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同步练习C卷.doc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同步练习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19题;共103分)1. (4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世界闻名_A.听见 B.知道 C.用鼻子嗅回首遥望_A.第一 B.首领 C.头双龙戏珠_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笑 C.戏剧文化遗产_A.丢失 B.忘记 C.留下2. (2分)照样子选字搭配成词语。例:计 计算 计较 计划 设计(算 较 笔 划 忆 设 载)记 笔记 日记 记忆 记载刻 _(服 立 坦 刀 时 制 骨 攻)克 _3. (4分)看拼音写词语。yu rn z dshn bng d lilio ku w yny y cng cng_4. (4分)选择正确的拼音前爪_(A.zho B.zhu)石栏_(A.ln B.nn)横_(A.hn B.hng)洨_(A.xio B.jio)河5. (2分)给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词义。A自己、本人B不勉强C从、由自秦朝以来,黄土高原气温转寒。_独立自主_6. (6分)比一比,组词语。卷_ 掩_ 洒_拳_ 淹_ 酒_7. (8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耍_ 欠_ 钓_ 睡_要_ 人_ 钩_ 锤_8. (12分)比一比,再组词。密_刺_德_蜜_喇_得_州_君_莲_洲_群_连_9. (5分)选词填空。坚固 牢固这座建筑物既美观又_。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_地掌握知识。美观 壮观 美丽阳春三月,_的桃花盛开。我们的教室布置得很_。钱塘江大潮十分_。10. (5分)根据课文赵州桥内容填空回答问题。赵州桥又叫_,位于_。它是一座_桥,是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年了。11. (3分)读读填填太阳一晒,我就变成_。遇到冷风,我就变成_和雹子。到了冬天,我又会变成_。12. (4分)选择正确的汉字(A.保 B.宝)_贵(A.遥 B.摇)_望(A.艰 B.坚)_固(A.即 B.既)_然13. (4分)选关联词填空A不但而且B只要就C不是就是D虽然但是_你平时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_能解决好作文方面的一些问题。星期天上午,我在家里_做作业,_看课外书。14. (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首先提出或做出以前没有的东西。_牢固,不容易毁坏。_外形好看,漂亮。_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_15. (5分)照课文赵州桥填空这座桥_坚固,_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_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_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_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16. (8分)比一比,再组词。矶_墟_曼_杉_讥_虚_慢_衫_17.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抵_夸_智_伫_底_跨_质_贮_18. (10分)修改病句。(1)赵州桥到现在大概可能有一千四百多年了。(2)赵县有一座世界闻名的著名石拱桥。19. (5分)读课文让他们自由生息说说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不少老人还每天定点定时去湖边喂鸟,鸟儿也准时来“赴宴(fyn)”二、 阅读题 (共1题;共27分)20. (27分)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关,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它和松_梅被人类誉为_岁寒三友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官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_困难,不_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1)这篇短文的题目: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竹子是特别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_它和松_梅被人类誉为_岁寒三友_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对近义词。 (4)“岁寒三友”是指_、_、_(5)文中把竹笋比做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 (6)“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 (7)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呼吸时,进出的气 消息 停止 休息 利息“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_。“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_。(8)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竹子_、_、_、_的妙用。 (9)文章最后一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正是这种精神吗?”意思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_这种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9题;共10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