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2.doc_第1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2.doc_第2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2.doc_第3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2.doc_第4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及练习第一部分知识要点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3、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4、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5、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6、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7、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8、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9、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10、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11、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图时注意: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第二部分基本练习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3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机车4. 为了赶车,大人牵着小孩快走了30m,已知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 A 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5.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6. 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7.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8.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9. 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D.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10.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11. 甲、乙两气球分别以1米/秒和1.5米/秒的速度竖直升上天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气球在上升 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气球在上升 C. 以甲气球为参照物,乙气球在上升 D. 以乙气球为参照物,甲气球在上升知识整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0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热身练习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3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机车4. 为了赶车,大人牵着小孩快走了30m,已知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 A 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5.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6. 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7.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8.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9. 关于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 D.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10.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11. 甲、乙两气球分别以1米/秒和1.5米/秒的速度竖直升上天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气球在上升 B.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气球在上升 C. 以甲气球为参照物,乙气球在上升 D. 以乙气球为参照物,甲气球在上升精解名题1.火车钢轨每根25m,若在45s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1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注:计时开始为第一次)2. 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1ccc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48分则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图1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 N,0 B 0,1N C2N,1N D 1N,1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有力的作用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加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4有人认为使用弹簧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B弹簧秤必须是竖直放置,不能倾斜C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拉力不能超过弹簧秤刻度的最大值5把一个物体从地球带到月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质量不变,重力变小 B它的重力不变,质量变小C它的质量和重力都发生变化 D它的质量和重力都不发生变化6重600 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个成年人C一本书 D一块橡皮7飞向球门的足球,若不计空气对它的阻力作用,则球 ( )A只受脚的踢力 B只受重力C受重力和踢力 D不受重力,也不受踢力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B向上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未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作用C物体的重心是垂直向下的D地面附近的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时候,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自我测试1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C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都是F,其合力为A一定大于F B一定小于FC一定等于2F D可以为零3已知某物体的质量是3 kg,计算它受到的重力,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3 kg=294 N B3 kg=398 N/kg=294 NCG=mg=3 kg98 N/kg=294 N DG=mg=398 N/kg=294 N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力的大小才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只有力的方向才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只有力的作用点才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以上说法都不对5. 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课桌 C.一枚大头针 D.一块砖6. 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7. 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8.以下事例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 B.机械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C.拿东西时手与物品间的摩擦 D.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B.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C.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D.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10.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11.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B用力拉弹簧12.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B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C旱冰鞋底装有滚轮D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作图题13.如图所示,重为25 N的铁球挂在光滑的墙壁上,用力的图示法作出铁球受到的重力图示14如图所示,小车重150 N,在A点受到大小为30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试作出这个拉力的图示15.(1)用力的图示作出,物重为30牛顿 (2) 用力的示意图作出放在斜面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力。 上静止的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16.小明同学的体重是490 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17一根绳子最大限度能承受490 N的拉力,使用这根绳子能不能提起质量是60 kg的物体?18.有一物体,挂在弹簧秤上,示数为588 N,这个物体能否放在称量为500 g的天平上去称?19.起重机用5050 N竖直向上的力吊起质量为500 kg的一个钢件,这个钢件受到的合力是多少牛?合力的方向是什么?实验与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