色蜂蜡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无人机教育培训创业计划书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五大关键要素
- 咸阳社区面试题及答案
- 年产3万吨生物基PTT聚合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电力工程施工进度及安全保障措施
- GB/T 19973.2-2025医疗产品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用于灭菌过程的定义、确认和维护的无菌试验
- 装修合同意向协议书
- 鸡蛋分拣培训课件
- 浙江省家庭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21版)
- 安全隐患整改回复单
- 桂林旅游学院新生入馆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