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透视与复习策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同时还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因此,近年来各地文言文阅读试题除了考查常规的字词句外,还加大了对综合理解、领悟体验、情感价值观和初步的文学鉴赏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力度,并伴有一定的开放性试题。本文想就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知识点、题型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复习策略,供大家批评指正。 一、 文言文阅读命题透视1.知识点透视纵观近年来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和迁移能力。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目标,中考试卷从积累、识记、诵读、理解等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联想等理性层面来设题,正体现了这一目标。特别是几乎所有试题中的课外阅读材料后都附有注释,这更将“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在试卷中加以具体化,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理解常用的实词;翻译句子;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包括对文段整体的把握,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评价等;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关注。芜湖市近三年的中考文言阅读都不同程度地考到作品的写作方法、句式的表达效果等。另外,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试题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2.题型举例: 理解归纳型 例1、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 ;(2) ;(3) 。(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此类试题既考查了考生对文段的整体感悟能力,又考查了理解归纳能力。解答时应从文段出发,先概括内容,再作分析。第段大致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考生只需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议论评价型 例2、阅读岳阳楼记回答: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2009年浙江省中考嘉兴语文试题)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联系实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必要的阐述,言之成理即可。“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如何评价的答案是开放性的,肯定与否均可。示例l :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示例2:不予肯定: 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当然,如能辟蹊径,出新意,答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答案效果会更好。 补充论据型 例3、【甲】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选自 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n )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读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 (要求填写两个)。(09湖北黄冈中考语文试题) 解析此类题目在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较为常见。要求考生充分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只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考试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了。示例: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等。 比较分析型 例4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09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解析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中考阅读新题型。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本题显然是同中求异,应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言之有理即可。示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甚矣”要求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比较阅读可以激发思维的创造性,这是文言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亮点,芜湖市近年来中考文言阅读也都是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呈现的。二、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1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和各地区的中考复习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它是我们复习的指南。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复习前要先认真阅读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 熟悉题型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要想了解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点,老师课前应充分准备材料,可以搜集近几年来的中考文言文试题给学生,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可要求学生先做后比再归纳,比如归纳出以下考点:解释词语、翻译文句、文意分析、拓展延伸。解词和译句都需要学生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其中包括特殊的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还有一些文言特殊句式。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复习时可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文段内容,包括人物形象、主题、作者情感乃至于写作手法等都是考点。这样,学生复习的目的性也就明确了。3. 探寻有效策略,积累答题技巧 对于“解释词语”题,教材课下的注释就是一笔宝贵的资源,要注重实词整理,做到以本为本,紧扣注释,认真识记。可引导学生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四个类别整理。对于课内文章,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重要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 “翻译句子”题考查的往往是语段里比较重要的句式,要注意句式特点,还要抓住关键词,直、意译结合,对重要的句子做到“字字落实”,要关注句中词的古今义、通假、词类活用现象或整个句式的特点 ( 反问句、判断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还可运用“增、删、调、换”等方法,使句意通畅明白。比如用现代汉语翻译“微斯人,吾谁与归?”,我们就得把句中的“微”、“斯”、“归”的意思翻译出来,还得注意这个句子的倒装句式和反问句式的特点,译为“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文意分析”题是重点。要求学生能理解文章主题、作者情感、写作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一些方法:如概括类试题应注意,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归纳方法:叙事性的要说清楚人物和主要事件;议论性的要重视文章的中心论点;说明性的要说清楚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欣赏类试题应注意在答题时确定欣赏的对象,有针对性地答题;感受启示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观点、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情感,联系实际生活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忌说空话;评价类试题答案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要有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 “拓展延伸”题应注重平时积累,尤其是增加课外积累。告诉学生不要对课外语段有畏惧心理,其实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的含义,积累一些简单的课外语段,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考试时能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的。4.关注比较阅读,强化能力训练文言文比较阅读已经成为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特色大餐。我们芜湖市作为课改试点城市,已连续几年考查这类题型。比较阅读题型就是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总体原则下进行有效延伸,深化学生对选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选文特点。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了解考点。综合各地中考试卷归纳,比较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解词;对材料中指定的语句比较朗读节奏的异同;根据语境译文;对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的题型。尤其最后一类,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开放性探究题,该题型内容丰富,答案多元,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勃勃生机。做题要点。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材料,揭示个性特征。对文体相同内容不同、选材相近主题不同等类型的选文,侧重于“同”中求“异”;选材不同主题相同(或相近)的选文,侧重于“异”中求“同”。具体策略:解答基础积累题,要利用一切提供的信息,包括出处、题目、注释等,并调动知识积累,从中得到结论;内容比较题是比较阅读的难点,要留心标志性的语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则要善于把握事件,要在事件的前因后果中剖析人物言行,再进行提炼、概括。对情感倾向的把握比较要融入文中进行捕捉;对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异同的比较,是难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七校联考七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如何提升网络故障处理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四川省南充营山县联考数学八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法学概论中的法律意识培养试题及答案
- 设计参与式用户体验的方法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法律与社会责任的深度研究试题及答案
- 现代网络架构试题及答案
- 现代编程语言的标准化进程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编程语言考核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简明扼要试题及答案
- 矿山委托经营协议书
- 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 GB/T 45656-2025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
- 备战2025年高考英语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猜押语法填空(话题+体裁)(学生版+解析)
- 医院收费室笔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南京盐城二模)
- GA/T 2159-2024法庭科学资金数据清洗规程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天文学导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整车重量管理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