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 年级 化学学科 第 二 单元 第1节(学生版) 主编人:聂清 审稿人:初三化学备课组 定稿人:聂清 使用人:初三学生 编号:cshx2-1 一、课题:空气(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P26P32)二、学习目标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2、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它们所占的体积分数; 3、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4、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如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性质,能列举它们的主要用途;5、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止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讨论填空: 1、空气是 态物质,它是_色,_气味。 2、二百多年前, 国的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_和_组成的。(二)课堂探究实验装置阅读课本,看图理解实验(1) 请列举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仪器: (2)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 (为什么?_ ),并将集气瓶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用弹簧夹 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 后, (为什么?_ _)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 (为什么?_)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 。1、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是什么?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2、红磷为什么要过量?若红磷的量不足,实验结果会怎样?3、进水体积小于瓶容积1/5的原因有:(三)归纳 1、该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学符号O2)反应,生成一种叫做 的新物质(化学符号为 ),这一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3、氮气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是否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氮气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氧气_,稀有气体_,二氧化碳_,其它气体和杂质_。(四)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 A风吹草动 B空烧杯倒立放入水中,水不能全部进入空烧杯中 C把软塑料瓶盖拧紧,用手捏瓶子难以变形 D阳光洒在大地上2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A1:4 B5:4 C4:1 D5:13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4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5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6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7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 主要成分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8在1.01105Pa下,液氮的沸点为-196,液氧的沸点为-183,液氦的沸点为-269,分离液态空气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这三种气体时,最后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氧气和氮气9图1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 。 (2)实验得出的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该实验可推论出它的性质图1 有 、 。(写出两条即可)(4)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写出一条即可)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一)课前讨论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磷 五氧化二磷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空气 海水 氧气 澄清的石灰水 冰水混合物 蒸馏水 五氧化二磷 铁 雪碧汽水 (二)归纳比较: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组成由 组成,组成固定由 组成,组成不固定举例 性质有固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无固定的性质,其中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联系纯净物混合得到 ;混合物分离得到 。(三)学习新知识1、氧气人类离不开氧气,人类呼吸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说明氧气能 。 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如炼钢、 、化工生产、 等,说明氧气能够 燃烧。2、氮气氮气是制造 的重要原料;由于 ,氮气可以作保护气,例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 ,食品中充氮气以 ;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3、稀有气体性质:通常都是 颜色, 气味的气体,通常化学性质 ,曾被称为 。惰性气体包括:_。用途:由于化学性质 所以可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例如 、 、闪光灯、霓虹灯;氦还可用于制造 。4、保护空气1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 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 等。2危害: 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 ,影响 ,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 等也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3 防治措施:加强 ; 改善环境状况; 使用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四)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鲜橙多饮料 C冰水混合物 D牛奶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海水 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里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氧气 B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主要污染物4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里常填充(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和氩气 D二氧化硫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甲烷用作燃料 D氮气、氦气做保护气6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稀有气体用途的是( ) A灯泡中充入的保护气 B用来制造硝酸和化肥 C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的氦冷却剂 D夜晚美化城市的霓虹灯7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8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可根据它们下列性质中的 ( ) A颜色 B能否使火焰熄灭 C状态 D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有六种物质: 汽车排放的尾气;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 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的物质是()A B C D10 空气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灾难。下列情况不是空气污染造成的是(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呼吸道疾病 D土壤沙漠化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 属于混合物的是_。 a氮气 b纯净的空气 c河水 d冰、水混合物 e碘酒 f水银 g生锈的铁针 h液态的氧气 j糖水 k五氧化二磷 i汽水 m加碘盐 n自来水 o澄清的石灰水 p硫酸铜溶液 初三 年级 化学学科 第 二 单元 第2节(学生版) 主编人:袁梁秀 审稿人:初三化学备课组 定稿人:袁梁秀 使用人:初三学生 编号:cshx2-2一、课题:氧气(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P33P36)二、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知道氧气的检验方法;3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能够说出磷、硫、碳、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4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条件(如浓度、温度)对反应的影响;5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进行准确地判断;6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应的反应实例。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第1课时 可燃物与氧气的燃烧(1) 课前复习:1、写出下列纯净物的化学符号汞 红磷 五氧化二磷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2、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色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氧气_溶于水,液态氧为_色,固态氧为_色。(2) 实验探究1、 氧气的鉴别(方法及现象写在书本上)2、实验2-3及2-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实验名称实验现象文字表达式空气中氧气中硫的燃烧木炭的燃烧铁的燃烧(3) 归纳小结1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 。说明物质在空气里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 反应,空气里的氧气含量相对 ,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 。 2以上实验中,氧气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说明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的气体,具有 性。3装氧气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的水或瓶底铺上一层_,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灼热的四氧化三铁跌落炸裂瓶底。(四)课堂检测1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不是氧气时,应 。2. 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常活泼 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 D无法确定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5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6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B气焊或切割金属 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7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 ) A氮气是无色无味且密度小 B氮气的沸点低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氮气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 ) A镁带 B红磷 C硫粉 D铁丝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 A氧化铁 B三氧化二铁 C四氧化三铁 D氧化亚铁10下列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和硫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和碳反应生成白色的固体 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第2课时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一)课前回顾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空气中氧气中红磷的燃烧硫的燃烧木炭的燃烧铁的燃烧我们能发现上表中的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1) _,(2)_,(3)_。(二)学习新知识1、化合反应:由 生成 的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举例: 。2、氧化反应:物质与 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具有 性。举例: 。3、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_,甚至不容易被 ,这种氧化叫做_。举例: 。(三)课堂练习1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 + 水 氢氧化钙 B镁 + 氧气 氧化镁 C 过氧化氢 水+ 氧气 D氯化氢 + 氨气 氯化铵2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铁制品锈蚀 C食品腐烂 D蜡烛燃烧3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葡萄糖+氧气 水+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镁+氧气 氧化镁 D氢气+氮气 氨气4关于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缓慢氧化 B缓慢氧化一定是氧化反应 C 缓慢氧化一定发光放热 D缓慢氧化进行得非常快,所以不易被察觉5要测定空气中氧气占的体积,最好在空气中燃烧 ( ) A碳 B硫 C蜡烛 D磷6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7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最简单方法是() A用鼻闻气味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C用带火星或燃着的木条平放在瓶口 D用眼睛观察是否氧气在瓶口出现8要除去密闭容器里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去氧气的方法。下面物质中可选用的是 ( ) A硫 B木炭 C石蜡 D红磷9做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要先装少量的细沙或水,其目的是( ) A用来吸收反应放出的热 B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C用来溶解生成的物质 D可以使铁燃烧更剧烈10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农家肥料的腐烂; 存放汽油的油库里接触到火星; 棉花、草堆或麦秆在不通风的地方堆放得太多,又长时间不翻动; 用蜡烛照明。 A B C D11通常所说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发光、发热现象 B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C都需要点火才能引发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12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木炭 硫 磷 细铁丝(用序号填写) (1)发白光的是 ; (2)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3)有很浓的白烟生成的是 ; (4)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的是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 (5)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6)点燃时集气瓶中需要加入水或者细沙的是 。13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是_。(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进行(填“能”或“不能”)。(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在空气中_(填“易”或“不易 ”)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 初三 年级 化学学科 第 二 单元 第3节(学生版) 主编人:袁梁秀 审稿人:初三化学备课组 定稿人:袁梁秀 使用人:初三学生 编号:cshx2-3一、课题:制取氧气(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P37P42)二、学习目标1、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掌握实验室制取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主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并能在实验室独立制取氧气,掌握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2、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3、能够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种类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4、知道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学习内容及程序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课前回顾:1、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白色固体的是( )A硫 B磷C. 木炭 D铁2、分别写出木炭、红磷、硫、细铁丝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由此可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什么? i ii iii iv 氧气的化学性质: 3、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其根据是什么? (二)学习新知识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原料便宜、操作简单、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等。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高锰酸钾的物理性质: 色 态(2)实验现象: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锰的物理性质: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探究(填写书本p38表格,回答下面问题)A.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不分解,对吗?为什么?B.二氧化锰使得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自身质量也减少,对吗?C.该反应只能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对吗?如果不对,还可以用什么?(4) 催化剂: 强调A.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成是加快。 B.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大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5)【讨论】根据课本实验(p38)能否完全确定二氧化锰是本实验的催化剂? 根据你对催化剂的理解,应该对课本实验进行什么补充?( ) A称量实验前二氧化锰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二氧化锰干燥、称重 C向另一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B选项中的二氧化锰,观察实验现象课堂练习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未改变3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1)氯酸钾的物理性质: (2)反应的文字为表达式: (3)二氧化锰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中所起的作用是 (三)归纳总结1、实验室制氧气的三条文字表达式: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共同点: 。3、上述三个反应都是分解反应,请根据它们的共同点写出分解反应的概念。分解反应: (四)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D五氧化二磷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D粗盐提纯3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一组物质是( ) A纯净的氯酸钾 B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 C纯净的二氧化锰 D混有氯化钠的氯酸钾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5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6白色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B、C两种物质,其中B为无色气体,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若向A物质中加入一种黑色的固体E,则A的分解速度加速,而E在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推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名称。 A_;B_;C_;D_;E_。7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分类的方法。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铁 清新的空气 液氧 高锰酸钾 糖水 二氧化硫 冰水混合物点燃加热(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点燃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通电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碳酸钙+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水 氢气+氧气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8现有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请你用实验方法鉴别出来,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第2课时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课前回顾:1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条文字表达式。(1)加热高锰酸钾: 。(2)过氧化氢分解: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实验室可采用哪些方法收集氧气?根据分别是什么?_ (二)学习新知识:1、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指出仪器的名称: A B C D E 思考: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收集装置?用虚线将这套装置分成两部分。小结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2、实验流程(1)按图组装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装药品。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导管应稍微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4)点燃酒精,用酒精灯 焰加热(填内或外)。 加热时,试管口略向 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 ;(5)收集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 法收集氧气, 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为什么? )。当 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还可以用 法收集氧气。瓶口应该向上还是向下? (6)停止反应时,应先将 撤离水面。(7)最后熄灭 ,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三)归纳总结: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7个字,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2、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该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经充满集气瓶: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空气。集满气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3、氧气的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则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满。4、 比较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的装置有哪里不同: 5、 画出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6、氧气的工业制法是采用 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沸点比液态氧沸点 的性质。蒸发液态空气时, 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 ,此变化属于 。工业上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常把氧气加压到1.5107 Pa,并贮存在钢瓶中。(4)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B加热高锰酸钾C分解过氧化氢 D分离液态空气2硫在氧气中燃烧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淡蓝色火焰蓝紫色火焰火星四射生成二氧化硫放热 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白光产生浓烟。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收集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排水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 B向上排空气法,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C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 D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在集气瓶口部4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A B C D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瓶内气体已充满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部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底部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A氧气溶于水中造成的 B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C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红色的物质 D集气瓶粘上了少许红色染料7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常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漏斗、玻璃棒、烧杯B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 C量筒、烧杯、试管、药匙D试管、酒精灯、石棉网、玻璃棒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将药品装入试管中,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C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口稍稍向上倾斜 D给物质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9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试管的底部 B加热时间过长 C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忘了将导管移出水面了 D试管没有冷却,就去用水冲洗试管10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七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物质加热;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连接仪器;装入药品并固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熄灭酒精灯;将导管移出水面。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B C D点燃加热11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加热 A红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点燃 B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水 +二氧化碳 C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D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点燃1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加热加热 A石灰水+ 二氧化碳 碳酸钙+ 水 B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C氢气+ 氧化铜 铜+ 水 D碳酸氢钠 碳酸钠+ 水 +二氧化碳13下列各项分别表示的是一些反应条件或现象,把它们的标号填入下列短文的空格上,不能重复使用。 a燃烧 b点燃 c自燃 d爆炸 e火星四射 f缓慢氧化 h淡蓝色火焰 i加热 j耀眼白光 用坩埚钳夹住镁条在酒精灯上_时,镁条燃烧会发生_,细铁丝在氧气中会剧烈_,白磷在空气中会_,人的呼吸和钢铁锈蚀都包括_,没有经过_的木炭放在氧气中不会燃烧。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稀有气体指的是那些在一般情况下,不跟其它物质反应的无色、无味的气体。 ( )(2)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或氧化铁,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 )(3)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按空气的成分混合在一起,使之发生化合反应即可制得空气。 ( )(4)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6)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 ( )(7)实验室里用来制氧气的药品一定都是含氧的物质,但含氧的物质不一定都能用来制氧气。 ( )三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四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1燃烧红磷制造烟幕 2加热高锰酸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污水处理厂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轻型钢结构防腐蚀施工方案
- 电梯师傅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环保管理方案
- 2025年焊锡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选煤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设备选型方案
- 废水零排放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
- 离婚双方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协议
- 离婚协议附带财产分割及债务偿还标准合同
- 专业市场租赁合同范本及市场品牌形象提升协议
- 大学创意写作(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微短剧剧本与短视频脚本
- 职场餐桌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绿色建材》课件
-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汇总参考模板
- 超星尔雅学习通《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 如何防范企业网络入侵与黑客攻击
- 剑桥Think第一级Unit+1+Welcome课件
- 华为财务管理(6版)-华为经营管理丛书
- 横河CS3000工程师培训资料
- LY/T 3355-2023油茶
- DB15-T 2241-2021 数据中心绿色分级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